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山,那水》:一本报告文学讲述的中国故事

2017-10-28于靖园

小康 2017年30期
关键词:余村银山安吉

于靖园

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值得作家去总结与思考、书写与传扬。在何建明看来,余村的变化或许正在开启美丽中国的新时代。

2017年9月19日,《那山,那水》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二十余位作家、评论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撰写的20万字报告文学作品《那山,那水》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人民文学》杂志在今年9月号选发其中的部分篇章。与会专家对该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纷纷表示,作为一部反映“两山”重要思想、富有现实性与针对性的报告文学作品,《那山,那水》彰显了积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

小山村飞出“大思想”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第一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12年来,在“两山”重要思想指引下,余村和安吉大地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巨变,谱写了一曲壮美史诗。随着时间推移,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取得进步。

“按照习近平同志当年的嘱咐,余村以及浙江省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巨大变化与进步,我深切而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伟大的中国时代开始了!”9月19日,何建明在接受《小康》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作者何建明。

何建明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代表作有《爆炸现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国家行动》《忠诚与背叛》《部长与国家》《生命第一》《为了弱者的尊严》《我的天堂》《根本利益》《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等。曾三次获鲁迅文学奖、五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次获徐迟报告文学奖。

此次,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从浙江安吉一座名叫余村的小山村入手,讲述了农民们以壮士断腕之气概,告别传统生产方式,建设美丽家园的生动故事。2005年以来,余村人按照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指示,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得到了“金山银山”,创造了自己美好的新生活,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份具有当代意义的鲜活经验。

《那山,那水》形象展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时代精神风貌,让人们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与当代人民群众创造精神之间的高度融合与深刻联系,并强烈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与思想光芒;让人们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广阔的前景。同时,《那山,那水》还全面、生动和形象地记录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影响下,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一场新的历史性巨变。它既让农民们的家园获得了翻天覆地变化,实现了现代化,同时又让他们的生存方式和精神观念获得了再一次的根本性解放,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文明所带来的空前幸福感。

用文学记录时代

通过长时间的实地探访,何建明了解到,十几年前,余村曾以开矿、出卖资源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虽然老百姓手里有些钱,看上去是发家致富了,但森林没有了、山头光秃了、河水污染了、空气污浊了,人的身体也坏了,幸福指数大大降低了,各种大病怪病也多起来了,环境越来越不适合居住了。

深受其害的农民们开始思考,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致富到底合算不合算?当地干部也在思考,这种发展模式是不是可持续的,能不能给老百姓带来永久的福祉,是不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目的?经过多年探索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发展模式现在被证明有问题了,可是,新的模式在哪里?出路在哪里?当地干部群众都陷入困惑之中。这个时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答疑解惑,响亮明确地回答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话语通俗易懂,道理却深刻到位,形象地讲明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说到了老百姓心里,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拥护。在习近平同志的指导下,安吉和余村的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此,余村以及安吉的经济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的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余村作出的科学论断,成了全国人民的共识,而小小的余村也由此扬名。

这个故事,有力推动着作品主题的形成。

谈到创作《那山,那水》的初衷时,何建明告诉记者,在浙江乃至全国,人们对社会建设中的生态建设已经非常熟悉,但文学创作在这方面还处于初涉阶段,尤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执政理念的认识与文学阐述,几乎还是零。

在何建明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重要思想听起来通俗易懂,实质上蕴含了中国乃至当今世界发展中所共同面临的具有全球意义的战略问题和本质问题。

在此背景下,何建明应浙江省有关部门的邀请创作了这部报告文学。他对写好这一题材的愿望非常强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今天的中国人,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革命的丰富、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大交融,大家都不断地失去真诚、善良、道德、勤奋等最基本的人性的话,再聪明、再先进、再时尚、再富有,又有什么用呢?”

何建明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重要思想,视为开创伟大的中国新时代的号角与开端。他相信,随着历史继续往前推进,这一重要思想将更加深入人心,中国发展必将收获更丰厚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喜人成果,并由此帶动中国历史跨台阶的飞跃。endprint

开启美丽中国新时代

何建明相信,“两山”重要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重要支撑点,《那山,那水》的出版将超越文学本身的意义,为人们全面而生动地认识“两山”重要思想提供帮助,将会有更多的乡村与城市去余村、去安吉、去浙江学习经验,对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何建明说,正是在总书记高瞻远瞩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引领下,余村才得以从粗放型经济发展,重回“绿水青山”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在实地采访的过程中,听当地村民讲述过去的余村,再看今天的余村,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感觉像换了一个时代,内心总是有一种兴奋感和想要书写的冲动。“安吉余村是一个典型,并且余村的经验、安吉的经验在全国都是可以复制的,我想以文学的形式将这种变化记录下来。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值得作家去总结与思考、书写与传扬,余村的变化或许正在开启美丽中国的新时代。”

“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做出这样的决定,非常不容易。”“老实说,世纪之交的那些年里,我们真不知该抬腿往哪条发展路上走。”

《那山,那水》一书中很多篇章采用了何建明在采访中与当地人的对话。何建明特别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余村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变化。在他看来,“人”是余村转型过程中最生动、最有故事的载体。过程的艰难与转型的成就如何,当地的村民有着最真切的体验。

为此,何建明多次到安吉余村走访,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多方面挖掘余村发展的活素材。他在首发式上介绍该书创作过程时谈道,“我在写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文学的表达跟理论表达不太一样,我尽可能用真实的人和事来表达。”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表示,《那山,那水》最大的一个审美特点就是,写的是人的故事,而且是老百姓的故事。尤其写到历届余村的负责人,他们的表现、他们的回忆,甚至他们内心的困惑、矛盾,都写得非常真切。书中还展示了从过去的开发到今天的绿色发展,然后到新一代的农民、新一代的余村人,他们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道路的。

浙江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则表示,《那山,那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文学阐释。何建明以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安吉县余村为创作基点,通过报告文学的形式生动反映了安吉人民牢记习近平同志嘱托,以“两山”重要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的风采风貌。作品着眼大时代、大主题,聚焦小村庄、小人物,细致讲述了安吉余村如何消除经济和环境的对立、变“两难”为“双赢”的生动故事,真实写出了改革之艰、转型之痛、变化之巨、百姓之福,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魂、催人奋进的现代史诗。

对话何建明

书写时代是当代作家的使命

2017年9月19日,在《那山,那水》新书发布会现场,《小康》记者就“两山”思想的具体诠释、安吉的实地考察情况、作品的撰写过程等问题对何建明进行了独家专访。

《小康》:对于这本书,您对读者群有什么定位吗?

何建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它实际上更多的是关注农村的变化,农村的变化实际上是我们小康社会最重要的一块。这个农村现在有几种状态:一种是发达地区的农村生活如何更完美更美好;还有一种就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如何提高质量;第三个就是我们现在的扶贫对象,扶贫对象的小康实际上是一种硬任务,是一个指标式的任务。我认为,这三块对应的人群是我这本书主要的读者对象。另外像安吉这样的地方,其实也是处于刚刚所讲的第二种状态,条件还不错,但也不是特别好,在小康建设、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实际上也面临很多的问题。那么像这样的山区所发生的变化,在我看来,正是“两山”重要思想发挥影响的直接体现。另外,像苏州这样实际上已经实现小康的地区也面临着如何更小康的问题,怎么发展,思路不是特别清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包括我这本书,都可以给它提供很多经验。事实上,安吉经验就是“两山”理论的一个指导实践的意义,所以我认为,这本书的读者,就是《小康》的读者,它对应的读者群体是非常广泛的。

《小康》:通过多年实践,“两山”重要思想其实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空前的一种幸福感,在您看来,这种幸福感是指什么?

何建明:在农村生活,一个大问题就是环境脏乱差,安吉通过“两山”实践实现了一种特别美好的家园,我们称之为理想化的家园,人的理想与自然环境相融相生。中国自古是一个农耕社会,此前,人们向往城市生活,但后来发现城市生活环境差、居住拥挤、污染严重,人们又开始回归乡村,向往田园式生活。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人们所向往的田园式生活还必须具有现代化的色彩,比如交通、卫生、时尚等。在安吉,它把现代文明城市的那种好的东西和诗意化的田园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这也是未来一种的新的发展趋势。

《小康》:这与浙江人民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有着怎样的关系?

何建明:有直接关系。“两山”重要思想,安吉,乃至整个浙江,之所以走得比较好一点,首先是因为这里的人民对习总书记的思想理解得比较到位,其次是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按照当地自然环境和村庄的变化,以及过程当中碰到的问题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然后朝着一个理想化的方向进行推进。

《小康》:您曾说过,作为一个报告文学的作者,要对当下或者未来有一个正确判断。那您的这个判断是什么?

何建明:有人这么定位,说当年毛泽东同志解决了人民翻身当家做主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在几代领导人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重要思想使得人民更加幸福,国家更加强大,这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场。我们需要发现一些对社会做出正确判断的论点,它们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其实起到了一种引领的作用。而一个伟大思想的诞生,需要一种文字去记录和传扬、传播,而我的任务恐怕就是这个。

《小康》:在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中,让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何建明:首先安吉的变化是让我非常震惊的。在这本书中,我突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就是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现在的安吉是第三天堂。这个所谓的第三天堂就是,我们在过腻了城市生活后又开始向往既有城市的现代文明又有乡村式的诗意生活。安吉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这也是我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一种情怀。我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老百姓的话说,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触及每个人的这种感受当中的一种思想的积极体现。文学表达实际上起到的就是这种作用。

《小康》:这个报告对一些基层政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何建明:是的。因为他们在领导一个地方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对今后的发展路径感到迷茫。所以我认为习总书记这个论断对他们具有启示意义。安吉经验可以向全国复制,安吉原来的条件并不好,而那种环境实际上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可以实现。金山银山的概念实际上也不一定非要浙江模式,它也可以是西北模式,也可以把沙漠变成金山银山,我们要去深刻地理解、延伸总書记的“两山”重要思想,使它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得以开花结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余村银山安吉
浙江余村体育服务营创设规划与市场分析
安徽余村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潜力分析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RIGIDITY OF COMPACT SURFACES IN HOMOGENEOUS 3-MANIFOLDS WITH CONSTANT MEAN CURVATURE∗
余村青松
浙江临安余村五代墓发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