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科技创新之魂固价值创造之本

2017-10-27李中杨关

军工文化 2017年7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

李中+杨关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正在加快孕育,“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强国战略,中央深化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强军战略,都对国防科技工业创新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航空工业是高端制造业,是现代工业之花,航空工业的科技创新、飞行器的升级换代,最终都要依靠先进的制造技术与装备来实现。

为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党组决定,以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625所)为基础,整合航空工业基础院的相关单位和业务,组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制造院),下辖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637所)、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303所)以及中航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成员单位。新组建的制造院将秉持“以科技创新为魂,以价值创造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提高综合集成能力,打造与集团公司发展相称的航空制造技术旗舰部队,有力支撑航空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组建的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洞悉其在发展定位、人才培养、价值创造、党建工程等方面的思考与构想,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志强。

肩负五大任务实现创新驱动

记者:制造院的成立是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集团公司制造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一大重要举措,请您介绍一下,新组建的制造院在航空工业发展进程中承担着哪些重大任务?

李志强:新的制造院肩负着集团公司先进制造技术研发、新材料研制、高端装备产业化发展、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党的建设五项重点任务,为航空工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持技术支撑。

聚焦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先进制造技术研发是625所和303所的原有定位,625所是我国航空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与专用工艺装备研制的龙头单位,303所是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专业研究机构。制造院将以原有的定位为依托,聚焦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相关产品的试制,不断研发出能用、好用、管用、顶用的工艺技术和专用装备,并及时转化给科研生产单位,保障军用、民用航空装备研制,提升装备性能和技术水平。

开展新材料研制与应用。根据国家对航空工业业务结构的调整,集团公司赋予制造院开展新材料研制,形成集团公司新材料研制、性能测试以及材料应用研究自主保障能力的重任。本着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思路,制造院将加强与高校及军民口材料研制单位的合作,将优势技术和资源集成起来,探索并催生航空材料研制的新体制和新模式,为未来航空工业新型飞行器研制提供新材料保障,引导新材料的发展。

促进高端装备产业化发展。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契机,整合制造院内部高端装备研发和生产力量,统筹资源、统一规划,引领集团公司高端装备的产业化和实业化;履行好航空工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的责任,大力开展智能车间/生产线管控、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促进企业智能化转型;做实航空工业制造技术中心、专用装备研发工程中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激光武器技术中心,统筹技术发展规划,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加强标准建设,推动集团公司整体制造技术的全面提升。

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力度。科研成果必须通过转化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为此,制造院不断解放思想、主动尝试,积极探索在集团公司内部落实和细化国家相关政策的思路,与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一起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扩大技术带动效应的同时让科研院所在成果转化后能够得到回报,稳定科研队伍,优化国家资金在科研工作中的使用效率,建立科技成果转换的良性机制。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制造院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树立从严标准,抓住工作重点,强化责任落实,整体推动、抓实抓好,为制造院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潜心培养人才激发创新热情

记者: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依靠人才来带动整个制造技术行业的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培养及造就一大批技术过硬、精于管理、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并依靠人才开展创新驱动,成为军工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志在打造与集团公司发展相称的航空制造技术旗舰部队的制造院,在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激励人才创新方面是如何披荆斩棘,永葆长青的?

李志强: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實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为此,制造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主要从人才的引进与管理入手,潜心培养创新型人才,使各级员工以饱满的创新热情投入到制造技术的研发过程之中。

严格选人用人的标准和程序,主要领导亲自抓。在人才引进上,制造院始终坚持注重能力素质的同时,遵循“价值观第一”的原则,在吸纳优秀人才的程序上严格进行审查。充分重视人才,在具有博士学位的新员工正式入职前院长都要与其一一谈话,了解专业情况和个人职业发展设想,鼓励其立足岗位做贡献;在员工提出离职时,党委书记都会与其当面交谈,了解离职原因,倾听员工诉求,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通过党政一把手在人才“进口”和“出口”上的把关,体现了制造院对人才的重视和关爱。

优化人才管理模式,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职工排忧解难,凝聚职工合力,实现全院的健康和谐发展;完善各类人员岗位体系管理,打造畅通的职业成长通道,探索有利于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薪酬激励机制;紧密围绕制造院专业技术体系,形成分专业、分层次的人才架构体系;加大关键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英国焊接研究所等机构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培养国际化人才;通过自主培养+重点吸收的方式打造高级技能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提升活动,加强青年干部和技术后备人才的培养,已经取得初步成效。endprint

矢志强军首责精进创造价值

记者:人才判断的标准在于创造价值。新组建的制造院将发展理念定位为“以科技创新为魂,以价值创造为本”。在国防科技建设不断升级以及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制造院在价值创造方面是如何通过规划布局兼顾强军与富民两大发展重任的?

李志强:作为航空先进制造技术的骨干力量,制造院肩负着“引领航空制造技术,支撑武器装备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使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挥自身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在保军强军和军民融合的道路上不断精进,创造价值。

保障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与生产是制造院的安身立命之本。制造院牢记使命,为我国飞机、发动机、导弹等航空装备的研制和航空工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大量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完成了多项急、难、重的型号关键工艺攻关任务,同时,也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等国防工业领域提供了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为载人航天、载人深潜等重大国防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

坚持强军首责,树立三个意识。一是“主力”的责任意识。制造院承担着新材料、新工艺攻关的主要任务,树立这种意识,是攻克技术难关、保证进度质量的前提;二是客户意识。聚焦客户需求,构建全寿命周期的服务保障体系,及时响应、快速处理外场问题;三是全员质量意识。加强技术状态管理、严肃工艺纪律,狠抓质量管控,减少制造过程波动,降低产品超差处理数量,完善质量奖惩,向质量要速度。通过树立三大意识,引导全院员工用实际行动履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

坚持军民融合,服务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625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和非航空民品,提升产品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质量效益。上世纪80年代,625所通过实施军转民、科研转科研经营,从单纯的将军工技术或产品转化为民用,将科技成果向民用转移再开发,到全面自主开发民用产品,走出了第二次创业的成功之路,实现了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成为国防军工系统“军转民”的典范。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制造院在军民融合领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利用优势技术和优势资源,加快军用先进制造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将先进的军工制造技术向民用领域推广,加速体制机制调整,实行军民分线管理,复合气瓶、轮胎机械等一批技术产品从孵化再到产业化,促进了非航空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坚持党的领导实施五项工程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制造院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是如何进行部署的?

李志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政治本色,也是制造院成立之初,集团公司赋予制造院的五大重点任务2_--。未来三年,是制造院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实现制造院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加强党的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制造院的科学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制造院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不动摇,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方向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突出问题的决心不动摇。在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領导下,认真学习贯彻集团公司“1122”党建工作体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力实施“五项工程”,即党建塑魂工程、人才固本工程、文化凝聚工程、廉洁保健工程、幸福悦心工程,使集团公司“1122”党建工作体系落到实处。

“五项工程”就是要强化理论武装,狠抓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确保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全过程;建立符合战略定位、适应技术发展、满足任务需求的分序列、分层次的人才队伍,构筑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效能、契合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做好文化建设顶层规划,开展视觉传递、舆论宣传、主题教育等工作,凝聚人心、激发斗志;预防为主,主动作为,切实落实“两个责任”,着力推进合规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改善职工福利,改良工作生活环境,促进职工身心健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开展便民服务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项工程”由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党建部门组织实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成员/直管单位党委要在院的统一顶层规划的大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制订规划,做到有目标、有载体、有措施,切实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院本部各党支部要按照“五项工程”部署要求,对规划进行任务分解,进而转化为具体目标任务,提升各级党组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航空工业腾飞的蓝图已经展开,志在打造航空制造技术旗舰部队的中国航空工业制造技术研究院将秉持“以科技创新为魂,以价值创造为本”的理念,肩负起“引领航空制造技术、支撑武器装备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使命,整合资源优势,继续提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培植核心竞争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培育独具特色的制造院文化体系,为航空工业和国防科技的发展提供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向着“跻身世界航空制造技术与专用装备研发强者之林”的宏伟愿景迈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集团公司管理控制体系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H5 智联韵动版
浅议某集团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航空漫画
航空邮票:航空体育--滑翔
航空报国岁月稠
纪念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五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