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吃醋文化看当代爱情观

2017-10-31李沛瑶

东方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心理学

李沛瑶

摘要:“吃醋”是在爱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见于女性。“吃醋”并不同于妒忌,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也是人在爱情生活中的正常表现。这一现象自古已有之,所谓的“吃醋”这个词的来源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本文就从这一常见又及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现象出发,从这一现象的典故来源寻起,通过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来看古人对于这一现象的态度与理解,并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来分析“吃醋”的利与弊,从而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吃醋;传统文学;心理学

一、“吃醋”的由来

在分析“吃醋”这一心理现象之前,明白这一现象为何叫“吃醋”是很有必要的。据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曾赏赐其功臣房玄龄几名美妾,然而房玄龄素来惧内,房夫人卢氏也是一贞烈女子,坚决不许房玄龄接受赏赐。李世民多次提及,都被房玄龄婉拒。后来李世民听说了原委,便让自己的皇后长孙氏出马,亲自去为卢氏做思想工作,但仍不见效。李世民大怒,派人送一壶毒酒去房玄龄府上,告诉卢氏若强行抗旨,只有死路一条。没想到卢氏如此坚贞不屈,宁死也不肯让房玄龄身边多几房妾室,当场便拿起毒酒一饮而尽。谁料李世民送来的并不是毒酒,而是一壶醋。最后,李世民见卢氏如此坚决,房玄龄纳妾这一事终于也就不了了之。自此,吃醋这一典故便成了千古趣谈。

这个故事见于唐《隋唐嘉话》一书中,但原文并未提及有关醋的事情,卢氏喝下去的也本只是一壶正常的酒罢了。不过吃醋这个词起源于唐朝,当无异议。唐大诗人白居易之弟白行简曾有文章《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有一句“醋气时闻,每念糟糠之妇”①,由此可见最早将醋与婚姻之事连接起来,确是源于唐朝无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也写到:“袭人听了这话…,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道:‘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晴雯听她说‘我们,自然是她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醋意……。②”之所以将醋与妒忌联系起来,盖因醋之酸味,食之口酸心酸,乃至眼泪流出,和嫉妒伤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吃醋”的几种说法与逸事

前文既已介绍了吃醋这个词的由来,那么为何后世一直将爱情生活中的嫉妒情绪经常地与醋联系在一起,则与房玄龄夫人卢氏的典故不尽相同了。一般来说,有如下三种说法。

其一,狮吼说。《阁知新录》有“世以妬妇比狮子。”③的字句,《续文献通考》也有载:“狮子日食醋、酪各一瓶,吃醋之说本此。”④但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在哪里呢?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首先要解释一下何为狮吼。在佛教中,佛家用狮子吼来形容佛祖讲经说法声振寰宇,使人振聋发聩的情形,武侠小说里也有不少关于佛门狮吼功的描写。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有一位朋友叫陈季常,他非常喜欢谈论佛法。然而他的夫人柳氏是个悍妇,每当陈季常宴请宾客,歌儿舞女陪酒的时候,柳氏便敲击墙壁,非要把不相干的女人赶出去不可,直到把宴会搅黄为止。这就经常搞得陈季常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很没有面子,可无奈夫人实在太过凶悍,陈季常也是敢怒不敢言。苏轼便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⑤诗中龙丘居士指的便是陈季常,河东狮吼,便说的是柳氏的怒骂声了。柳氏乃河东显贵姓氏,此处便代指柳氏了。这几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氏的凶悍以及陈季常的无奈,从此之后,人们便用河东狮吼来代指善妒且凶悍的女子了。

其二,坏醋说。古时醋的酿造颇为不易,《齐民要术》中曾多次提到过“坏醋”这一现象,足可知酿醋的难度。坏醋说源于清代,据说南方有些地方,家中不能同时酿造两缸醋,否则必有一缸醋会坏掉,暗示男子如果娶两位夫人,必会有一善妒。这种说法不免有些牵强附会,然而这个说法所表达出来的,却是民间对一夫一妻制的向往。其实我国古代并非一夫多妻,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妻子也就是正房,家庭地位是妾所不能比的。然而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男主人在对待自己的妻妾时有所偏颇,从而引起一方的不满。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差足近矣。

其三,酸味说。这一说法在第一部分已有所提及,将醋的酸味引申为一种心情,由于酸用于人的心情又有痛苦之意,故有此说法。除《红楼梦》有相关描写以外,明末话本小说《清夜钟》第二回亦有“石匠樊八……怕陈氏吃醋……又怕陈氏捻酸怪他”⑥;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凌家这两个婆娘彼此疑惑……争风吃醋,打吵起来”⑦等等的相关情节。而人们多称呼这些爱显露出醋意的人为“醋坛子”、“醋瓶子”等,皆源于此说法。

前面所引用的典故,大多数是来源于文学作品中的吃醋的人物形象,而在历史上,也有不少关于吃醋这一现象的名人轶事。前一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曹丕赐柏灵筠给司马懿,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醋意大发,上演了一场“张春华训夫”的好戏。而在历史上,这件事就没有那么让人忍俊不禁了。张春华比司马懿小十岁,年仅12便与司马懿成了亲。而司马懿对她的态度也并非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亲密无间,正相反,从始至终司马懿都不爱正眼看她。当柏灵筠来到司马懿府上时,彼时张春华已经43岁,自然无法与青春靓丽的柏灵筠争宠,夫妻二人的关系也愈加恶化。有一次司马懿生病在床,张春华前去探望,谁知司马懿却骂她又老又丑,叫她快点离开。张春华长久以来憋在心中的醋劲彻底爆发,一怒之下直接绝食表示不满。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司马懿不得不低头,向张春华道了歉这事才算结束。

吃醋的表现人各不同,张春华是绝食,而卓文君在面临这种事上就更想得开。当初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俘获了年仅17岁在家守寡的卓文君,她不顾父亲的反对,也不在乎司马相如的穷困潦倒,毅然与司马相如私奔。卓文君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开了一家酒坊,亲自当垆卖酒以补贴家用。但是司马相如发迹后却忘了卓文君对他的万般好处,整日流连于风月场所,到最后,生出了休妻纳妾的念头。一代才女满怀伤心,写下了这首《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⑧诗中虽则有因吃醋产生的悲伤和怨恨,然而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她对于丈夫变心的决绝。在卓文君的眼里,完美的爱情固然重要,但是过了保鲜期,人心不古时,自己的尊严就要比什么都更为重要了,醋意大发是没有用的。作为独立的女性,不能只依靠爱情活下去,要依靠自己的尊严和自己的双手去争取自己的幸福生活。endprint

其实不只是女人会吃醋,男人也有吃醋的时候。北宋词人周邦彦有一晚正与京城花魁李师师调笑,突然小厮来说徽宗皇帝也来找李师师了。现在出门肯定会和皇上撞个满怀,周邦彦索性就躲到床底,看着徽宗皇帝和李师师你侬我侬,直躲到皇上走了才敢爬出来。回家之后,周邦彦写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⑨徽宗见了这首词心中一愣,这不是我当日和李师师在一起的情形吗?谁能知道的如此详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天晚上周邦彦一直藏在床底,徽宗闻此,贵为皇帝也吃起了醋,一怒之下贬了周邦彦的官。而周邦彦临走时,李师师来送别,周邦彦又做了一首《兰陵王》送别,徽宗后来再见到这首词,爱惜周邦彦的文采,又把他召了回来。

三、“吃醋”与当代爱情观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即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从最基本的需求开始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其中第三层,亦即社交需求,表现出来的是人类对于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吃醋,作为在爱情生活中的近似于妒忌的专有情绪,其实质上产生的原因有多种,既有人的控制欲在其中作梗,也有因缺乏安全感而产生的妒忌情绪。其实吃醋属于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反应,也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爱和珍惜的表现,在潜意识里也是害怕失去对方的情感流露。至于这种心理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爱情生活中,适当吃醋有助于两人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起到好的影响;而如果被妒忌心理冲昏了头脑,关系闹僵了还是小事,万一在愤怒的驱使下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那就悔之晚矣了。

据研究表明,新生儿最早在半岁的时候就会出现类似于吃醋的行为,比如母亲将注意力放在别处时,新生儿会以哭闹、蹬腿等行为来吸引母亲注意力,这更加说明了这一现象是在人际沟通中所经常出现的。重庆商报曾报道,在重庆在龙洲湾商业街的一家金融单位工作的一男子,因与自己的前女友和现女友出现感情纠纷,相约在江边就彼此间的感情问题进行谈判,但是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不料,前女友跳入江中,男子见状急忙跳下营救。然而,现女友因为吃醋嫉妒,也选择了纵身一跃。最終,男子将前女友救起,而现女友则不幸溺水身亡。据悉,三人均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由于沟通不当和争风吃醋引发悲剧,正在绽放的生命就此凋零。中国心理学专家陈志林在访谈中曾云:“爱情是人生的一个学分,但人生的学分可不止有爱情这一项,还有事业、亲情、家庭、友谊……”生命与失落的爱情相比,生命显得更为重要,假如没有了生命,何来享受真正的爱情。无论男人和女人,面临热恋和失恋时,都要坦然面对,不能只为爱情而活,应该为自己完整的生命快乐而活。因此,当自己或另一半吃醋时,不应该不耐烦,而要好好交流沟通,及时化解矛盾,切忌两人对呛,那样只会使彼此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而吃醋的一方,要掌握好度,不要使对方感到咄咄逼人,这同样会使两人的交流陷入到僵局之中。所以,保持理性,及时沟通,这才是应对吃醋心理的正确方式。

四、总结

从唐朝有吃醋这一说法开始,上溯至汉卓文君,下到明清各种世情小说,吃醋这一现象无时无刻不与爱情生活息息相关。正确认识这一心态,时刻保持理性,吃醋适度,不要贪杯,方能更好的维护二人的爱情。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2]苏轼.东坡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189.

[4]郭茂倩.乐府诗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67.

[5]周邦彦.清真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9.

注释:

①王士祥.唐代试赋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7.

②曹雪芹.红楼梦[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74.

③王棠.阁知新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4.

④李立民.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M].北京:中国社科,2017:70.

⑤苏轼.东坡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469

⑥陆云龙.清夜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539

⑦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189.

⑧郭茂倩.乐府诗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67.

⑨周邦彦.清真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9.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10个心理学问题帮你挑相机 你的“本命"相机是哪款?
心理学
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重要性分析及优化建议
跟踪导练(二)5
心理学的花样疗法
《安妮聊心理学》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