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2017-10-28李晓龙

神州·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李晓龙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会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给中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学习天地,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境界。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除了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初中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现就本人这几年的教学观察,谈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策略:

1 巧妙设置导入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课的开始如同演唱定调,一定要准确。巧妙的导入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立刻把他们带入佳境,于是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乐于去学新的知识。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当然这儿所说的“导语”,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范例”。让学生看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师制作完的成品。比如:讲解WORD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反应每节课知识点的范例,“春”、“海滨仲夏夜”、“高智商的青年如何拥有健康人格”、“父亲节贺卡”、以“环保”为主题的用Word设计的版报等。……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上课伊始,巧设“导语”,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从而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2 用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合作学习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或者研究性学习而互相合作、互享资源、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这就是“任务驱动”加“合作学习”。通过任务驱动可以有效组织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并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和合作意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特点为教师设计教学任务提供了素材,也为教师实施任务驱动提供了依据。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是任务设计,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地巩固、提高、深化课堂知识。设计任务的目的是有效地巩固、提高、深化课堂知识,以使其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任务设计还应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并分解成具有环环相扣、一定难度梯度的小任务,体现学生在任务中的分工合作。

能否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小组是影响学生合作学习效益的关键因素。学习小组的建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作学习小组人数不宜过多;2、每个小组必须要有负责人;3、小组长的人选不宜固定;4、以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5、教师可以参与交互,但只是组织者、辅导者。

3 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结合多媒体课件,利用电子教室的“教师演示”功能,把学生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一致。这样再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15-20分钟进行讲解、示范,并力求讲话幽默风趣,有感染力。当然按照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上机实践,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尽量精讲、少讲,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上机实践。

因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多巡视指导,做到所学知识能够随学、随练、随巩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和谐中诠释教学,让学生在和谐中建构知识,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發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会学,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