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参量检测的隧道无级调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17-10-29王晓龙
王晓龙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LED光源作为一种新型的照明光源,以其节能环保、寿命长、开关响应快等特点,近年来已在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中广泛应用。在隧道运营过程中,隧道的维护费用和耗电费用很高,其中照明系统占隧道机电耗电的绝大部分,另外照明节能和隧道安全运营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1-3]。通过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手段,改变传统的隧道照明方式,在保障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实现按需照明的目的,可以节约大量的能耗,实现降低高速公路运营费用的目的,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分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1 隧道传统照明方式存在问题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已明确要求,应根据洞内外亮度及交通量变化对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进行控制。实际情况隧道洞外亮度受当地气候、季节时间影响变化很大,隧道传统照明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a)照明按照季节时间控制,按固定时间控制灯具。当入口段照明亮度低于洞外亮度时,司机进入隧道会出现“黑洞效应”;当洞内照明亮度高于洞外亮度时,隧道照明存在“过度照明”。
b)照明系统按洞外亮度分级控制,由于现有的分级控制调节亮度时间较长,亮度跳变情况比较明显,当亮度由亮变暗跳变时,出现人眼不适应的“盲视效应”。
c)照明控制系统未考虑无车行驶情况,均存在“过度照明”浪费情况。
目前国内多数所使用的照明系统都是依据洞外亮度进行调光,将有无车辆行驶的参量纳入隧道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目前国内外还处在研究层面。
另外,目前隧道无级调光系统一直以单独的系统进行研究,然而隧道照明系统作为整个隧道机电系统的一部分,应综合考虑与监控系统的联动性,出现事件情况下执行预案。
2 行车安全产生的原因分析[1]
图1 理想洞外亮度曲线
图1为一天内天空万里无云,洞外亮度不受云雾的影响,测得的理想洞外亮度曲线。在该天气情况下,采用传统的分级调光或其他的多级调光,在满足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均能很好地适应洞外亮度变化。
图2为实际一天中,洞外亮度受云雾的影响,测得的洞外亮度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洞外亮度受天空云雾的影响非常大,采用传统的分级调光或其他的多级调光,如果要满足标准要求、保证行车安全,必须满功率照明。
图2 实际洞外亮度曲线
图3 每隔10 min调节亮度的变化曲线
图3为分级调光照明曲线图,图中曲线为理论调光曲线,直线为实际调光曲线。由于调光的时间间隔较长的原因,实际调光曲线不能很好地跟踪理论曲线,滞后性比较大。
调光曲线值低于理论曲线值时会产生“黑洞效应”,路面亮度低于标准要求,行车安全得不到保证;调光曲线值高于理论曲线值时会产生“过度照明”,浪费巨大的电能;当亮度由高到低跳变时会产生“盲视效应”,造成行车安全隐患。
图4 无级调光曲线
图4为无级调光照明曲线图,图中曲线为理论调光曲线,直线为实际调光曲线。调光的间隔时间短、调光的实时性好,实际调光曲线较好地跟踪理论调光曲线,在满足路面亮度标准要求,并保证行车安全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能。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照明调光的精细化和实时性是公路隧道行车安全的必要保障。调光的精细化和实时性缺少一项,公路隧道的行车安全就难以保障。在《公路隧道LED照明灯具第5部分照明控制器》中,推荐采用无级调光[4],即是基于这一安全考虑。
3 多参量检测的隧道无级调光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图5 多参量检测系统原理图
信号采集层由洞外微波车检器、光电车辆检测器、洞外亮度仪、入口段亮度仪、中间段亮度仪等组成。微波车检器和光电车辆检测器组成车辆检测系统,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有车辆行驶、车流量等信息;洞外亮度仪、入口段亮度仪、中间段亮度仪组成照度检测系统,综合季节时间因素进行按需照明。
隧道中间段的亮度比较低,低的像夜间的道路照明一样,LED隧道灯具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光衰越明显,中间段的亮度越低,严重时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基于上述原因,在增加中间段亮度仪检测中间段的亮度进行调光显得更加重要。
系统的车流量检测系统将检测到的隧道外部车流量信息通过RS-485信号传送至隧道智能照明系统控制器,照度检测系统将检测到的隧道内外的光亮度信号转换为标准4~20 mA电信号传送至隧道智能照明系统控制器。
智能照明系统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及模糊运算后,对LED照明灯具进行智能控制,并经通信系统将采集信息与监控中心上位机进行通信,并接收上位机的控制命令。
监控中心上位机安装有专用的监控管理软件,实时显示当前灯具照明状态,并控制智能照明控制器;同时监控管理软件与隧道监控系统进行通信,接收监控系统的状态信息,当出现事故等紧急情况时,与隧道监控系统联动,按预案进行照明。
3.2 光强检测及照明控制
目前,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根据洞内外亮度和交通量变化,进行入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的方案设计,可分白天(夏季晴天、其他季节晴天/夏季云天、其他季节云天/夏季阴天、其他季节阴天/重阴天)、晚上、夜间六级调光分级组合进行[4-5]。
本系统在洞口、隧道照明引入段、隧道内均设一台亮度检测仪,按需进行无级调光照明。当用于测量洞外亮度的检测器失效或者因检修无法使用,用户可以根据当地天气气候设置预案,根据季节时间进行控制。当亮度检测器恢复时,根据检测数据进行按需无级调光控制。
3.3 车辆检测及照明控制
车辆检测系统由洞外微波车检器和光电车辆检测器组成,用于精确检测是否有车辆进入隧道,并将采集信息提供给隧道智能照明系统控制器。
如图6所示,本系统除利用微波车检外,在离隧道口300~500 m的位置、隧道内每隔500 m安装光电车辆检测器,用于检测车辆通行状况。微波车检检测车流量、车速、车道占有率等信息来判断车辆是否拥堵,光电车辆检测其检测隧道内有无车辆信息。
图6 车辆检测系统原理图(单位:m)
当微波车检检测到车辆已经拥堵时,系统按照拥堵预案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
当车辆没有拥堵时,隧道外光电车辆检测器检测到有车到来时,系统将前方500~1000 m左右的灯具打开,控制的距离大于500 m,小于1000 m;当车进入隧道后,隧道内的光电车辆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到来,相继把前方500~1000 m的灯具打开,依次类推,直至车辆驶出隧道。当车辆驶离后,系统在延迟一段时间且无车辆继续到来后,把相应的照明灯具关闭。
系统控制灯具完全是自动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手动操作,与光强检测系统进行信息融合,消除“黑洞效应”,提高行驶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
3.4 与监控系统联动进行照明控制
在隧道运营过程中,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隧道监控系统在隧道内每间隔约150 m设一台固定摄像机,采用高清采集传输一体化智能枪机,用于监控隧道内交通运行情况,实现视频监控的同时,可以实现隧道内交通参数的统计及各种交通事件、事故的自动检测;隧道横洞/停车带监控:采用高清采集传输一体化云台/球机,用于全方位监控横洞/停车带交通运行情况。
监控中心上位机安装有专用的监控管理软件,实时显示当前灯具照明状态,并与隧道监控系统进行通信,接收监控系统的状态信息,当出现事故等紧急情况时,与隧道监控系统联动,按预案对照明系统自动控制。
如图7所示,在正常情况下系统根据光强检测系统、车辆检测系统的综合信息进行自动智能控制,消除“黑洞效应”,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提高行驶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光强检测系统、车辆检测系统出现故障时,自动转换成时序控制;当监控系统检测到视频事件时,上位机软件与监控系统进行交互,并根据预先制定的预案分为拥堵、行人、火灾等事件,作为整个隧道监控系统预案的一部分对隧道照明系统进行实时控制。
图7 照明联动系统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用多参量检测的隧道无级调光系统替代传统分级调光型LED隧道灯,将可实现50%以上的节能目标,系统的投入使用,可延长灯具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次数,同时还可降低管理费用,节约运营管理成本,投资回收期1~2年。
4.2 管理效益
智能照明系统减少了“过渡照明”或“无效照明”现象,减少了人工管理成本及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不利影响,与隧道监控系统联动能够实时将运行情况向管理人员汇报,不仅实现了节能、隧道照明的规范化管理,并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