绝对过剩1亿吨
2017-11-01周志霞
○文/本刊记者 周志霞
绝对过剩1亿吨
○文/本刊记者 周志霞
2020年,计入尽可能多的油品出口,我国炼油能力仍将过剩1.2亿吨。
过剩严重的炼油行业近年来扩能的步伐并未停止。摄影/柯裕清
低油价时代,炼油成本低,炼油行业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我国炼油行业利润高,引得民企国企争相进入。“十三五”期间,民营企业和国企新增炼油能力共计1.2亿吨/年。
这样的新增产能在我国炼油能力过剩的今天格外乍眼。
随着新增能力的增加,未来“绝对过剩、炼油开工率进一步下滑、终端市场恶性竞争还将加剧”这样的字眼接踵而来。
1700亿的利润驱动
2016年,我国炼油行业整体利润高达1700亿元,比2010年700多亿元增加近3倍。
这个数字虽然晃眼,但在行业预料之中。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断崖式下滑,接下来的2015年到2017年,国际原油价格保持低位震荡。低油价时代,炼油成本降低,炼油环节利润相对可观。这可从两大石油公司近两年业绩报告里得到验证。中国石油2015年炼油板块实现了2011年以来的首次盈利。2016年两大石油公司在上游勘探板块巨亏的情况下,炼油业绩大放异彩。中国石油实现经营利润275.65亿元,同比增利228.75亿元。中国石化实现经营收益更高达562.65亿元,同比增加168%,为历史最好业绩。
“原油价格保持低位震荡是炼油盈利的黄金期,2017年炼油板块会继续保持高盈利状态。”有分析师表示。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油气改革逐渐深入,我国原油进口权和进口使用权向民营企业逐步放开,地方炼油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截至2016年底,国家对22家获批的地方炼厂发放了每年8193万吨的原油使用配额,再加上成品油地板价出台,民营企业在今年也迎来最好的日子—原油进口量暴增、开工率不断创新高,利润也颇为可观。
“我们装置这两年都是满负荷运行,开工率达到120%~130%。”最大的民营炼油厂之一山东京博石化副总经理崔宪峰说。
崔宪峰告诉记者,京博石化一次加工能力350万吨/年,2014年炼油收入200亿元,利润达到1亿多元,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2亿余元。不仅是京博石化,在新近公布的中国民企500强榜单中,山东东明石化、京博控股等五六家民营炼化企业的营业收入高达500亿元人民币以上。
新增炼油能力1.2亿吨
炼油利润高,引大型民企国企争相进入。
5月15日 ,位列今年全国民企500强之第34位的荣盛控股集团旗下的荣盛石化发布公告,以其主导的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一体化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为2000万吨/年,项目地点为舟山石化,计划2018年投产。二期项目同样为2000万吨/年,计划于2019年投产。目前项目已得到国家环保部和浙江省发改委的核准批复。
2020年前,民营企业增扩的炼油项目何止这个数字。
翻开我国《“十三五”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大型民营企业主导的炼油石化项目规划历历在目。
2016年8月被列入发改委“推进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重点推进项目”的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项目现已进入加速建设时期,预计2017年底投产。盛虹石化1 600万吨/年炼油、280万吨/年芳烃、110万吨/年乙烯项目预计2019年建成投产。 河北一泓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落户河北曹妃甸,目前正在建设过程中。
再加上其他地炼新增的500万吨/年产能,2020年,民营企业炼油项目将至少新增7600万吨。
不仅行业内热情高,其他行业也想分一杯羹。
“河北曹妃甸一个做高铁冶金行业的公司,同样是开工率2/3,这两年改行做炼油了。”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王辉(化名)说,“挣钱的确是根本。”
相对民营企业纷纷增能,国企同样也有新增项目,但新增势头逊于民企。
5月6日,中国石油云南石化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经开始投产。4月下旬,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1000万吨/年开始投产。与此同时,中石化和科威特合资的1000万吨的/年中科大炼油项目去年正式开工等。再加上中石油华北石化(改扩建)的500万吨/年、中海油大榭石化(改扩建)的600万吨/年炼油能力,国企2020年前新增能力约为4400万吨。
总计,2020年我国将新增炼油能力为1.2亿吨。
“没有记录的项目应该还有。”中国石化内部人士表示。
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些年建造的一些单一炼厂相比,这些新增的炼油石化项目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提倡的大型化、炼化一体化标准。”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朱和说。
上述多个大型炼化项目均来自“十三五”期间我国规划的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七大基地均位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重点开发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核心承载腹地和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战略的集中辐射区域。
在后期的投资建设方面,这些新增炼厂严格按照国家产业布局来实施。在规模上,均是100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项目,体现出大型化的特征。尤其是浙江石化,一旦如期建成,将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炼油企业,跻身世界级大炼油行列。
在实现了规模化、大型化的基础上,炼化一体化的特点也格外突出。例如刚刚投产的中国石油云南石化项目,从装置结构来看,采用的是常减压—渣油加氢脱硫—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全加氢加工流程,其加氢装置已处于世界顶端水平。
民营炼化企业在炼油工艺流程与装置组合上也下了一番功夫,各具特点。例如,浙江石化项目通过炼油、化工、芳烃一体化的流程安排,优化各种工艺过程的原料,体现炼化一体化。盛虹石化则按照炼油、芳烃、乙烯一体化模式设计,使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油品及化工产品市场时灵活性增强。
“与之前两大石油公司由上游往下推不同,现在民营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从下游往上游做。”王辉说。
除了国家规划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项目外,中国石化炼油加快转型升级可谓领跑群雄。中国石化“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2000亿元,打造茂名湛江、镇海、上海和南京四个世界级炼化基地。中石化内部人士表示,基地化发展原则是控制炼油能力,满足油品质量升级要求,多产化工原料,同时优化产品结构,迈向中高端。
“以茂湛一体化基地为例,湛江有大港,茂名石化和地处湛江东海岛的中科大炼化在原油进口环节可以协调优化。高油价时用石油做乙烯原料没有竞争力,中科炼化可以用别的组分生产乙烯。在低油价下,又可以转而利用石脑油作原料。”中石化茂湛炼化一体化领导小组组长余夕志表示。除此之外,广东茂名石化是个老企业,具有人才、人力和技术优势,茂堪一体化可以更好地配置优化利用资源,优化产品结构。
绝对过剩
民企、国企争相新增炼油产能,虽然符合我国炼油行业集约化、大型化、一体化标准,但实际上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已有四年有余,以至于许多人忘记了曾经有过油荒的日子。
2000年到2011年,我国GDP增长率均在8%以上,2007年时一度达到14.2%。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油品消耗不断增加。2000年2亿多吨的炼油能力无法满足国家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油荒”的现象随处可见。
“加油站员工躺在椅子上睡觉,面对来加油的车辆,他们只能慵懒地向司机摆手示意没油。那时一个区域上百家加油站无油可加太常见了。”业内人士说。
2006年,随着国家发改委对海南炼化项目的审批通过,我国大规模改扩建炼油产能的时代拉开序幕。此后,大连石化、青岛炼化、惠州炼化、泉州炼油等千万吨级的炼油厂相继投产。
与此同时,在快速增长的油品需求刺激下,山东和东北等地区的地方炼厂也遍地开花,为我国炼油能力的激增加重了砝码。
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炼油能力从2.76亿吨猛增至4.77亿吨,激增了72.8%,稳居世界第二。“十一五”成为我国炼能投资的最高峰,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万没想到,2013年国家进入经济增长新常态,需求增长大幅放缓,其中作为成品油主力的柴油滞销、汽油增长减缓。
“炼油项目建设毕竟是有周期性的,已经开始建了不能停,但到真正投产时已开始过剩了。”朱和说。
据统计,2011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4亿吨,2012年达到5.75亿吨,2013年又新增炼油能力3950万吨。当年炼油行业能力超过了6亿吨,汽柴煤油品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正式进入过剩期。
这两年随着炼油高额利润的增加,每年仍有3000多万吨的新炼油能力在增加,截至2016年底,我国炼油能力已达7.84亿吨,占全球炼油总能力的15%。而2016年中国原油加工量为5.4亿吨,“按照85%的合理开工率计算,炼油能力只需要6.31亿吨就够了。相比7.8亿吨/年的炼油能力,总体过剩达到1亿多吨。”业内人士说。
我国炼油行业过剩已经如此严重,为什么企业的热情只增不减?
“有时我们业内的人也感到纳闷,这个行业过剩这么严重,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民营企业老板争相进入。”一民营炼油老板直言。
“挣钱是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前几年国家审批权的下放对民营企业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王辉说。
2014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通知》,新建炼油及扩建一次炼油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中,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扩建项目由省级政府核准。
“国务院审批权下放,有一些炼油项目委托省级政府核准,相比以前都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就容易很多,因为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在地方炼油扩能项目上有决定权。”王辉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国家下放炼油项目审批权后,截至2016年6月底,地方政府已批准6个千万吨新建炼化项目及2个大型改扩建项目。
相比民营企业炼油产能增加,国企新增的炼油产能多数是多年来一再缓建的项目,例如中国石油云南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和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
“这些项目一再缓建和这几年国内炼油能力过剩日益加剧不无关系。”朱和说。
无论如何,随着这些新增能力的上马,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后4年每年还将新增炼油能力3000万吨,2020年我国炼油能力达到8.7亿吨,在尽可能增加成品油出口以后,我国炼油能力还将过剩1.2亿吨,过剩形势越发严重。
早在2016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也曾表示类似看法,“随着近年炼油项目增加,2020年炼油能力或将达9亿吨,或比钢铁过剩还严重。”
“说过剩形势越来越严重,因为与现在相比,未来的过剩是一种绝对的过剩。”朱和强调,就是把降低炼厂开工率、努力增加成品油出口当成一种常态的情况下,还过剩如此之多。
市场逐渐饱和,未来油车开向哪里? 摄影/万 里
随着炼油过剩的加剧,我国目前存在的炼油开工率逐年下降、石油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现象都将成为一种常态。
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加,这几年炼油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供图/黎 键 徐 捷 齐鲁石化
76.7%的开工率还将下降
炼油能力过剩愈演愈烈, 两大石油公司近期爆出减产计划。
7月4日,有媒体爆出,中石化计划自10月开始执行减产计划,将每月的加工量减少100万吨左右,约合每天24.4万桶。中石化旗下的部分炼厂甚至已经调低了8月和9月的成品油产量。此外,中石油下属炼厂如大庆石化2017年的原油计划加工量同比下降10%以上,锦州炼厂、独山子石化等炼厂亦有降低产量的计划。
“今年以来,国内仍有大型炼厂投产,供应不断增加,但需求持续低迷。成品油市场供需矛盾将愈加严峻,炼厂低开工率或成为常态。”分析师表示。
如分析师所言,受炼油产能过剩的影响,2012年以后的这几年,我国炼油开工率逐年下滑,已经形成常态。
据了解,两大石油公司的炼油开工率由于有不定期检修,一般情况不能开得太满,但正常开工率为85%左右。
“这几年过剩这么严重,炼多了,出口也成问题,所以年年下调。”一国企公司领导说。
据统计,早在2013年两大石油公司炼油开工率为87.7%,2015年这个数字是86.2%,2016年降为82.9%。
与国企不同,“两权”放开后,地炼的发展活力骤增。截至2016年底,国家对2 2家地炼发放8193万吨/年原油使用配额后,其全年进口原油量由2015年的110万吨猛增至4490万吨,总量已占国内原油进口总量的11.8%,增量占2016年全国原油进口增量的74.4%。
由此,2016年地炼原油加工量达到1.02亿吨,占国内原油加工总量的18.8%,同比大增26.1%。
与此同时,地炼开工率逐年上升,2014年地炼开工率为37.8%,2015年这个数字变为41.1%,2016年更是大增12.8个百分点,开工率达到52.6%。
目前平均下来我国炼油开工率为76.7%。
随着我国炼油能力过剩加剧,“未来我国开工率还将下滑是一定的。”业内人士大胆预测,“到2020年新增这1亿吨的产能上来,成品油出口再到极限,我国开工率或将降到6 5%。” 这样的开工率不仅偏低不合理,最重要的将大幅降低炼厂的效益和效率。
降价幅度2.3元/升
近期,“直降1元”“直降6角”的标语在各地加油站随处可见。
“价格战”一词在业内人看来都不陌生,这些年或多或少一直存在。然而4月以来,我国成品油“价格战”愈演愈烈,在这场价格战中,除了诸多民营加油站外,中石化、中石油也罕见地加入了进来。据报道,一些竞争激烈的地区降价幅度已高达2.3元/升。此次“价格战”堪称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
成品油终端市场价格战,中端炼油链条自然脱不了干系。
“造成现在这种价格混战的局面,主要是越来越多的地炼取得原油进口使用权,炼厂吃上了细粮,汽柴油产量大幅增加,一再挤占主营炼厂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员表示。
地炼开工率逐年上升,目前汽柴油市场份额达到23.8%,同比大增4.2个百分点。受地炼冲击,中石化、中石化等主营单位份额则从2010年的90%降至2016年的76.2%。
再加上,今年5月,按国家发改委的有关意见要求,民营炼厂暂时失去了成品油出口权,加大了国内市场的供过于求,其成品油库存只能在国内消化。
截至2016年,地方炼厂成品油产量高达6280万吨,环比增加35.8%。
受此影响,2017年一季度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加油站销量首次出现下滑。“不管是单站销量还是零售限价均出现超过3%的同比下跌,销售压力骤增。”中国石化内部人士说。
销量下降,库存压力大。在大力促销的同时,目前中国石化已经停止了以往每月按计划向地炼采购汽柴油资源,以加快排库的速度。
两大石油公司加油站销售压力大,近几年地炼却还想在加油站终端分一杯羹。“虽然地炼汽柴油批零价差比较大,但一旦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炼油产业的利润将大幅下降,民营加油站将会成为未来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命门’。”一地炼企业高层说。
目前地炼企业只有423座自有加油站,不足山东加油站总数的5%。这位地炼高层认为,油价的高低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地炼企业来说,只有当炼油化工及加油站一体化后才是地炼企业的生存之道。
“国内依然有大炼油项目上马,资源供应继续增加,需求方面又放缓,地方炼厂无法经营成品油出口,未来再进行加油站的扩张,国内竞争趋势一定是越来越严重。”王辉说,未来竞争加剧或将是一种常态。
责任编辑:石杏茹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