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工科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和走出路径探究

2017-10-28赵玲令

科技视界 2017年15期
关键词:工科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

赵玲令

【摘 要】互联网+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深入变革的发展局面,创新创业作为互联网经济成长的重要增长点,培养当代工科学生开放性的创业思维、实践性的创业能力,是推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双创机制取得成效的关键。本文从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的具体困境出发,探讨了解决这些制约大学生创业困境的具体路径,以期为互联网+语境下工科学生创新创业的破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工科学生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时代-互联网+时代。与我国政府推广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增长新模式与互联网经济的结合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工科专业是培养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摇篮,创新创业能力是工科学生应努力获得的重要素质,也是推动双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面对思想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大学生群体,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有利技术条件,全面提升工科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能力[1]。

1 互联网+时代工科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

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中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走,而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突破口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也是缓解当前大学生日益严峻就业形势的必要举措。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活动交互性更强,变化更快,在带来大量机会的同时,也蕴藏了巨大挑战。因此,互联网+时代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不可能平坦顺利,必将面临诸多的困境[2]。

1.1 创业教育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不足

当前,我国大部分工科院校没有对学生开展过系统的创业教育,由于创业教育的缺乏,大学生在创业思维和执行力上是比较欠缺的。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经济,需要在网络科技和传统行业间找寻最佳切入点。这种切入需要高校开展系统和深入的创业教育,对学生开展互联网创业的思维培育和成功案例分析,通过大量有效的案例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在互联网+新经济模式下创新创业活动所需的各类专业知识。当前,尽管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示范工作,但尚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浓郁的创业教育氛围。正是由于创业教育跟不上,大部分学生不了解互联网+经济模式下创新创业活动所需储备的知识和突破的技术门槛,学生的創业教育主要来自于少部分课程或者校内外的一些创业竞赛活动,偏重理论化而缺乏足够的实践精神[3]。

1.2 创业环境不成熟,创业道路举步维艰

当前,由于互联网+经济和双创经济发展时间较短,仍然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离形成成熟的经济成长体系有较大距离。在创新创业大环境不成熟的时代背景下,尽管我国政府采取许多措施改变这一局面,但通过全球创业环境的观察不难发现,我国创业环境的建设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具体表现为创业政策还不够完整,法律保护还不够完善,尤其是企业审批、政策扶持、知识产权保护上亟待完善,此外,在企业审批、工商管理、融资制度和税务问题上也没有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有力支持。由于互联网本身处于快速发展的通道,成熟的可供借鉴的商业模式少之又少,而新兴商业模式在没有进行充分探索和应用的基础上存在较大风险,这就给工科学生创新创业造成了非常实际的客观困难。

1.3 创业资金匮乏,创业启动资金不足

互联网+时代,制约工科学生创业的最大因素仍然是创业资金匮乏。工科学生思维活跃,创业创意多,但在将创意变成创业行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自己筹措创业启动资金,很难从社会和学校获得投资。即使能够通过慈善投资、小额贷款渠道或者社会学校的少量资助获得部分启动资金,但这些资金门槛高、额度小,而且审批手续非常繁杂,资金获取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互联网生态下的创业活动是需要较多资金支持的,处于创业起步时期的企业很可能处于亏损状态,仅凭少量资助和大学生自筹资金难以长期维持创业实体的运营。此外,社会风投项目往往倾向于投资一些优质项目,对于绝大部分“非优质”项目少有问津。

2 互联网+时代工科学生创新创业的走出路径

2.1 加强创业教育,丰富学生创业经验

在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支撑点的互联网+时代,工科学生群体凭借其实用性的专业技能和开放性的学术视野理应成为创新创业活动的主力军。为此,一方面,教育部应该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加大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通过政策制定和资金技术支持将更多的高校纳入到双创教育体系中;一方面,高校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将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纳入到日常教务活动范畴中,切实开展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创业教育。从具体操作层面而言,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因势利导,顺应互联网+时代经济增长新模式带来的变化,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给予互联网创业活动应有的比重;一方面,教师在创业教育中多引入一些互联网创业的成功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向学生传递未来创业活动所需的各类专业技能知识,如相关法律知识、商业管理知识、网络技术能力、大数据使用能力等。

同时,针对大部分工科学生仅限于“纸上谈兵”的创业能力,工科院校还应积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平台,培育学生的互联网创业的新思维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中各种学生团体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为各专业学生提供实践自己未来职业规划和创业理念的平台。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创业思路和自身爱好选择参加创业团体,在社团开展的创业服务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常规的课程设计和创业项目设计,并以实际产出成果参加社团内部的创业竞赛活动。通过这些创业实践平台,学生能够交流和实践自己的创业理念,不断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学做合一的创业执行力。一方面学校要深入推进和其他高校、企业、地方的合作,建立多元化合作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实习机会,邀请知名校友、企业家为大学生讲解创新创业的困境和解决方案,在企业家和师生间搭建起交流沟通平台,不断为大学生灌输具有实战性质的创业经验和营销策略。

2.2 营造创业环境,提升学生创业能力endprint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活动是大量机遇和潜在风险并存的,这是由互联网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的。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必然暴露出创业环境的不成熟。而对于抗风险能力低下的大学生而言,打造一个积极的创业环境,是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必须承担的责任。政府首先应该从政策定位上明确大学生创业的地位,将其上升到国家成长层面。调整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支持力度,从企业审批、政策扶持、税收税务、知识产权保护上扩大政策受益点,调整大学生创业政策着重点,从推重生计型创业逐渐朝着成长型创业的方向发展,构建具有普惠性的政策扶持体系。政府应着重构建公平公正的互联网市场环境,不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自身的监管和扶持只能。

同时,工科学生也要从提升自身创业能力着手,增强自身的创业生存能力。在选择创业团队时,不妨选择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和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学生共同搭建创业团队,从而既能突破互联网创业技术壁垒的限制,又能灵活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也能够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

2.3 丰富融资渠道,加大创业资金支持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启动资金的匱乏,政府作为双创活动的发起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第一,政府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针对市场前景较好的创业项目,直接给与一定额度的无偿的资金支持,努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第二,政府部门出面和银行开展合作,专门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低息贷款,由政府作为贷款担保方,给予利率方面的优惠,如果还款期限到达后无法及时还款的,银行可以适当地提供还款展期服务,如果大学生创业最终失败的,政府可以适当给与银行一定补偿,与银行共同承担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压力。此外,政府应进一步拓宽资金供给渠道,充分挖掘在财力上具有优势的企业资源,通过与地方企业和驻地央企的合作,由他们提供一定的创业扶持基金,从而拓宽创业资金融资渠道。

3 结语

互联网+时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处于日新月异的快速通道中,互联网经济模式在带来大量机遇的同时,也蕴含了诸多潜在风险。创新创业作为经济成长的重要引擎,全面培养工科学生的互联网创业思维,需要正确和深刻认识工科学生在创业活动中面临的困境,在给与必要的创业条件支持的同时,不断提升工科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才能造就一批具有开放性创业思维、实践性创业能力的工科大学生,推动双创机制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江艳,赵丽曼.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54-56.

[2]周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引导及培养的路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104-105.

[3]谭春雷,潘立创.“互联网+”模式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2):136-137.

[4]李长熙,张伟伟,李建楠.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97-99.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科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
工匠精神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成因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职工科学生工程项目实施能力提升研究
面向工科学生的高职工程学通识教育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