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病害勘察及稳定性评价
2017-10-29张国银
张国银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根据现场调查,某高速公路K14+200—K14+292段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开裂等,其中K14+200—K14+256段右幅行车道路面有一纵向裂缝,长度约56 m,裂缝已被沥青充填,路面沉降幅度约5~10 cm,有发生侧滑或存在侧滑的潜在危害;K14+183、K14+188等处路面均有横向裂缝分布,长度约7.5~10 m不等,影响了公路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排除隐患,保障安全,满足运营期间路基、路面各项指标要求,对此路段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1 地形、地貌
本次勘察路段位于黄土丘陵工程地质区,由于长期受流水侵蚀、切割,地形起伏大,地面黄土冲沟较发育,主沟方向多为北西、北东向。两病害路段施工前均为一黄土冲沟,属于高填方路段,标高840~878 m,相对高差约38 m。
1.2 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Q4me)路基填土、(Q4al+pl)冲洪积物、第四系上新统(Q3eol)风积物、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Q2pl)黏性土组成。分述如下:
a)第四系全新统(Q4me)路基填土 表层 1.2~2.0 m为沥青路面和混凝土垫层,素填土成份以中密-密实粉土为主,呈褐黄色,稍湿-湿,局部夹有粉质黏土、少量钙质结核和灰白色钙质条纹,含有植物根系。
b)第四系全新统(Q4al+pl)粉土呈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
c)第四系上新统(Q3eol)粉土呈黄褐色,稍密-中密,稍湿-湿,土质较均匀。
d)第四系中更新统(Q2pl)粉质黏土粉土呈褐黄色,稍湿-湿,中密,粉质黏土呈棕红色,可塑-坚硬,局部含有钙质结核。
1.3 地质构造、地震烈度和场地稳定性
项目区位于晋中新裂陷的东部-中东部,晋中新裂陷盆地是典型的新构造运动产物,并处在新构造活动的持续发展阶段,裂陷区新构造运动的突出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区内地震活动频繁。由于地表均被黄土覆盖,未发现构造痕迹。
1.4 水文气象
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和蒙古内陆干燥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9.8℃,最高37℃,最低-21.2℃。
区域地表径流主要由降雨产生,年内降雨分布极不均匀,年降雨量多集中在夏季6—9月份,汛期降雨量占全年平均值的75%,最大降雨量发生在7、8月份,出现局部暴雨的机会较多,非汛期降雨量少,年降水量变异系数0.25~0.35之间。勘察期间,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未揭示地下水,现场无地表水分布。
2 勘察方法
本次调查范围覆盖到沉降路段的路基、边坡及两侧冲沟,左右两侧最大延伸长度达200 m;地调面积0.2 km2;根据现场环境、病害发育位置、程度及路段长度及冲沟发育情况,项目区路段共布置2个断面(如图 1、图 2),4 个钻孔,孔深 20~30 m,累计钻探进尺96 m。钻探取样间距填土为1.0 m,原地层为2.0 m,所有钻孔岩芯均拍照存档。共采取原状样品(土样)64件,
图1 工程地质横断面图Ⅰ-Ⅰ’
图2 工程地质横断面图Ⅱ-Ⅱ’
3 路基沉降变形原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3.1 地质勘探及地层特征
从钻孔土样试验资料与断面图分析,0.0~0.9 m为路面结果部分,平均厚度0.85 m,最薄为0.7 m,其余孔为0.9 m,主要为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以下地层如下:
a)第四系全新统(Q4me)路基填土 填土成份以中密-密实粉土为主,局部夹有粉质黏土、少量钙质结核和灰白色钙质条纹,含有植物根系,混合不均匀,呈黄褐色,中密-密实状,稍湿-湿,0.7~17.1 m,平均厚度12.4 m。其中ZK3最厚为17.1 m。路基填土上部局部路段含水量偏高,其中ZK2钻孔0.9~3.6 m含水量19.1%~22.5%,饱和度68.6%~81.1%,孔隙比0.64~0.89;ZK3钻孔8.4~9.6 m含水量21.3%,饱和度73.4%,孔隙比0.79。另外,在K14+254路段附近右侧路基坡脚涵洞出水口填土土体含水量大,呈可塑状态,手捻可呈条状。
b)第四系全新统(Q4al+pl)粉土呈黄褐色,稍湿-湿,稍密 -中密。ZK2钻孔 7.2~9.2 m,含水量22.5%,饱和度 66.4%,孔隙比 0.92;ZK3钻孔17.1~25.0 m,含水量8.9%~11.9%,饱和度26.9%~49.1%,孔隙比 0.87~0.91;ZK4钻孔 16.8~28.4 m,含水量12.2%~18.0%,饱和度47.3%~53.1%,孔隙比0.63~0.84。
c)第四系中更新统(Q2pl)粉质黏土土质较均匀,含钙质结核及菌丝,黏性较弱。含水量14.9%~18.7%,塑性指数 10.1~14.9,液性指数小于 0,呈坚硬状态。
3.2 病害原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根据地质调查和断面分析,路基裂缝及沉降病害主要发生在填挖交界处和高填方路段,K14+200—K14+292段裂缝以纵向裂缝为主。沉降原因及稳定性评价如下:
a)原填方路段原地形为“V”冲沟,地表水下渗易汇集于原冲沟沟底,造成填土与原地层交界面附近土层含水量偏高,降低土体强度,造成地基沉降。
b)该段路基属于填挖结合路段,在填挖交界部位由于路基压实不足容易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
c)K14+250附近为填方路段,设置有管涵,该处地势平缓,排水不畅,致使填方边坡坡脚附近土体含水量增大,土体强度降低,影响路基侧向稳定,在路基顶部形成纵向裂缝。同时地表水排泄不畅下渗引起路基局部土层含水量增大、强度降低是引起填方路段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的主要原因[1]。
d)ZK2、ZK3、ZK4 分别于 5.0 m、11.5 m、7.0 m处漏浆,可能存在小空洞,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
4 处治措施
a)加强对填方沉陷路段的观测,及时封填地面裂缝,防止雨水的再次渗入软化路基,并对沉降路段进行注浆处理。
b)对K14+200—K14+292高填方路段右侧路堤边坡坡脚采用支挡防护措施,并疏通涵洞及冲沟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继续浸泡软化路基坡脚,影响路基侧向稳定性。
c)完善路基路面排水措施,减小地表水对路基的影响。
5 结语
路基质量直接影响公路运营和行车安全,减小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是一个值得不断研究的课题,首先在勘察阶段应查明路基工程地质条件,施工中应对路基填挖结合部位、排水设施采取科学合理的处治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填筑材料,确保路基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承载车辆的反复荷载并抵御自然条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