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初中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语文课堂教学刍议
2017-10-27文玲,陈杨,吴戬
文玲,陈杨,吴戬
摘要: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给传统本科教育提出了挑战。积极探索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合格农村教师。可以采取微课形式,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形式;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微课;讨论;合作;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1-0072-02
2015年衡阳师范学院开始招收第一批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初中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学校专门成立了初等教育学院,为这批学生提供独立于大学本科教育的学习环境。这批学生在完成两年高中课程后,即将进入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阶段,这一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提出了考验。通过近两年的语文教学,探索适合初中起点语文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乡村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在初等教育学院的学习时间是由初中向大学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有别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为学生步入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改变普通高中应试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一、采取微课形式,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这批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岁,学习积极性高,憧憬大学生活,但学习主动性差,寄希望老师讲授式、监督式的学习来完成两年的学业。作为大学老师,首要目的是要纠正他们错误的学习习惯,向他们灌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观念。围绕一篇课文,将学生分成4~5组,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各组同学在组长带领下,围绕教学目的进行自主学习。限时十分钟,各组同学按照“阅读圈画—讨论归结—制作卡片—拟写简案—派人展示”的步骤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小组活动任务。教师做好巡视工作,随时指导。学生分组展示(限时3~5分钟),老师总结点评。老师要给每组布置明确的活动目标,如:
第一组展示:通过讲解,重点让全体同学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创作课文的时代背景。
第二组展示:通过讲解,重点让全体同学了解小说巧妙的构思。
第三组展示:通过讲解,重点让全体同学体会小说精美的语言。
第四组展示:通过讲解,重点让全体学生体会小说深刻的立意。
学生拟写的教案可以不拘一格,如提纲挈领式、关键词句式、具体内容式等形式不限。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点评,尤其是关键知识点要加以点拨、强调,教会学生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
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加入学生讨论环节。如讲授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唐诗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问题设置如表:
教师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围绕两首诗在意象、语言、表达技巧方面的不同,展开讨论。老师要引导学生如何鉴赏诗歌,从具体的字、词入手分析诗歌的文本特征。
二、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形式
在完成一单元学习后,可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可以是故事会、读书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如让学生选一部自己最喜欢的名著,采用精读加圈点法阅读,拟写故事梗概,搜集与此书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按作者简介、背景简介、故事梗概、名段佳句、推荐感言等方面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展示读书成果。老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搜集与名著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概述故事要生动、简洁,并要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举办诗文欣赏综合活动。将学生分为6~8组,搜集、整理相关诗歌知识,以竞赛题的形式,提交给任课老师,在小组代表组成的“题库组”、“网络组”的努力下,完成“诗歌知识题库”的建设及网络答题系统的建立和维护。设题的内容可以包含常识、诗歌接龙、作家作品连线、诗歌背诵等。这种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对诗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在饶有趣味的竞赛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文化修养,激发其学习诗歌、鉴赏诗歌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大多对写作存在畏难情绪,要引导学生体会写作的乐趣。如教会学生尝试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撰写广告。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广告词,老师适当补充经典广告词。课堂上,让学生猜猜广告词的谜底,如: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
小心驾驶,阁下无法复印。(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口服心服。(矿泉水广告)……
引导学生分析广告词的修辞手法。如:
双关型:一表人才,一见钟情。(钟表广告)
反语型: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
顶针型:清清纯净水,纯净水清清。(矿泉水广告)……
布置课堂作业,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广告词,并让学生猜打的是什么广告。
这一写作形式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学习观,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观察与积累、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开展“人与自然”写作专题活动。第一环节,请小组自由选择下列四组歌曲中的一组,听歌后作一个“动物类”联想和想象的画面。
《蜗牛》、《蜗牛与黄鹂》(配蜗牛、黄鹂图)
《红蜻蜓》、《晚霞中的红蜻蜓》(配蜻蜓、晚霞图)
《两只老虎》、《猫与老鼠》(配猫、老鼠、老虎图)
《小燕子》、《蓝精灵》(配燕子、蓝精灵图)
这个环节主要是活跃气氛,让学生在感受童年快乐时光的同时,感受文章原来可以这样写,这样轻松,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为下一环节的开展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畅想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栖居地”是什么样的,把你的愿望用文字写出来。
第一组:请你们把“荷塘”作为“理想栖居地”展开联想。
第二组:请你们把“竹林”作为“理想栖居地”展开联想。
第三组:请你们把“水乡”作为“理想栖居地”展开联想。
成果展示。
第一组:设计作品《荷塘之静》,名人代表周敦颐。名句赏析——莲,花之君子者也。使用《蓮的联想》朗诵视频设置意境,描摹《荷塘之清》。
第二组:设计作品《竹林之幽》,名人代表是郑板桥。附上郑板桥画竹图。名句赏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围绕“竹的联想”说开去。
第三组:设计作品《水乡之韵》,名人代表徐志摩。名句赏析《再别康桥》——寻梦?围绕水的特点,描述《水乡之韵》。
参考文献:
[1]陈金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3.
[2]陈金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