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2017-10-31刘盈丰金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电子商务

刘盈丰 金明

摘要: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国内发展迅速,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巨大并逐年增长,电子商务的理念及应用已经普及化,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及应用形式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这就需要相应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支撑,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

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0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就业人数已超过2240万人。我国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日益成熟,各家电商企业在不断扩充品类、优化物流及售后服务,同时也在积极发展跨境网购、下沉渠道发展农村电商。并在综合电商格局已定的情况下,向垂直电商领域深耕,并将其作为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新促进点。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已开始成为我国知识经济和社会就业的重要推动力量。此外,鉴于当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及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与网络创业的低成本、低门槛的要求,促使电子商快速成为广大人群创新创业的首要选择。同时,电商产业及市场的发展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积聚了厚实力量。在当今“大电商、大数据、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势态下,高职院校电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是当今经济新常态下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更是高职学生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契机。

1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不完善。高职院校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这本应该包含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两部分,并将其有机结合在一起。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将两类实践割裂开来,将创新与创业相对独立地发展。而且,为追求就业率指标,部分高校偏重于发展创业实践教育,创新实践教育并不重视。而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资源,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大学生。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所有的人从事将来的工作都是有帮助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同背景、专业的学生应该有形式和内容侧重点的不同,而不是像现在高职院校常见的全校一刀切的做法。

(2)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缺少对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资金、场所、学分等方面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学生要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就需要获得稳定可靠的资金及其它资源的支持。相应的实践活动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需要有将这些实践活动与课程、学分挂钩或置换的机制。课程教学和学习形式就要按创新创业项目的特点灵活化。

(3)课程体系中创新创业内容偏少。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是设置一门大学生创业指导课,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专业课方面也基本都是一些普通的电子商务模块课程、计算机课程。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及内容偏少,即使有,也偏理论,轻实践。即使有实践,也只是一些创业模拟软件的应用。

(4)能进行创新创业指导的师资不足。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老师一般都是硕士、博士一毕业,直接到学校教学,缺少电子商务实践经验。而只有具有企业或项目电子商务实践经验的师资才能真正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指导,而在高职院校中这样的师资一直比较缺乏,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的专家师资。

2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应在“综合素质为前提、职业技能为根本、创新创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大电商、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应结合互联网技术优势,结合电商产业人才需求的特性,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拓模块式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优化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培養综合职业素养较高,电商策划及运营能力、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团队意识强的复合型职业高技能型人才。

(1)构建工学结合的电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电商职业素养、电商专业技能、电商创新创业能力三合一的专业培养要求,构建高职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适应电商专业科学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立足于电商产业发展对电商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结合电商行业市场岗位的要求,校企联合构建能培养关键能力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大电商、大数据”的电商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打造平台电商、020电商、农村电商、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等多种人才培养途径,分层次培养学生的轻电商运营、平台电商运营、独立电商商城运营的能力,增强电商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岗位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满足高职院校电商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素质及技能的培养要求,达到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电商产业行业需求的有机对接。

(2)开拓模块式创新创业型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一般要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灵活性、特色性、创新性的特点。在“互联网+”时代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于多元化、综合型课程的开发,实践型教学内容的建设,打造课程教学体系的开放性和职业性。首先,要设计创新创业通识素质课程模块,开拓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教导基础性的创新创业知识及技能,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在课程内容中也要融入创新创业实践任务或项目,引导学生尝试简单易行的创新创业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级创新创业比赛;其次,构建电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专业技能;最后,根据电商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设立创新创业专业技能模块,其包含电商技术、移动电商、电商营销技能、网店实务、跨境电商等类别。其中,电商技术类课程模块涉及电商美工技术、网络营销等具体课程;移动电商类课程模块涉及移动电子商务、移动营销、微商运营等具体课程;电商营销技能类课程模块涉及产品推销技能、谈判与沟通技能、电商营销策划技能等具体课程;网店实务类课程模块包括淘宝开店规则.店铺装修、店铺运营推广等具体课程;跨境电商类课程模块涉及跨境电商贸易规则、跨境电商平台实务等具体课程。根据以上课程模块体系,结合电商学生的具体实际,可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适当开设专业拓展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就业创业意愿,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选择需要的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其电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endprint

(3)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优化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由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大部分构成。高职电商校内模拟实训应同电商创新创业实践有机结合,形成特色鲜明、层次性与递进性明显的实践教学体系,尽可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与电商企业共建电商创新创业工作室,引入电商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提供灵活的政策支持、资金资源扶持,鼓励师生联合共创公司,建立与企业协同发展的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建成电商创新创业能力拓展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体系。此外,积极设置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措施,多元化提升学生的电商创新创业能力。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由线上与线下两部分结合而成。线上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通过线上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实践平台,一方面可以运用智慧云课程这种集实训、实践、企业项目任务为一体的综合电子商务实训平台来开展教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主流电商网站平台进行各类商品的在线运营开展教学;线下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与产学研基地。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开展校企协同机制创新,构建“企业+基地+项目+教师+学生”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4)提供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实践条件,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高职电商创新创業人才的教育应以高职教育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电商专业的特性,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应积极与政府、企业合作,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争取各种创新创业优惠政策,与企业通力合作,引入电商专家,担任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导人电商实践项目或电商模式、电商资源,为学生进行电商创新创业提供资源条件,进行弹性学分性和课程置换改革,将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与学分及课程置换挂钩,学生如果能进行电子商务方面有效的创新创业,本身就意味着这方面的课程模块知识技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同时,将与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相关课程模块与不定期的项目实践有机结合。在高职院校、政府职能部门及电商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下,按市场需求变化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电商市场的人才需求,设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评价体系,制定从人才输入到输出的阶段性人才诊断标准,构建以学生、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社会群体等综合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3结束语

在当今电子商务产业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并深刻融入到各行各业中,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只有坚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才能真正为企业电子商务化的改革提供有效的人才资源保障。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