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转型策略探析

2017-10-27张玮张孟军

出版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转型策略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张玮 张孟军

摘要:本科编辑出版专业向应用型转型是摆脱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困境的要求,是改变培养模式雷同、缺少特色现状的选择,是适应数字技术发展时代要求的必然。本科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转型的思路和策略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化”,即理论向作品转化,作品向产品转化以及产品向产业化转化。

关键词:编辑出版 人才培养 转型策略

我国高等教育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毋庸置疑,但目前却遇到企业聘不到所需人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窘境。为摆脱这种尴尬,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旨在促进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市场有机结合。本科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客观要求,如何顺利推进转型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转型势在必行

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随著数字编辑出版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出版流程受其影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之一些高校存在专业培养模式雷同、缺少特色教育,使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现象越发凸显。因此,高校对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已到了非转不可的程度。

(一)摆脱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困境的要求

新闻出版业在新的媒介生态中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方面,新媒体、电子出版保持了较高的扩张速度,向社会生产与生活诸领域延伸;另一方面,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影响力不断降低。具体到出版行业来说,一是编辑出版市场广阔,对编辑出版的人才需求旺盛。二是目前高校培养出的编辑出版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四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并不受编辑出版行业用人单位欢迎。究其原因,刚招录上来的大学生不能适应岗位要求,用人单位又不愿投入大量资金对新进学生进行再培养。这说明,目前高校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与出版行业发展的实际脱节,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不能对接。因此,教育部此时提出部分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纾解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困境的战略性举措。

(二)改变培养模式雷同、缺少特色现状的选择

上述可以看出,造成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这一矛盾,主因是大学的培养出了问题。我国的编辑出版专业从最早的几所名校开拓探路以来,如今有数百所高校设置了这一专业,是全国高校覆盖率较高的专业之一。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学校整体上是以名牌学校的培养模式为参考,或是把教育部提供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加消化地照搬过来。

多数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一般都强调其培养目标:

“宽口径,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编辑出版学高级人才。这样雷同度很高的培养方案和模式,不仅缺少各自的特色,也不适合每所大学。这样的本科培养目标,显然定位不够准确和科学,没有清晰地区分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求,而且,还混淆了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界限。

以笔者所在的河北传媒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第一届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把目标定位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在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以及新闻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这一定位,就犯了大而全、雷同的毛病,不仅没有自己的特色,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到社会就遭遇了闭门羹。不改革转型,这种局面就永远不可能改变。因此,向具有市场定位和自身特色转型,是高校编辑出版专业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大任务。

(三)适应数字技术发展时代要求的必然

除了上述因素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外,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也迫使地方本科院校不得不进行转型。目前,传统的编辑出版行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后,正向着数字化、多媒体化方向发展。与传统编辑出版业务相比,数字出版的策划、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印刷、发行和营销等业务,紧紧与数字技术相联系,满足了人们快节奏、碎片化和小众化的需求。

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不仅给编辑工作带来了新变化,也给编辑出版人员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型的编辑出版人才,不仅要懂专业知识,还要懂数字技术。编辑出版技术环境的改变及其要求,给新时代的大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本科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是数字技术发展提出的时代课题。

二、本科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转型须坚持的原则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推进编辑出版学专业向应用转型非常必要,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但是,地方本科院校在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转型过程中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比如,转型就是向职业技校方向发展,以技术为本,人才培养无须再重视理论的学习;弱化了人才的理论素质,降低了学校和人才培养的层次等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不仅偏离了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方向,还背离了国家提出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初衷。因此,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应坚守以下原则为宜。

(一)恪守定位,动态发展

明确了人才培养定位,才能带动保持专业转型的正确方向。无论本科大学如何转型,有一点必须坚守,就是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还是本科专业,不是一般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应与职业技校有所不同。大学的人才培养应该重视基础课程,重视人文教育,不能把大学的专业视为岗前培训班。也就是说,强调专业技能教育而不能否定基础课程和人文课程。笔者认为,转型的地方本科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两种基本素质:一是大学通识和编辑出版学理论知识,二是编辑出版学的专业技能。

当然,社会在发展,应用型大学教育也要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不断修正人才培养定位。在转型过程中要深入思考哪些需要发展变革,哪些必须坚持传承。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本科高校审慎决策和战略性规划。

(二)坚守传统,重视基础endprint

过去大学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大多以培养具有编辑出版知识的“通才”作为目标。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既学习专业知识,又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以应对各种领域的编辑出版业务。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编辑出版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版物已从平面媒体扩张到多媒体,从有形媒介进步到无形媒介,从有形的纸张发展到了无形的虚拟空间。有人说,未来的编辑出版业是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出版将被淘汰。因为新媒体、大数据时代,受众的需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媒介,而是诸如电子书、多媒体出版物等数字媒体。

科技改变了媒体的形态,也改变了受众阅读的内容呈现形式,但有一点没变,那就是通过媒介获取信息内容的本质不变。因此,对于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不能一味地跟风,把阅读的形式作为市场对接的主要连接点,而忽略了对传统编辑出版理论和业务的培养。

(三)面向市场,突出技术

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编辑出版人才,对促进我国编辑出版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编辑出版业的发展和环境变化,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却滞后于人才需求。为此,地方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高校应牢牢抓住市场需求,制定转型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出满足新市场需求的编辑出版人才。笔者认为,制定转型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一定要围绕新的用人市场做好调查工作,切实找准市场需求,分解岗位工作,确定核心技能,制定出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根据市场要求的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三、转型中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

实现编辑出版专业健康有序地向应用型转型,除了明确必须坚持的原则,还应厘清具体思路,提出可操作的策略。笔者认为,转型的思路和策略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化”。

(一)理论向作品转化

编辑出版专业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在向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也就是促进理论向作品转化。这种转化,就是要教会学生编辑作品或创作作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在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应悬在空中,远离实践,而应根据教学要求和目标向实践转化,转化的成果就是作品。这个作品是根据理论,在理想化状态下,使用技能完成。这个作品,无论成功与否,只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就能不同程度地从中体验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获得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技能技巧,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理论向作品转化的教学策略,学生不仅将自身作品作为其检验和运用相关理论的一种载体,还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编辑出版能力,学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或理论向实践转化原则,就有了依托和凭借,其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便于比较和评价。而学生作品的形成,又可以为“作品向产品转化”教学策略的實施提供条件。

(二)作品向产品转化

如果说理论向作品转化策略是教学转型的第一个阶段,那么,作品向产品转化就可视为转型的第二个阶段。对于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来讲,如何将作品变成产品,如何将自己的作品卖出去,满足读者或受众的需求,是作品向产品转化的第一核心。

将教学过程中的作品转化为社会产品,不仅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作品的价值,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理论与社会岗位技能的契合度,使学生毕业后更容易融入社会。

为不使大学生在课堂上凭想象创造作品,河北传媒学院在课程体系中,专门设置了让学生深入社会和企业调查研究的相关课程,以促进教学作品更好地向产品转化。比如,该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将第二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改为毕业设计,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作品向产品转化的能力。同时,学校在河北教育出版社还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就是为了方便学生参与社会调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产品需求,加深对产品的生产意识。

(三)产品向产业化转化

产业化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律,通过优胜劣汰,获得经济效益。这似乎不是教育的目的。但是,教学单位能将教学成果或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生活中,开办企业或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可直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都大有裨益。比如,河北传媒学院编辑出版专业,在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新闻传播学院的优势,将教学项目化、社会化,不断向社会推送满足用户需求的编辑出版产品。这样,不仅将教学过程变成了实训过程,同样也服务了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生产过程。

当然,从理论向作品转化,从作品向产品转化以及产品向产业转化,诸多环节涉及校内、校外、学生和盈利等多方面的因素。要让这一过程顺利实现,除教学和生产根植于社会需求外,更需要教育教学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出台必要的管理政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须秉持“所有转化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成才”的理念,绝不能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把盈利作为根本目的。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本科转型中,存在着既担心自己地位下降,又怕转型失败的隐忧。编辑出版专业在转型中亦有如此顾虑,有形无形地阻碍着转型的进程与质量。为此,编辑出版专业的转型,首先要解决好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同时更要激发教师投身转型的热情,勇于面对风险的担当。具备了这样的热情、勇气和精神,转型才能出思路、出办法;有了思路和办法,才能一往无前地加以贯彻和实施。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型策略编辑出版人才培养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