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聚合物基陶粒材料降噪性能分析

2017-10-29杨艳荣

山西交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陶粒空腔粒径

杨艳荣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有效带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给公路沿线地区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其中以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最为突出。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于2011年4月公开了一份关于噪声对健康影响的全面报告《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显示:噪声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的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

针对噪声预防主要有3种途径,分别为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控制,在敏感建筑物或保护目标本身处设置隔声窗等。目前最为有效的措施为:设置声屏障,降低公路噪声对敏感建筑物影响。

声屏障材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由隔声逐渐向吸-隔复合式转变。目前主要的吸声材料有无机纤维、有机纤维、泡沫材料、废旧料等[1-2],在其应用中,以上各吸声材料逐渐显现出其一定的不足:无机纤维强度低、较脆,易断、易造成二次污染、受潮后吸声性能下降;有机纤维防火、防腐、防潮等性能差;泡沫材料工艺难度高、成本高;废旧料自重大、低频段吸声性能差。陶粒以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造价低廉、质轻、耐腐蚀、耐火等特点,内部为细蜂窝状微孔结构,可以作为吸声材料进行尝试。目前已有学者对水泥基多孔陶粒材料的降噪性能进行了分析[3-4]。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以聚合物基多孔陶粒降噪性能的研究。

1 试验方案

1.1 原材料

本试验选用两种不同粒径的陶粒,以聚合物为胶黏剂,按照一定比例制成一种多孔材料,并对其进行切割,将其内部空隙有效暴露。主要选材为:陶粒与聚合物,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原材料

1.2 试件图片及试样制备过程

图1 6号声屏障试件(切割后)

图2 7号声屏障试件(切割后)

图1、图2为6号、7号切割后试样的断面示意图。

试件的制备过程为:

a)分别将6号、7号试样所对应的陶粒进行表面清灰。

b)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按表1所示比例称取,于室温下静置1 h,高速剪切搅拌均匀,熟化静置0.5 h。

c)将搅拌均匀后的聚合物与陶粒混合均匀,使聚合物均匀包裹于陶粒颗粒表面,装入试模中。

d)室温(20℃~23℃)养护7 d,即可进行测试。

1.3 试验设备

a)降噪性能测试设备 阻抗管材料测试系统(北京声望声电技术有限公司)。

b)测试方法 《声学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 第2部分 传递函数法》(GB/T 18696.2—2002)。

c)测试频率 63~1600 Hz。需要指出的是,由于6号、7号试件粒级较大,不适宜用于测试高频范围的声波频率,高频波段测试要求试样的直径为29.5 mm,测试误差较大。

1.4 实施方案

具体方案为:a)根据表1进行6号、7号试样的制备,测试其降噪性能;b)对6号、7号试验进行切割,对切割后的试验上部、下部分析进行降噪性能测试;c)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在试验背后设置一定厚度的空腔,厚度分别为20 mm、40 mm,测试空腔的设置及空腔厚度的变化对降噪性能的影响。具体试验方案见表2。

表2 试验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陶粒粒径对降噪性能的影响

对6号、7号进行测试,降噪性能的测试结果见图3。

图3 陶粒粒径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陶粒粒径变化对降噪性能的影响。在小于500 Hz频段,6号、7号在吸声性能的差异较小;在 500~800 Hz频段,6号优于 7号;在800~1300 Hz频段,7号优于6号;在大于1300 Hz频段,6号优于7号。综合评价,二者的差异较小。吸声曲线的峰值均出现在500 Hz附近,这是由于二者所用陶粒均为粒径较大的颗粒。粒径大的多孔材料其消耗的声能少,吸声系数较低。

2.2 切割工艺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对6号、7号沿径向进行切割,形成6#upon、6#below、7#upon、7#below四个试件,测试其降噪性能,评价指标为吸声系数,具体试验结果见图4、图5。

图4 6号切割前后降噪性能的变化

图5 7号切割前后降噪性能的变化

由图4、图5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施切割工艺后,对试件的降噪性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吸声系数的曲线形状发生了明显变化,且6号、7号的变化类似。切割后,吸声系数的峰值均向高频方向移动,由切割前的 500 Hz,逐渐移动至高频的 800 Hz、1250 Hz。其次,低频方向的吸声性能有所降低。切割后,试块的厚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材料的厚度增加时,低频吸声系数有所增加。这与文献[5]研究的现象是一致的。

2.3 空腔厚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

对6号、7号沿径向进行切割,形成6#upon、6#below、7#upon、7#below四个试件,对上述试件进行结构设计,分别在其后设置一定厚度的空腔,空腔厚度分别为20 mm、40 mm,测试其降噪性能,研究空腔的设置及空腔厚度对试件降噪性能的影响。具体试验结果见图6~图9。

图6 6#upon空腔厚度变化对降噪性能的影响

图7 6#below空腔厚度变化对降噪性能的影响

图8 7#upon空腔厚度变化对降噪性能的影响

图9 7#below空腔厚度变化对降噪性能的影响

对比分析图6~图9,可以看出,空腔的设置有效改善了试件的低频吸声性能,且将吸声系数的峰值向低频方向移动。小于800 Hz频段的低频吸声改善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背后空腔相当于材料的附加厚度,所以其对吸声性能影响的表现就类似于材料厚度的影响。

3 结论

a)文中所选两种陶粒的粒径对降噪性能的影响不大。

b)切割后,试件的降噪性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厚度越大,声能进入材料内部后要穿过材料时,所经历的路径延长,声能消耗的就越多。

c)在吸声体背后增加一定厚度的空腔,有助于改善试件的低频吸声性能,其影响类似于增加吸声体试件的厚度。

猜你喜欢

陶粒空腔粒径
木屑粒径对黑木耳栽培的影响试验*
不同陶粒掺量下透水混凝土性能分析
基于边光滑有限元法的二维复合弹性空腔声振特性分析
粉煤灰陶粒石油压裂支撑剂的制备与表征
减水剂对陶粒混凝土坍落度及扩展度的影响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前置污水去油池
前置污水去油池
大掺量粉煤灰陶粒混凝土试验研究
Oslo结晶器晶体粒径分布特征的CFD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