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市对接京津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7-10-28陈晓赵芳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师资建设创业能力教学改革

陈晓+赵芳

摘要: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政府政策的鼓励,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因此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创业能力和素质并非短期可以完成,有些素养即使通过培养也不好实现,比如眼界、谋略、胆量等,本文从驻保大学生目前创业能力的欠缺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和实践环境等方面对驻保高校大学生创新培养能力进行研究。

关键词:创业能力;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实践环境

大学生创业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和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然要求。李克强总理指出“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创业群体,各高校也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以河北大学为例,就业创业服务社、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创新孵化园等部门一直致力于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反响。但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目光投向自主创业,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成为我们关注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

2017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已经发布,2017年有毕业生795万人,加上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大多数大学生基本认同了创业是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重要途径,为避免就业带来的无形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创业的大潮之中。

而分析当前各个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情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1.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的途径,多数大学生开始接受自主创业。各高校中并不缺乏大学生自主创业经营的案例,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2.高校学生们没有创业经验和专业指导,实际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很少,多数学生处在只有想法的阶段。3.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以及心智的不成熟,加上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欠缺和政府政策的不完善,大学生很难在创业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发展。有关数据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只有2%-3%。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尤为重要。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

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这就要求高校应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放在首位,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学生就业困难表面上是产业结构比例失衡的问题,实际上反映出了政府、地方性政策还有学校内部教育的问题,学校教育与社会用人的脱节。综合多所高校的教育模式,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和调整。

(一)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无论是大众创业还是万众创新,提倡的都是一种理念,均需要奋发向上的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态度。

作为高校,应该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大学生培养体系中,改变传统老师授课的模式,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主导,实行学生课堂,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创造精神。其次,可以选择课堂辩论的形式,鼓励大学生们课堂全员参与。课程的设置方面,避免大班课程,突出小班教学在培养创新意识中的作用,以创业参赛为推手,营造创业氛围,鼓励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拿着作品创业”。

(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增加有关学生创业的专业理论知识,据有关数据显示,一部分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会合理有效管理运营,所以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大学生创业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提高和改進教育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课程,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从正反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学校应该增设相关创业的组织,设有专业的创业指导老师,使有创业想法的同学获得及时专业的帮助。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学生的教学管理体系中,让大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就树立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的基本技能,同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除了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探索构建完整的“创业基础、创新研发、创业项目”三项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体系。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开设实践课程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对学生自身安全的考虑,在这方面应设置形成完整的体系和保护措施。关于课程的设置,可以开设具有实际意义的就业与创业、企业经营管理等选修课,在学分上得以认可,对学生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认定。实践方面,聘请专业的就业老师进行项目指导,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交流,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创业思维的教师队伍。在这方面,可以聘请专业的成功人士为老师们做专题报告,老师们之间也可以设立专门的讨论小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使老师首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以便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能够准确鲜明。高校要不断的努力逐渐建立起一支成熟的经验丰富的创业教师队伍,在制度方面加以强化,例如实行实际意义上的聘用制,激励教职工的学习和工作动力。同时应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对指导学生取得创业优秀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从不同的制度层面激励教师再学习。

(四)加强校园创业氛围渲染,营造创业实践环境

在学校教学体制变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下,要想成功开展创业,还需要良好的外界创业环境。就目前驻保高校来看,在给提供学生实践机会方面还没有形成一种体系和规模。相比之下,清华大学师生已经创立了100多家衍生企业,重庆大学早在1994年就设立了大学委员会。这些学校的老师、学生的创业机会、能力、渠道远远优于我们。

而大多数高校处于创业改革的开始,可以从校内资源向校外资源延伸,合理有效的运用学校现有资源,通过学校的各种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其次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有机的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激励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大力营造创业氛围,带动更多的同学勇于创业。最后应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创业的热潮之中。

三、开展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实现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能力,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培养出来了许多新的就业增长点,从而为社会增加了新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其次,开展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是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大的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不仅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要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这样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很大可能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助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各个高校抢占先机,占领未来教育制高点的关键一步。目前,大学生创业出现了积极的方向,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这就要求高校在各方面加大创新创业力度,加快教育改革。结合本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已初见成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设置,对学生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满足有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大学生而开设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创新孵化园等部门一直致力于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工作,各种比赛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但是距离系统化的创业教育改革还有一定差距,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的变革以及校企间合作,创业论坛的开办等方面将是各个高校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成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08:181.

[2]孙玉涛,刘凤朝.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06.

[3]者贵昌.高等教育改革论[M].人民出版社,2011:2-10.

[4]李花,陈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09-01:135-137.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工商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资建设创业能力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