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羽毛球教学实践中引入终身体育思想之实践

2017-10-30张明辉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终身体育高职

张明辉

摘要:在最近几年的体育发展中,终身体育思想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高职羽毛球教学与终身体育思想相结合,一定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进行讨论,从而总结出高职羽毛球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的教学方式,以期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益处。

关键词:高职;羽毛球教学;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党的十七大中被提出。终身体育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应该时刻都保持一种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先让自己的身体素质好起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运动过程中,应该时刻想着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要在运动中找到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将运动的益处都展现出来,做到“我运动故我快乐”。

一、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的前身是终身教育,世界上好多体育学员都表示非常赞同这种终身体育的思想,因此终身体育变得十分流行。终身体育教育的内容有很多,比如,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技能、体育兴趣、体育保健等。通过学校中的体育学习和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学习观念。

教学大纲中要求,高职羽毛球教学要在终身体育的思想下进行,在教学的整个进程中,在各个方面,如课程时间安排、课程内容安排等,都需要学生怀着终身体育的思想去学习和实践。

在如今的形式下,体育教师应根据高职生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地缩减,突出重点,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在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下,相信学生可以有更大的进步,体育技能会练习得越来越好。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可以用这种思想来约束自己,对其未来生活很有益处。

二、羽毛球运动

1.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众所周知,羽毛球运动是一种有趣味的球类运动,羽毛球运动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和技能。相对其他运动来说,羽毛球还是比较容易学的,所以选择这项运动的人很多。由此来看,羽毛球运动是一种大众娱乐运动,深受大家的喜爱。

羽毛球运动需要全身都要动起来,虽然羽毛球运动分单打、双打等,每种都有不同的比赛规则,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要人在场地上不停地移动。除此之外,完成羽毛球击打的动作,还需要人根据球的位置进行挥拍、跳跃及轉体。羽毛球是一种要求人全身上下都动的运动,需要人的各个部位的肌肉力量支持,也对人的耐力有要求,可以让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羽毛球运动对人的年龄没有限制,老少皆宜。运动时间可以由人的身体情况来决定,这项运动还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友谊和感情。打羽毛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需要一个球,两个球拍,一块平的空地就可以,可以带给人们好多意想不到的益处。

2.羽毛球运动的价值

羽毛球运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人用意念去支撑,人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锻炼,有足够的兴趣去对待这种运动,只有这样,这项运动才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好处。此外,羽毛球运动过程中,要有攻和守的概念,并做心理斗争,因此,羽毛球也可以使人的思维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三、终身体育思想下的高职羽毛球教学

1.高职羽毛球教学的思想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并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一点。体育意识强烈不是一件坏事,学生只有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并掌握这项本领,才能在社会中较好地立足。

2.高职羽毛球教学的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个人身体素质的培养。学生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以期未来国民的身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3.高职羽毛球的教学形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地要求学生,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对羽毛球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运动成为一种很流行的娱乐方式。高职羽毛球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只要在羽毛球的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思想,明确的目的,相信这项运动在未来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天雨.初中生参与课余羽毛球培训行为特征及动机分析[D].南京:南京体育学院,2017.

[2]尹怡瑞.全国性羽毛球赛事结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6.

[3]覃皓.羽毛球“3V3”赛制对推动大众羽毛球运动发展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羽毛球教学终身体育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羽毛球教学中提高大学生观察力的方法研究
武汉市中小学羽毛球课程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游戏教学在羽毛球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终身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