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几点看法

2017-10-30张增富李传伟陈海荣

大经贸 2017年9期
关键词:股份制国有企业机制

张增富+李传伟+陈海荣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企业办社会职能和歷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意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要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需要

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到现在是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重要任务的阶段,是从1984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始到2015年党的十八大全会,经过整整30年的艰辛理论探索和无数的实践坎坷取得的成果。以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重心转向以城市为重点,而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这近十年间,国企改革依次大范围地搞过放权让利、两步“利改税”、承包租赁制、股份制等模式。影响最大的是承包制,十三大前后,围绕承包制和股份制的选择引发了广泛的争论。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把“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的方针。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2002年党的十六大再次重申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除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企业由国家独资外,都要积极推行股分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对国企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201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2016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国有资产监管的需要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刚成立接管的中央企业改革相对滞后,主要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决策权和执行权合二为一,监督不到位,没有实现分权制衡和激励约束;企业规模参次不齐,利润差别也很大;企业机制、职工观念滞后。

2003年7月,在国资委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明确指出:中央企业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为此,他代表国资委要求各中央企业都要抓住机遇,用好政策,积极按照八部委859号文件的规定,从推进辅业产权制度改革入手,稳步实施主辅分离,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主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国资委在《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六条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推进中央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继续搞好重组、兼并、破产和中央企业辅业改制。

(三)国有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按照国家经贸委[2003]143号企业划分标准来衡量,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单位,都划在中小企业行列,并且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和充分竞争的行业。这几年在这些领域,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风起云涌,而地方政府管辖国有资本基本上已全部退出,对少数国有中小企业来说,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已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面对诸如“华为”、“苏宁”、“山东魏桥创业”、“雅戈尔”、“森达”等企业,如果再不下决心调整产权关系、劳动关系和隶属关系;再不下决心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彻底改革,国有中小企业将陷入退出市场的困境。

必须解决存在于国有上小企业中的历史包袱重、劳动效率低、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否则今后无法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境外企业去竞争。

(四)解决国有企业存在问题的有效手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我国进入了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国有企业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一是股份制改革仍有差距,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股份制改革相对缓慢,中央企业中混合所有制经济比重还比较低。二是一些企业盲目决策,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带来资产负债率过高等突出问题。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规范的董事会建设还处于探索之中,内部制衡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三是缺少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垄断行业准入门槛过高,其他所有制企业公平进入的机制不健全,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五是国资分类监管和考核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活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动力,是我们可以用好的最大红利。只有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奠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推动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份制国有企业机制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闽侯县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初探
高等职业教育股份制办学可持续模式探索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河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信贷收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