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方法展现数学魅力刍论

2017-10-27钟章群

成才之路 2017年25期
关键词:悬念数学教学实践

钟章群

摘 要: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展现数学魅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构建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联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悬念;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5-0085-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教师应该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贯彻新课程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等进行全面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学教学需要,展现数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构建有效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对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待完善状态,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反而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的初衷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学习,而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小红的好朋友要过生日,她买了一个礼物放在长方体礼品盒内。小红想,可以将礼品盒装扮得更精美一些。于是,她考虑用漂亮的包装纸进行包装。为了让情境更加生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模拟相关的动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标出长方體礼盒的长、宽、高,并让学生思考:小红需要买多大面积的包装纸?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接下来,教师出示了一个长方体教具,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回顾,为计算长方体表面积做好铺垫。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一个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将趣味性元素引入到教学中,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

平铺式的教学会使教学显得枯燥、单调,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比如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为数学课堂设置一些悬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要利用科学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在感受欢乐的同时,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解“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拿来了一个天平和若干个砝码。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了两个50克的砝码,在天平的右面放上了一个10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保持平衡状态。教师让学生利用等式来表示这个关系,学生很快就写出了50+50=100。教师又放入了不同的砝码,并保持两边平衡,让学生利用等式来表示,学生都很快表示出来了。接下来,教师开始设置悬念: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了一个重60克(用纸条将重量标示遮住,属于未知量)和一个重50克的砝码,并在右边放上了一个重110克的砝码。这时,教师说道:“同学们,我有一双透视眼,我能知道那个用纸条遮住的砝码的重量。”学生表现出一副将信将疑的样子。教师“故弄玄虚”了一番,告诉学生那个砝码的重量是60克,学生们都感觉很神奇,急于想知道是怎么“猜”出来的。此时,教师开始引出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在讲解知识前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这样,不需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要求,他们就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三、联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不是抽象的代名词,很多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也同样密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对数学原理进行探究。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可以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三角形,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通过和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利用不同的方法去做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利用纸条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有的学生利用纸板搭成了一个三角形。学生们集思广益,充分体现出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体验,唤起他们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三角形及三角形的概念。最后,教师进行了规范性总结,并对一些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讲解,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利用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了三角形,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得到了培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围绕学生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并不断地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文玲.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J].吉林教育,2017(01).

[2]王升友.浅议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河南教育,2014(02).

[3]王占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J].课程教育研究,2013(30).endprint

猜你喜欢

悬念数学教学实践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