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10-27李国志王烨冰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秸秆影响因素

李国志 王烨冰

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其资源化利用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利用Logistic模型,基于对浙江省84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合作社、是否有秸秆回收补贴、附近是否有回收地点、秸秆回收价格等是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驱动因素;人均农作物种植面积、人均纯收入、家庭非农劳动力占比等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呈现负向影响;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是否知道禁止焚烧制度等因素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影响不明显。为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应强化禁烧秸秆制度、法规的宣传,健全秸秆收贮运输体系,完善秸秆回收财政补贴制度。

关键词:秸秆;资源化利用;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0622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6-0291-03

[HJ14mm]

收稿日期:2016-04-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5AJY00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4NDJC051YB);丽水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编号:2015RC17)。

作者简介:李国志(1979—),男,江西临川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研究。E-mail:lgz48325@126com。[HJ]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废弃物之一,富含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潜在利用价值巨大,除了可用于还田、饲养牲畜、培育食用菌和花卉苗木等农业生产外,还可作为开发生物质能源、加工新型材料、编织手工艺品等的重要原料。从国内外实践来看,秸秆资源化利用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农户是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直接受益者,探讨农户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及影响因素,对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有部分学者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Illa等以美国加州农场主和瑞典农户为研究对象,认为政府应该提高补贴额度,以减少农户焚烧秸秆的行为[1-2];田波等利用计划行为理论(TPB)分析框架,认为75%的农户愿意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其中性别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3];黄武等认为,农户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和投入要素价格是影响秸秆处理行为的主要因素[4];王舒娟等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不同方式进行成本收益比较[5-6];刘明月等认为,农户个人特征、预期收益、外部环境、认知程度等因素共同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刘勤等认为,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有显著的激励作用[8];左正强認为,农户焚烧秸秆主要受附近有无秸秆收购点、家庭收入水平、户主是否为村干部等因素影响[9];芮雯奕等认为,不同地区农户秸秆还田的决策依据有所不同,发达地区多考虑秸秆处理的边际成本,而欠发达地区则主要基于秸秆的利用效益[10];丰军辉等分析了家庭禀赋对农户秸秆能源化需求的影响,认为7684%的农户具有较高的需求[11]。

本研究在现有报道的基础上,基于浙江省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户主的基本情况、农户家庭经营特征、政策制度等因素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以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浙江省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政策依据。

1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11模型构建

农户对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主要有2类:一是随意丢弃或直接焚烧;二是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作为肥料、燃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等。因此,可将秸秆利用方式视为二分类离散型变量。对离散型变量进行计量分析时,一般要转化为效用模型来进行研究,其中Logistic回归模型是现有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模型。本研究也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具体如下:

[JZ(]P=[SX(]exp(β0+∑βiXi)1+exp(β0+∑βiXi)[SX)];[JZ)][JY](1)

[JZ(]LogitP=ln([SX(]P1-P[SX)])=β0+∑βiXi。[JZ)][JY](2)

式中:P为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β0为常数项;βi为对应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其含义是当其他自变量固定时,某一自变量Xi变化1个单位时,LogitP的平均改变量。Logistic模型利用的参数估计法通常为最大似然估计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SPSS软件进行计算。

12变量选择及说明

根据人类行为学及决策科学理论,影响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2类,即行为主体自身特征变量和外界环境变量。根据前期预调研结果、专家咨询意见以及现有文献的观点,本研究选取以下11个变量作为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户主性别(X1)、户主年龄(X2)、户主文化程度(X3)、人均农作物种植面积(X4)、人均纯收入(X5)、家庭非农劳动力占比(X6)、是否参加专业合作社(X7)、是否有秸秆回收补贴(X8)、是否知道禁止燃烧秸秆的规定(X9)、附近是否有回收地点(X10)、秸秆回收价格(X11)。因变量是农户对秸秆的处理方式(Y),即资源化利用、随意丢弃或直接焚烧。各变量的赋值说明如表1所示。

2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浙江省农户为调查对象,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各随机选择2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各随机选择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选择10个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具体调查时,由事先经过培训的在校大学生到样本村随机入户面对面调查。面对面调查可以避免受访者由于对问卷理解有误而可能产生的调查误差;随机调查可以保证受访者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避免倾向性误差出现,也可以保证受访者的相互独立,样本代表性更强。本次调查共发放880份问卷并全部回收,剔除明显随意作答、关键信息缺失的问卷,实际有效样本数为84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14%。

22样本分布特征

调查样本的分布情况如下:户主性别方面,778个户主为男性,占总样本的9196%,68个户主为女性,占总样本的 804%;年龄方面,户主以壮年和中年为主,年龄在31~60岁之间的人数为550人,占总样本的6501%;文化程度方面,565个户主为初中及以下文化,占总样本的6678%,说明受访户主总体文化层次较低,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种植面积方面,663个农户的人均农作物种植面积小于 010 hm2,占总样本的7837%;收入方面,677个农户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下,占总样本的8002%;非农劳动力占比方面,688个农户的非农劳动力占比小于50%,占总样本的8132%;是否参加合作社方面,575个农户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合作社,占总样本的6797%;政府补贴方面,660个农户回答政府对秸秆回收有一定的补贴,占总样本的7801%;秸秆禁焚制度方面,771个农户知道政府有禁止焚烧秸秆的规定,占总样本的9113%;回收地点方面,533个农户回答附近没有秸秆回收地点,占总样本的6300%,说明绝大多数农户回收的秸秆须要运到较远的地方销售,秸秆运输成本较高;回收价格方面,586个农户认为秸秆回收价格较低,占总样本的6927%,说明多数农户对秸秆回收价格不满意,统一回收的积极性不高。

3结果与分析

31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846个农户中,有151个农户选择将农作物秸秆随意丢弃或直接焚烧,占总样本的1785%;695个农户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占总样本的8215%。其中,367个农户将秸秆作为肥料(包括直接还田)利用,占总样本的4338%;219个农户将秸秆用作燃料,占总样本的2589%;27个农户将秸秆用作饲料,占总样本的319%;82个农户选择其他利用方式(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等),占总样本的969%。

关于对农作物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原因,695个农户中,249个农户认为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占3583%;208个农户认为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占2993%;98个农户认为可以获得政府补贴,占1410%;78个农户表示受到邻里的影响,占1122%;62个农户选择了其他原因,如政府有规定、有人上门回收等,占892%。

关于选择将农作物秸秆随意丢弃或直接焚烧的原因,151个农户中,54个农户认为回收成本较高,不合算,占3576%;42个农户认为人手不够,没有精力和时间回收,占2781%;24个农户认为附近没有专门的回收地点和处理设施,占 1589%;16个农户认为秸秆回收用途不大,占1060%;15个农户选择了其他原因,如回收秸秆是政府的事情、没有秸秆处理技术等,占993%。

32模型回归结果

利用SPSS 190软件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由表2可知,不同因素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321戶主基本情况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

由表2可见,户主性别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不显著,从调查结果看,女性户主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比例为 8382%,略高于男性户主的8213%,但总体差异较小。户主年龄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不显著,调查结果显示,30岁及以下、31~45岁、46~60岁、60岁以上农户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比例分别为8282%、8127%、8198%、8333%,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户主文化程度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10),其原因可能是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其环保观念越先进,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经济效益越了解,因此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程度越高。调查[CM(25]结果显示,文盲及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CM)]

注:“”“”“”分别表示在010、005、001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

以上文化的农户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比例分别为7735%、7924%、8218%、8534%、8980%,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322农户家庭经营特征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

由表2可见,人均农作物种植面积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10),原因可能是随着人均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农户的农业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将大幅增加,而秸秆回收和利用比较费时,所以资源化利用比例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当人均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005、005~010、>010 hm2时,秸秆资源化利用比例分别为8664%、8221%、7486%,呈明显下降趋势。家庭非农劳动力占比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其原因是家庭非农劳动力比重提高时,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导致秸秆回收和利用比例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当家庭非农劳动力占比分别为0%、1%~49%、≥50%时,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比例分别为8533%、8182%、7785%,呈明显下降趋势。人均纯收入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P<001),原因可能是人均纯收入越高,农户对秸秆回收和利用的机会成本越高,因此导致回收比例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当人均纯收入小于12万元、12万~20万元、大于20万元时,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比例分别为 8720%、8225%、7811%,呈明显下降趋势。是否参加合作社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010),原因可能是合作社可以为农户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以及对农户进行环境认知教育,所以能促进秸秆的回收和利用。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合作社的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比例为8435%,而未参加合作社的比例为7749%,呈现较大差异。

323政策制度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

由表2可见,是否有秸秆回收补贴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显著的影响(P<005),秸秆回收和利用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直接经济回报偏低,如果有政府补贴提高农户的经济回报,将有助于提升秸秆资源化利用比例。调查结果显示,有政府补贴的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比例为8424%,而没有补贴的比例则为7473%。是否知道禁止焚烧制度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不显著,原因可能是秸秆焚烧监管和制度执行并不完全到位,农户对秸秆焚烧抱有侥幸心理,导致部分农户明知有禁止焚烧规定,还是将秸秆直接焚烧处理。调查结果显示,不知道有禁止焚烧制度的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比例为8133%,而知道有禁止焚烧制度的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比例为8223%,差异不大。

324其他因素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

由表2还可以看出,附近是否有回收地点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显著的影响(P<005),秸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劳动强度较大,且需要一定技术,如果村庄附近有专业回收地点,能大大节约农户的时间和成本,提高秸秆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附近有回收地点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比例为8818%,没有回收地点的比例则为7861%,差异比较明显。秸秆回收价格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有显著的影响(P<010),由于秸秆回收和利用成本较高,所以秸秆回收价格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有重要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当农户认为回收价格为低、一般、高时,他们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比例分别为7986%、8664%、9286%,差异明显。

4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得出如下政策启示。

第一,依托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秸秆收贮运输体系。调查结果表明,農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等。目前,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高,秸秆回收地点少,距离农户田地较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秸秆收贮运输体系,实现秸秆的商品化、资源化。政府应当建立相关的专业合作社,协调农业能手和农民经纪人,对秸秆统一收贮运输,同时与龙头企业联合,建立产、供、销、用一体的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

第二,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增强补贴实效。首先,加强对农户的补贴。目前政府补贴主要针对实施秸秆还田的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手,以及秸秆还田机具的购机补贴,对农户的关注不够,农户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适当调整补贴对象,给予农户更多的经济刺激。其次,加大对打捆机等配套机械的购置补贴。由于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高,又缺乏打捆机等秸秆收集机械,农户收集利用秸秆动力不足。所以,应加大对打捆机等配套机械的购置补贴,或者为村、镇多配备一些打捆机供农户租用,节约农户收集成本。

第三,加大禁烧秸秆的宣传和监管。政府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宣传栏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国家有关禁烧秸秆的制度和法规,宣传户外焚烧秸秆对环境、土壤、安全等的危害,提高农户的认知程度,增强农户禁烧秸秆的意识。同时,强化对农户户外焚烧秸秆行为的监管,一旦发现,坚决予以处罚,增加农户焚烧秸秆的机会成本。

参考文献:

Illa C,Robert L,Dennis J,et al Report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alternatives to rice straw burning[R] USA:Diane Publishing Company,1997

Hellin J,Schrader K The incentives for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better use of straw in Sweden[J]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3(9):237-245[HJ]

[3]田波,王雅鹏 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武汉市与长沙市为例[J] 农村经济,2014(9):102-107

[4]黄武,黄宏伟,朱文家 农户秸秆处理行为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2012(4):37-43

[5]王舒娟 小麦秸秆还田的农户支付意愿分析——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数据[J] 中国农村经济,2014(5):74-85

[6]王舒娟,蔡荣 农户秸秆资源处置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8):162-167

[7]刘明月,陆迁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4-38

[8]刘勤,何志文,郑砚砚,等 农户秸秆还田采用行为影响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5):25-29

[9]左正强 农户秸秆处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264个农户调查数据为例[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11):109-113

[10]芮雯奕,周博,张卫建 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影响因素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971-1975

[11]丰军辉,何可,张俊飚 家庭禀赋约束下农户作物秸秆能源化需求实证分析——湖北省的经验数据[J] 资源科学,2014,36(3):530-537

猜你喜欢

资源化利用秸秆影响因素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装备及应用案例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