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新闻素材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研究

2017-10-27戴玉梅

成才之路 2017年25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戴玉梅

摘 要:生物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它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对于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新闻素材兼具现实性、时效性和科学性,贴近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理,與生物学科不谋而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资源。文章对巧用新闻素材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进行研究,以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闻素材;科学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5-0090-01

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素养已经成为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关键因素,并成为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内容。因此,生物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新闻素材兼具现实性、时效性和科学性,贴近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理,与生物学科不谋而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资源。本文对巧用新闻素材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进行研究,以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新闻素材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关系

何谓生物科学素养?它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参与生物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需要具备的生物知识和探究本领。生物科学素养对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以及情感上都有明确的要求,是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新闻素材是近期国内外发生的代表性事件,具备时效性、客观性和现实性。如果只是从两者的概念来看,双方的确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可是经过仔细分析后发现:生物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研究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而新闻素材来源于生活,且真实可靠。只要加以选择,新闻素材就是很好的生物学习资源,它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生物教学中运用新闻素材的方法

新闻素材与生物学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新闻素材是非常好的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教学资源。只要科学地加以利用,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动手操作的本领,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将新闻素材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呢?

首先,巧用新闻素材进行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所在地区的多所中学的课程编排来看,生物课大多被安排在上午第三和第四节或是下午。经过长达2个~3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在这时已经很疲惫,容易出现犯困、乏力、无心学习的状况。在这个时候上生物课,首要的不是教师全盘地传授生物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教师可利用新闻素材进行课堂导入,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脱缰之马的癌细胞”教学导入时,教师可引入“歌手姚贝娜因身患乳腺癌而去世”的新闻。这个多媒体课件的图片一放映出来,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纷纷为她感到惋惜。师:“你们近期关注到这条新闻了吗?”生:“关注了。”师:“你们知道癌症吗?”生:“知道。”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患了癌症可怕又比较难治吗?接下来就让我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教师通过对歌手姚贝娜因身患乳腺癌而离世的新闻引入,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癌症的危害,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他们会主动地了解和学习关于癌症方面的知识,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从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生物知识预防癌症。

其次,巧用新闻素材,将看似难以联系的零散的生物知识联系在一起。生物教材中许多章节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株的生长”“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以及“无土栽培”等课程都是围绕着植物的特性和种植方法展开的,它们共同讲述了绿色植物从生长到结果的过程,阐述了在农业生产中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有关农业类型的新闻素材将这些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的生物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还能有效地整合学习资源,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例如,在帮助学生整合和复习关于植物及农业方面的知识时,教师选择了新华社发布的《河南滑县:脱贫果丰收,农民笑开颜》的新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课堂上,先让学生分析西红柿是否属于被子类植物,然后再让学生分析成熟的西红柿属于植物体的哪个结构层次,以及为什么西红柿的植株不需要和人类一样要靠吃东西才能生长,它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哪些。最后再让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给出一些有助于河南滑县西红柿生产和种植的建议。通过农业类型新闻素材的引入,教师将看似难以联系的零散的生物知识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生物知识,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帮助广大的菜农提高蔬菜的产量,提升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素材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对于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只要教师能够留心观察身边的热点时事,挑选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新闻素材并把它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一定能让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潘元芹.善运生活素材于生物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

[2]胡轶群.中学生物情境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黄新.生物课堂教学设计须要注意的若干细节[J].教学与管理,2016(07).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