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地理课堂浸润生活的气息

2017-10-31尹琴

关键词:初中地理方法课堂教学

尹琴

摘要: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地理课堂浸润生活的气息,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終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浸润生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0-070-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一谈新形势下对地理课堂教学的认识。

一、巧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教学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寻找素材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更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我国的降水特点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有一个外国朋友暑假来我国旅游,刚到北京就下了一场大雨,他便立即买了一把雨伞备用,之后去了新疆,连续1个月没下雨,他就将雨伞扔了,之后到了广州,突然又下起了大雨,他很奇怪为什么老天这么捉弄他。通过这个生活情境,再结合我们南京夏季的降水特点让学生展开讨论我国夏季降水的分布规律,不仅自然地引入到新课内容,而且使地理课堂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再如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时,我先用教室中的排和列说出某一个学生的具体位置,然后让大家找出“他是谁”,“用同样的方法你能说出自己在教室中的座位吗?”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这非常容易,大家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那现在我们把教室中的排换成纬线,教室中的列换成经线,在经纬网图上你也能按照同样的方法找到某一点的具体位置吗?”教师通过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把课本中抽象、枯燥的文字材料带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去,不仅顺应了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促进了他们对课堂新知的理解和记忆。

二、探究生活现象,融入课堂教学

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恰当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感知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身边的事物,生活的现象,因为被学生所熟悉,通常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更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链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注重对周围的人、物、景进行多留心和勤观察,逐步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勤学好思的良好习惯与学习能力。如讲季风气候的特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校园内国旗飘动的方向,接着启发提问:“这种飘动在一年四季中是否同一个方向呢?”又比如为什么学校在国庆节之后要调整作息时间?我们南方的房屋顶部为什么要设计成倾斜的?为什么夏天很多人喜欢穿白色衣服,而冬天则有更多的人穿深色衣服?这些问题都和地理知识有关,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引导有方,就能不断地丰富课程内容,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联系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合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效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的地理知识,把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其中,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气温的变化特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夏季是不是都喜欢到海边旅游?学生回答:是,因为夏季海边凉快,海水的气温比陆地低。由此理解气温的变化特点。又比如在讲述七年级有关正午太阳高度问题时,我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太阳比喻成路灯,想一想:晚上我们人离路灯的远近不同,影子的长短有什么变化?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地理教学不仅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促进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拓展生活实践,延伸课堂教学

走出地理课堂,在生活中运用地理。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真正学会地理,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我们的地理课堂在现实生活里“开放”生成,既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比如现在购房成为很多家庭的大事,选房时需要考虑小区环境、房型、地段、采光等多方面,那我们同学如果家里有购房需求的话,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为父母做做“参谋”,选择房子时怎么确保一年四季都有光照呢?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从而乐于学习地理。再比如学完《地图》这一节内容后,我布置给学生一个课后作业:绘制一幅自己校园的平面图。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节课上大家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或三人一小组,或五人一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校园并结合课堂所学都顺利完成了此项作业。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指导于生活。“只有地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地理才是活的,才是有生命力的。”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是新课程下教师应追求的目标。我们要着力构建和谐高效、开放生动的地理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浸润生活的气息,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方法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