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预设性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10-27刘加海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预设高中化学化学

刘加海

摘要:本文简述非预设性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非预设性问题 高中化学教学

随着新课改标准的实施,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课堂教学得到落实,教学核心也转移到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上.高中化学是基于实验为主的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观察、讨论,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化学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非预设性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并有效化解,這对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非预设性问题的形成和分类

课堂教学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备案内容循序渐进地讲述,开放式的教学体系,信息交换与能量的互换,影响着课堂的参与者,涉及化学学习内容中的定性、定量的推测计量,难以避免出现争议,在课前预设方案可能忽视,这就是非预设性问题.其形成的原因具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变化过程和心理反馈过程不可控制.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学生产生的疑问各有千秋,有些问题可能不在教师教学的预案中,必然出现非预设性问题.其次,与教师的个体素质差异有关.有些非预设性问题在教师的预案范围内,而有些则出乎教师的预案,形成偶然性的非预设性问题.其大致可分为认知型和实验型非预设性两大种类.在问题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教师是非预设性问题的引导、捕捉和催化者,学生是非预设性问题的发现、提出者.

二、非预设性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与瞬间万变的自然现象息息相关,其形成的系统理论反映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思维产生较强的影响.教师引发问题、催化生成,使学生自觉思维、萌发新颖的思维疑问,并提出意想不到的教学问题,具有强大的、潜在的资源价值.

1.发挥引导作用.新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融为一体,给学生充裕的思考空间,营造活跃、快乐的学习氛围.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勇于对课堂内容的死角、比较挠头的化学知识进行提问,是当代学生学习的一大特色.教师充当着引导者、指挥者的高瞻远瞩角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揣摩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捕捉到课堂学习过程的非预设性问题,将潜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发现问题.

2.运用多种教法,促进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会出现一些操作问题.教师不可能在课前预见课堂中问题发生的所有细节.因此,教师要善于在非预设性问题出现之时根据问题产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巧妙地将教学预案在学生意识中不知不觉地做出相应的改变,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有效生成.例如,在讲“有机物的结构”时,教师可以在投影仪上放映金刚石的结构图,让学生陈述对其结构的分析.学生踊跃发言,其中一个学生直接地对金刚石的结构定义为金字塔结构.这是教师始料未及的答案.教师快速地诊断出学生出现认知错误的原因,及时地调整预设教案,让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意见不统一.最后教师明确地告知学生图片中呈现的只是物质结构的剖面图,其基本结构是每个原子与相邻的4个C原子组成一个正四面体,围绕着这一结构向外不断地延伸,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网状结构.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问题的发掘、分析到明确事物的本质,使学生跨越了认知障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开拓学生的非预设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控制学习中的变量,呼应实验目的,融合高中化学非预设性的教学体制,实行开放式的信息交换与能量的转化系统,引导学生进行即时探究、延时探究和拓展实验,达到对化学知识的深度发掘,将学与教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非预设性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对教师的心智及应变能力的考验.教师要将不同的非预设性问题从各个角度转化为科学的真相,构建完整的教学模型,指导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使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假设,执着于自己探究的观点,体验到经历多重实验得到令人信服结论的成就感,培养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张宫开.提高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设高中化学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