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乐趣的“舞台”

2017-10-31周倩

关键词:实施途径初中美术舞台

周倩

摘要:美术新课标指出:“指导美术教育要加强学习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课程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课程改革的变化。本文从以舞台化教学促进合作学习和以舞台化教学融汇综艺大观两方面入手,探讨了提高初中美术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初中美术;有效教学;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0-060-1

以前的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多数是临摹,没有什么创新,学生也没什么兴趣。而主课的考试压力和升学压力,使美术课在学生心目中就是所谓的小学科,一点都不重视。有时上课前我还兴致勃勃的,一进教室看到学生不是在那写作业,就是在那看英语,甚至有学生说:“老师,我们的作业实在太多了,这堂课就给我们写作业吧。”我的教学热情立马就消失了。而学生们初一时还能涂几笔,到了初三,干脆说自己不会画了,这岂不是美术教育的悲哀?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美术教师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按照新课标强调的:要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的视觉表达能力,改变先写、临摹等学生不感兴趣的活动?我们能否把生活引入美术,让学生把美术当作能自由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语言和美化生活环境的手段?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师表演独角戏”的课堂,用“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合作”的课堂取而代之。我们教师应作为教学的开拓者、创新者,将课堂变成一个可以使学生尽情展示个性才华,多角色、多方位体验学习乐趣的“舞台”。

一、以舞台化教学促进合作学习

韩愈在《师说》里指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社会在不断发展,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特长越来越多,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越来越大,教师已不再是“知识权威”,他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提高教学素养。

1.提供交流平台。“红花还要绿叶衬”,舞台化教学设计为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借助角色的分工和扮演,有利于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组员之间资源共享、互相督促,老师通过小组负责人就可以及时了解合作学习小组的进展情况,可以随时对出现合作困难的小组进行跟踪分析并帮助鼓励,对团结、认真、进展顺利的小组及时表扬。例如《可爱的家》一课中,我鼓励学生根据志同道合的原则自由组队,设计一个最向往的未来住宅的设计图,每组要求有组长、文案策划、平面设计、后勤负责等分工,大多数学生很快结成合作小组,我再帮助余下的学生组队,在后来的住宅设计图展中,每一组都能发挥组员的个体优势,“十八般武艺”登台亮相,每个组员都为自己的团队加油助威,合作让他们同舟共济,享受共同的成功。

2.体现主体地位。“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教育对象的优势,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发展并张扬这种优势。”因为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兴趣,极大的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潜在的智能,为他们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舞台化教学中,我们教师退到幕后做导演,在鼓励和竞争的原则下,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发挥优势,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画提不起兴趣,往往是被动学习,于是,我设计了欣赏课《自然意趣——中國山水画》,讲解了欣赏国画的几种思路以后,以“国画精品拍卖会”的形式,选出学生主持人和评委,发动学生分组竞标,优胜组代表须讲出至少三方面欣赏理由,才可获得国画书签的奖品,随着“五万!”“八万!”的唱标声,竞标活动达到了火爆的程度,学生们的欣赏变得非常认真投入,争着讲述竞标理由(对作品的欣赏理解)……舞台化活动的设计使学生乐意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合作学习降低了部分后进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他们成功的体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我的地盘”。

二、以舞台化教学融汇综艺大观

《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因此,舞台化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上一堂综合性的“美术文化课”。我从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1.实行学科整合。学科整合要把握重心,有机结合,一科切入,兼及数科。例如《泥土的味道》一课,我本着学科主题与人文主题相结合的原则,引用乡村生活写照之一“牧童短笛”的场景,巧妙地将听音乐、赏名画、吟诗词、泥土捏牧童等综合起来进行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升华到文化的视角;同时也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从而达到情景交融。这样多学科整合大大拓宽了教学空间,丰富了审美体验的途径,创造了广泛的文化情境。

2.联系周边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抓住学生的兴趣,找到教学切入点。例如我有几个班的美术课都在体育课的后面,学生上完体育课后往往汗流浃背,拼命扇扇子,我就借这情景,由此导入课题《蓝白之美——扇面的设计》,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忘却了体育课的疲惫。艺术和生活,紧密相连,立足生活,才能找到艺术的泉源。

3.展示师生才艺。才艺展示为课堂增姿添彩,掌声使舞台更精彩。例如《霓裳之舞》一课中,我以亚洲建筑欣赏导入,结合音乐、影视欣赏、并请有表演才艺的学生伴歌、即兴自编舞蹈;当重点讲解民族服饰设计时,自己当堂作画的服装效果图赢得阵阵喝彩,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穿插欣赏时装表演,整节课精彩纷呈。

总之,综合性的舞台化教学,使学生能从更宽广的思路学习美术欣赏、表现和评述;使学生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并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美术的实践能力和美术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初中美术舞台
台上
画与话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