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亚麻田几种潜在病害的症状及防治
2017-10-28王丽敏
王丽敏
摘要 本文就黑龙江省亚麻田几种潜在病害——亚麻假黑斑病、亚麻斑点病、亚麻白粉病、亚麻菌核病的症状特点、发病因素、防治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以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亚麻假黑斑病;亚麻斑点病;亚麻白粉病;亚麻菌核病;病原;发病因素;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118-02
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黑龙江省春亚麻种植面积有所增加。随着亚麻种子异地调运量的增加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亚麻田潜在病害出现,主要包括亚麻假黑斑病、亚麻斑点病、亚麻白粉病、亚麻菌核病等,这些病害亟待正确防治。针对黑龙江省亚麻田几种潜在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因素、防治方法进行详细论述,以供种植户参考。
1 亚麻假黑斑病
1.1 症状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幼苗及成株,每年均有发生。一般4—5月苗期染病,幼苗染病后叶尖呈褐色,顶端枯萎。6—7月成株染病,染病后叶尖变褐枯死。
1.2 发病因素
该病病原为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组织、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助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发病后若天气干旱,则利于病症显现。一般植株长势弱的田块雨季发病重,叶片大量早枯,导致植株死亡。
1.3 防治方法
1.3.1 农业防治。①选用耐病品种。②选择无病植株留种,预防种子带病。③注意增施底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促进亚麻健壮生长。④实行2年以上轮作。
1.3.2 化学防治。一是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的70%代森锰锌,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二是药剂喷防。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防。
2 亚麻斑点病
2.1 症状特点
亚麻从苗期到生长后期均可感染亚麻斑点病,可危害亚麻植株的任何部位。苗期叶片或子叶发病,初期生黄绿色至褐色斑块,后成褐色近圆形病斑,病斑上生细小黑点[1]。成株期叶片染病易脱落;茎部初染病时,病斑褐色长圆形,后扩展为不规则形,严重的可绕茎一周,于枯茎上形成子囊壳。
2.2 发病因素
该病病原为亚麻生壳针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组织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可借助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地势低洼,偏施、过施氮肥或长期连阴雨天气发病重。
2.3 防治方法
2.3.1 农业防治。①选择抗耐病品种。②适时晚播,覆土不宜太深。③加强栽培管理,收获后清除残株、深翻地等,雨后及时开沟排水。③合理轮作,应与其他作物如豆科或禾本科植物轮作3~5年[2]。
2.3.2 化学防治。一是药剂拌种。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0.5%的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拌种。二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40%多福混剂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1 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喷施药液750~1 125 kg/hm2,间隔7~10 d,共喷2~3次。
3 亚麻白粉病
3.1 症状特点
亚麻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杆。初发病时,叶、茎、花器表面生灰白色零星粉状斑;发病严重时,粉状物遍布整个叶片或扩展至全株,植株失绿或枯死[3]。
3.2 发病因素
亚麻白粉病病原为亚麻粉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子囊孢子借助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再侵染源。田间种植密度过大或植株倒伏易诱发亚麻白粉病。
3.3 防治方法
3.3.1 农业防治。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植株倒伏,优化田间生长条件,提高植株抗病力,减少病菌侵染[4-5]。
3.3.2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或12.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 20%三唑酮乳油2 000倍液喷防,10~15 d喷防1次,防治1~2次。
4 亚麻菌核病
4.1 症状特点
贴近土表的亚麻茎杆先发病。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后期可见黑色鼠粪状菌核分布于茎杆内外,严重时植株倒伏、枯死[6]。
4.2 发病因素
该病病原为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以菌核在种子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菌核于适宜条件下产生子囊盘,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对亚麻老叶或花瓣进行侵染。田间再侵染则为菌丝侵染。温度为 5~20 ℃(15 ℃最宜)、相对湿度在85%以上,利于亚麻菌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4.3 防治方法
4.3.1 农业防治。一是实行3年以上轮作;二是建立无病留种田,或从无病植株上采种;三是于播种前用10%盐水洗种,再用清水冲洗、晾干,以除去亚麻种子上的菌核。
4.3.2 化學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扑海因或50%速克灵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 参考文献
[1] 王吉华.亚麻斑点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J].植物保护,1991(4):18-19.
[2] 徐丽珍.黑龙江省亚麻病害草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麻业科学,2008(2):99-101.
[3] 刘绍莲.亚麻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05(4):34.
[4] 杨学.亚麻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麻业,2004(3):18-21.
[5] 王锁牢,李广阔,王剑,等.新疆亚麻主要病害发生概况及防治技术[J].中国麻业科学,2007(1):38-40.
[6] 王本辉,韩秋萍.经济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技术口诀[M].1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