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第一须生”于魁智表演风格浅议

2017-10-30白素格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7期

白素格

摘 要 于魁智是著名京剧老生演员,对京剧艺术执著追求,努力继承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形成自己严谨规范、忠于传统、清新流畅、自然洒脱的表演风格。

关键词 于魁智 须生 表演风格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于魁智是著名京剧老生演员,现任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兼艺术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全国青联常委,文化部青联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对京剧艺术执著追求,努力继承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形成自己严谨规范、忠于传统、清新流畅、自然洒脱的表演风格。2004年,在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国粹之声,开中国京剧艺术之先河。多年来,数次率团赴港澳台地区演出,多次出访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国家,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很多京剧演员都出自梨园世家不同的是,来自沈阳的于魁智是地地道道的工人的儿子。“我和李胜素,一个是工人的孩子,一个是农民的孩子,直到现在,李胜素的父母还在家里种地。小时候我住在沈阳的工人区,那时出门都睁不开眼睛,因为工厂的粉尘污染很厉害。我爸爸是八级钳工,我是闻着机油味,听着机器的轰鸣声长大的。我们都没有任何基础和背景,如果自己不努力,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不了。”于是,于魁智抓住了到戏曲学院插班的机会,毕业时,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已能唱三十多出戏,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其他同学。“当年我们毕业时一车三十几个人来到剧院,现在舞台上剩不了几个了。我承认我是时代的受益者和幸运儿,但其实机遇对于每个人又都是一样的,就看你怎么把握,我坚信演员一定要出人头地。记得最早我参加青京赛是每隔一年参加一次,因为我需要时间准备和打磨,一个演员需要经历梳理、批判和提高的过程,绝不能盲目自信和清高。”

为了进一步深造京剧艺术,1978年7月,他在16岁时毅然放弃沈阳京剧院的工资待遇,站立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投考京剧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由于举目无亲,盘缠有限,只能夜宿火车站,但在强烈的求学欲望促使下,1978年9月终以优异成绩成为中国戏曲学院当年为表演系面向全国仅招收的两名老生学员之一。进学院后他得到了叶蓬、李世霖、王世续、孔雁、何金海、刘福生等教授的亲传,在学习杨派(杨宝森)剧目为主的同时,兼学了多出文武老生传统戏,1982年以各门功课全优成绩毕业,并同时被中国京剧院一团选入。在一团,他先后得到过袁世海、杜近芳、李世济、孙岳、冯志孝、刘长瑜、杨春霞等前辈艺术家的提携合作,更得到李鸣盛、茹元俊、曹韵清、祝元昆等名师传授杨派、李派(李少春)剧目——《奇冤报》《响马传》《野猪林》等。从1987年开始红了起来,成为喜欢京剧的人们心中的明星。1998年进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2001年以京剧研究生学历毕业。2009年10月拜戏曲教育家叶蓬先生为师。

从年少成名到1978年成为中国戏曲学院插班生,直至1982年毕业进入中国京剧院至今,于魁智从最初几届青京赛崭露头角,之后获得了作为一个京剧演员所能得到的所有奖项。如今,他更是在中国演艺名人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中,以戏剧演员公众形象第一名问鼎“华鼎奖”。于魁智的表演风格独具一格,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先生曾说:“于魁智就是于魁智,永远替代不了。”于魁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完全在于他的努力与付出。大学期间,到练功房,他总比别人早;一般人毕业时只学会10多部戏,他却学会了20多部。由于努力,他到中国京剧一团后,得到了众多名家的提携。他学到的也不是京剧的皮毛,而是精髓——做人,他欣赏搭档、梅派演员李胜素“为人很低调,从不张扬,艺术上又很认真”,这也是他自己做人的标准。

有記者曾采访于魁智,问他是哪一派的老生? 并疑惑为什么很多演员都拜名师当入室弟子,很多艺术大师就在眼前,同台共事,为什么不拜师呢?于魁智回答说“实事求是地讲,我从一开始就想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没有想到成派。我没有正式拜师,就是因为他们各有特点和专长,想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人与人的条件不同,我也一直在探索,在看观众能否接受我的一些改变。而且一个流派的形成要有长时间的舞台实践,长时间的与观众交流,不断改进才 能形成。通过多年的学习和舞台实践,我在传统京剧唱法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声乐在气息运用上的科学方法,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收放自如、高低不限的唱法。”正是如此,于魁智被誉为“最具票房魅力的青年文武老生”,“中国第一老生”等。

“作为新时代培养起来的一代京剧演员,我赶上了好时代。三十年改革开放,我这个年龄的京剧演员是直接的受益者。”于魁智说,“改革开放后,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恢复排演,我有幸看到和学习了许多正值壮年的前辈艺术家焕发艺术青春的精彩表演,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一批又一批艺术人才被培养出来;在国家和主管部门对民族艺术的关怀厚爱和大力扶持下,京剧艺术除了丰富和满足了内地观众的文化生活和欣赏需求外,正大踏步地走向海外、走出国门,在海外扩大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

于魁智是一个懂感恩善作为的人,国家为促进京剧和戏曲艺术的发展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投入,做了许多实事,他件件在心:1990年隆重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中央领导亲自抓的京剧音配像工程抢救了几百出前辈艺术家演出的珍贵音像资料;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十余年来培养了四批研究生,他们现在在各个戏曲表演团体成为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了戏曲频道和相关版面、栏目为京剧发展推波助澜……于魁智还特别提到了中央领导人集体出席观看、已持续17年的每年12月30日的京剧晚会(往年在中南海怀仁堂,近两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于魁智参加了历年的每一次演出),“感谢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的扶持和鼓励的力度,作为改革开放三十年培养出来的京剧人才,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工作搞好。”

对于屡次被提及的“于派”一说,于魁智仿效李少春先生自称“京派”戏言自己是“没派”。从在沈阳学杨(宝森)派,到戏曲学院学余(叔岩)派,分配到剧院后又学李(少春)派,于魁智兼收各流派之优长,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演唱风格。然而对于流派问题,于魁智称自己并不奢求,“流派要待后人去评说。但无论什么派,首先要让观众觉得好听好看。我相信新的流派一定会诞生,但我没那么高的奢望,只是想追求自己鲜明的特色和表演风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