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与精准扶贫的思考

2017-10-30王美美

世纪桥 2017年9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毛泽东

王美美

【摘 要】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极富创造性地提出并形成了具有深远价值的群众路线思想。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不断克服困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是“活”的思想理论,对今天指导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9-0007-02

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每当遇到困难或者处在重大转折时期,总能运用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从人民群众那里汲取力量,获得支持,取得胜利。毛泽东更是从青少年时期就与人民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今天,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仍有一部分人民群众处在贫困之中。在脱贫攻坚工作到了关键和困难时期的今天,更需要学习和运用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开展工作。

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群众观点,二是群众工作方法。其中群众观点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重要着力点,群众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一)群众观点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重要着力点

群众观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核心内容,需要每个党员时刻铭记在心。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就要做到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使党的一切行动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切实的获得感,共享胜利的果实。毛泽东说“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1](P.47)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党,毛泽东更是从始至终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连在一起,并以远大的政治家的眼光教育更多的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经常把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作鱼和水的关系,要求党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人民群众需要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在做到一切为了群众的基础上,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一切对人民负责,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满意。毛泽东曾说过“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2](P.1128)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对人民群众负责就是对党负责,必须反对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坚持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就要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反对包办代替,给予人民足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自主权,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对他们的信任与关心,使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支持党、维护党。毛泽东说:“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3](P.381)人民群众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还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更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力军。在做到相信群众的基础上,就能做到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毛泽东十分看重人民群众的价值,注重向人民群众学习,有事同人民群众商量。把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作学生和先生的关系,只有先当群众的学生,然后才能指导群众运动,当群众的老师。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4](P.790)人民群众拥有无穷的智慧,对待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抱着尊重和学习的态度。

(二)群众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是实现毛泽东群众观点的关键途径。其中从群众中来是收集群众意见和解决群众问题的首要条件,到群众中去是扩大群众基础和获得群众支持的必要措施。

从群众中来,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之中,认真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斗争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路線、方针和政策。从群众中来,就不能怕听群众的意见和抱怨,不能远离群众。毛泽东说:“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4](P.109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是最丰富的,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和首创精神,顺应民心、民意、民愿。

做到从群众中来只是完成了群众工作方法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到群众中去,即把这些从群众中收集到的建议和意见经过加工整理再回到群众中去,使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化为群众的行动,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对之进行检验,再把检验的结果集中起来进行改进,如此反复循环,多次实践,使认识不断地深化、丰富、正确。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的。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党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好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拉近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保持党的先进性。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P.899)

二、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党员干部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困难的目标和任务。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了减贫工作,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做出的重要指示。经过多年的努力,减贫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然而越到最后难度越大,问题越多。今天,扶贫减贫的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困难期和冲刺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对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endprint

(一) 群众观点对精准扶贫的启示

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着想,做到实事求是,精准扶贫。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毛泽东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1](P.71)党和人民群众奋斗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多为群众着想,多与群众商量,多争取群众的理解,群众就会相信党,就会支持党,困难就能解决。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是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结果。

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只有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从衣、食、住、行等小事情上做好,才能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我们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毛泽东提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5](P.467)如今,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中国大地上仍然有一部分程度不等的生活困难的群众,他们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他们急切地需要国家的帮助。我党对此已然下达了最后指令,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些是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的具体方略,然而在一些地区却出现某些党员干部投机取巧、欺上瞒下、虚假扶贫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正确认识群众观点,没有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没有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所以,在精准扶贫的最后关键时期,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观点的教育是很有必要和非常急迫的。

(二)群众工作方法对精准扶贫的指导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是熟悉贫困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保证。我国地势广大,人口众多,不同地区面临的贫困问题不尽相同,不同民族面对的贫困状况也各有其有特殊性,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多种多样,贫困人口的需求更是千差万别,而且是多方面和不断变化的,所以贫困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精准扶贫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党员干部积极工作外,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方法,能大范围地联系人民群众,全面地认识客观贫困情况,及时地把握出现的新问题,掌握脱贫攻坚的主动权,更好的解决问题,克服难题。

扶贫工作者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明确脱贫扶贫的重点对象,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抓住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人民群众是现实情况的知情人,他们对现实情况的认识最全面,感受最深刻。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能把一时的成果当作最后的结果,要时刻关注贫困者的动态,不断调整和完善扶贫方案,防止脱贫群众重新返贫。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要把群众的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扶贫成败的价值标准。只要我们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6.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澤东选集(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 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褚永慧]endprint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