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散神聚的“双主”历史课堂教学探索

2017-10-27李萍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9期
关键词:课标预设课堂

李萍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通过核心素养带动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考试评价方式的根本变革,就要去除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堂”,教与学要倾向于问题研究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课堂。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把学习的自主权和课堂的主动权留给学生,笔者尝试在课堂上由学生“听”历史到学生“讲”历史的改变。

一、基于课标的预设与把关

裴娣娜说:“教学活动中,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教学永远包括教和学,是教与学有机结合的辩证统一。”笔者通过“你希望历史课采用哪种教学模式”的调查发现:82%的学生希望由学生来讲课;8%的学生希望由教师来讲课。但学生讲课会影响教学进度,脱离课标,逻辑性也不强。所以,若让学生讲课,教师应提前把好关,即上课前帮助学生做好学习预设。《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指出,学案应包含两部分内容: 一是学生用的学习方案,侧重于学习内容的设计;二是教师用的教学方案,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学。因而,导学案的制订要根据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既要有本课的知识框架,便于学生的自学,又要有教师预设的重点问题,由学生研究讲解,同时要留白让学生自己设疑,以培养其发散思维。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一课可做以下设计。

第一部分为知识框架,主要以填空的方式将隋朝的建立、隋朝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列出,同时让学生通过初步的阅读,对教材的基础知识进行简单梳理。第二部分是教师预设的讲课小组需要阐述清楚的问题,如隋朝是怎样建立和完成统一的?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大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第三部分是记录学生自学中的疑问,并让其在课堂上提出,同时介绍自己的初步研究。对于有建设性的问题,教师要带领学生集体讨论。

教学即“研究”,通过调查反馈,学生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本和查阅资料,思考、归纳、总结,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二、任务小组的合作与指导

《国务院关于基础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学生讲课不是由一个人讲所有的内容,而是聚集体智慧实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学生讲历史主要由小组合作进行PK。嘎斯基博士提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 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各具特色的2~6人的小组中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通常会进行各种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因此,应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智力、性别、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再分组。这样,既保证了组内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便于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同时,要明确组内和组外的分工,每组由4~5人构成,一堂课由2~3个小组通过PK完成,而非讲课小组完成。讲课小组要明确拟定主讲、材料收集、记录和补充主讲人。讲课小组和组内主讲人要轮流更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讲课。听课小组要对所学课文进行预习,提前列出疑问,并在课堂上提出,还可对讲课小组讲的内容提出异议。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即提供查找资料的正规渠道和相关方法;对于学生整理的资料,教师要帮助审核其可靠性与真实性;引导学生根据学案和课标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史料,并指导学生制作成PPT,丰富上课形式。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反馈发现,很多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开展学习,会更加投入,增加了学习兴趣,特别是作为主讲小组时收获更多。

三、课堂提问的引导与开展

这一教学模式的精彩之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而“动”则需要以问题来穿针引线。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问题设计呢?可以使用“为何”问题分类法进行构思。如在讲“玄奘西游天竺”时,学生可提问“玄奘是什么朝代的人?”“天竺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等。教师在根据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收集史料时,提出“为何”类的问题,如在收集唐朝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发展资料时,提问“唐朝外交活跃的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设计“如何”类问题,这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很有帮助。当然,在主讲小组提出“如何”类问题时,教师除了要做课前指导外,还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析,這样生生互动才能有效开展。对于听课小组的提问,如果有偏离主题或主讲小组无法解答的问题,学生可在课后研究。

总之,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问与回答,在指导学生设计问题时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意识与精神。

四、激励性评价的制订和实践

根据课标所述“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限于成绩,而是对其学习能动性、方法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估。根据课标中评价的三维目标,可采取如下评价标准。

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主讲小组讲述时,口头表达是否清晰流畅、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完成所讲内容、问题讲述是否准确无误;听课小组对主讲小组错误的讲述是否能够进行补充并观点准确。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主讲小组除教师预设的问题外,是否提出建设性问题或新观点;听课小组能否提出建设性问题或者新观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根据课堂生成效果,由学生投票评选出若干口才奖(针对主讲人)、最佳智慧奖(针对课堂回答人)、最佳评论奖(针对课堂提问者),对积分高的小组和个人都有一定的奖励。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可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学生讲历史的课堂模式符合埃德加·戴尔教授创设的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见图1)。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一时的隋朝”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实践中发现:A班按传统课堂授课,B班采取学生讲课模式,经过当堂测试后,A班的平均分达13.5分,B班达17.4分;而B班中参与讲课的两个组的平均分达到19.3分,听课小组的平均分也达16.5分。可见,学生讲课这种模式在学习成效金字塔中属于主动学习中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以上历史课堂模式虽然还需不断完善,教师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做课前、课后的指导,但最大的收益是让学生体验到了“做中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 郭向和)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标预设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