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杏儿熟了》到《收获季节》有多远
——记波里亚油画创作在“全训班”的成长历程

2017-10-27崔松岩

新疆艺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杏儿山石油画

□ 崔松岩

2012年,画家波里亚去了新疆南疆英吉沙县,在那里他准备搜集创作素材,遇见了维吾尔族群众收获杏子的场面,当时他看到身穿各式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群众在铺满了金黄色杏子的土地上忙碌着,精神饱满,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忙碌的男女老少都是入画的好素材,他被这非常有画面感的美景吸引住了,心中萌生愿望:“要用油画来表现眼前维吾尔族群众丰收的欢乐景象”。回到乌鲁木齐后,波里亚根据搜集到的素材,创作了《杏儿熟了》这幅作品。

但最终的作品呈现虽然很接近他当时看到的场景,可是波里亚感觉离他最初的那份现场的感动似乎还很有距离,人物是那个现实的人物,场景是那个真实的场景,但是那种超越人物和场景的感触和精神的触动似乎没在画中充分的体现,究竟什么原因呢?他对作品最终呈现的面貌心存遗憾。

2015年3月,适逢在杭州全山石艺术中心举办“全山石油画创作高级研修班”,波里亚有幸成为首批学员,全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油画家和教育家,在创作和理论上成果斐然。早年留学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退休之后第二年全先生去了欧洲,几乎走遍了欧洲所有的与油画相关的博物馆和美术院校,考察西方艺术源流,对西方油画传统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及其因果关系有深入的研究,期间还向国内学界翻译和介绍了大量西方经典艺术家的作品,在中国美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杏儿熟了》(油画) 波里亚

波里亚赶赴杭州参加考试和选拔,荣幸地成为了全山石研修班12名学员之一。这次研修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全先生带12名学员一起远赴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奥地利考察一月有余,进博物馆、美术馆、走访美术院校,把课堂搬到国外的博物馆里,全先生对每位重要画家及作品进行详细剖析,从名作的出处、画家如何表现自己的想法,怎样组织构图,安排黑白,从风格流派、用笔到色彩到造型,从格调到意蕴,有些作品的不足之处也一一讲述。波里亚了解了作品背后的故事,通过感悟、分析提香、伦勃朗、委拉斯贵兹等大师的经典作品,波里亚深切感受到了关于油画多人物情节性创作系统的方法以及油画本体语言的在表达情感中的重要性。体会和感悟到一些创作的规律和方法,正如先生所言:那些大师为何那么年轻就能创作出那么大型的历史画卷,能够处理那么复杂的画面?是有方法的!这次艺术考察,对波里亚而言是极大地开拓了视野,影响至深。

在出国考察之前一年,学员创研班的课程为基础写生课,第一年进行了严格的写生训练,人体和风景、短期和长期、课堂写生和户外写生结合,全先生以及导师组靳尚谊、詹建俊、钟涵、邵大箴、许江、胡振宇、翁诞宪先生们针对学生画面出现的各种基础问题进行辅导,及时调整练习方向。波里亚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解决了一些人体造型和色彩的问题,同时也让他进步一意识到对人体造型的基本规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考察归国后,开始研修班的毕业创作,此时的波里亚产生了重新创作《杏儿熟了》这个主题的想法,他希望能在全先生的指导下重新面对并画好这幅自己心存遗憾的创作,在“全训班”毕业创作选题阶段,经过和全先生商量,最终确定了《收获季节》这一创作主题。

全先生毕业创作程序要求严格,要求学员毕业创作要有素描稿、色彩稿,必要时配合写生稿,小稿斟酌妥当后再上画布。波里亚决心不怕暴露自己在创作中存在的任何问题,脚踏实地在“全训班”的毕业创作中的借助全老师以及导师组指导找到自己的盲点、弥补创作中的不足,从中得到锻炼。

一、波里亚在人物素描稿阶段的问题及全先生的解决对策。

在确定主题后,波里亚开始构思素描草图,他再次在他去南疆英吉沙县曾经收集的大量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素材库中一遍遍翻阅,又进入照片素材的世界中寻找合适的形象,他被生动的场景中海量的形象的资料所吸引和迷惑了,觉得这个形象也好、那个形象也不错,各种动态都忍不住想安排进去。对于如何设计主次、如何设定人物关系、如何选择人物却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认识,结果画面出现拼凑和多余混乱的人物形象,布局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全老师看过构图后指出:“没有最好的素材,只有主动去把握、去塑造画面中的形象,主动的构思构图才是创作良性的开始。而不能受制于素材”。全先生强调:“画家是导演、编剧又是演员,创作要围绕着主题安排画面,每个人都要明确他们的身份,人物选择上要以一当十,多余的一个人物都不要,画面人物编排如果没有体现出整体构思,没有为表达主题形成整体的意义,人物就是拼凑在一起的,拼凑导致生硬,丧失了节奏上的自然和流畅”。导师组其他导师们也建议:再好看的素材如果不符合画面的气氛坚决不要,建议他在素描稿中加强人物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性,增强画面的统一气氛,对画面人物动态需要再进行反复推敲,使人物动态既生动又合理,逐渐将生活的真实转为艺术的真实。这些指导意见对波里亚而言极其重要,是波里亚主动构图和造型的开始,他开始改变照搬素材库的做法,回忆自己的感受,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对事件的理解,开始组织人物之间的关系。波里亚费了很大的精力来设计人物形象,诸多问题如:情节选择不鲜明、场面散乱、主题不突出、丰收的喜悦不够,主要人物情绪太忧郁,视觉中心人物缺乏和周围人物的交流并且需要调整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人物的典型性和具体场景不明确等等逐步得到了改善。这一段时间,波里亚在画室修改草图,常常是半夜才回到宿舍,进展缓慢而艰难……

素描草图创作过程

色彩小稿创作过程

二、波里亚色彩稿阶段遇到的问题以及全先生提出的解决对策

全先生在色彩小稿阶段就反复给波里亚强调:“你这画缺乏光感,新疆的阳光充足、强烈,你的画面雾蒙蒙”,波里亚想在画面上整体提高明度就能解决了,结果全先生看过两次后说:“你的画不像油画,是大水粉。”在先生的提示下波里亚最终通过反复的尝试,多次修改色彩稿,最后找到原因,画像水粉画的原因是因为饱和度和色彩的色阶层次远远不够。在画面中如何使用光的问题上,全山石针对波里亚的画面强调要设计和解决好色彩要素的两个系统,即受光和背光系统,要根据画面形的需要,主动设计光的位置,后来全先生指导波里亚在画面最重的几处加强影子的形状,调整了受光和背光的对比度,果然有所改善。

《收获季节》(油画)波里亚

波里亚在全山石油画创研班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最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前后两幅作品的比较,可以看到2012年的《杏儿熟了》走到今天的这幅《收获季节》,画面的人物设计整体丰富性、表现力都增强了,人物位置安排上疏密有致、动态起伏错落,自然生动;改善了《杏儿熟了》的拥堵感,《收获季节》增加了拱形门廊的设计,远景配置了建筑和天空,近景明确了土地和右下角的静物,将主题人物置于中景中,画面景深通透合理;色彩语言和光的布局主动了很多,突破了《杏儿熟了》色调阴沉、光感暧昧的气氛,画面使用明亮的色彩和鲜明的光影处理,呈现出洋溢着阳光和快乐的画面。画面有明确的情感中心,重点刻画了白衣女子和伙伴的充满喜悦的神态,避免了平均对待;在原作面前可以感到油画色彩和造型语言所传达的难以名状的画面魅力,曾经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最终体现在画面的变化上。

2012年波里亚的《杏儿熟了》尝试画出他自己看到的真实世界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2017年,波里亚通过对艺术语言的学习和理解,主动使用造型、色彩、构图设计等绘画规律诉说他感知到的世界,画面呈现出强烈的感染力,在画面中观众感受到的是从具体人物和场景提取但又超越具体人物和场景的感触和精神。再回头看那些丰富又“真实的”素材库,波里亚深刻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照搬生活原貌的画,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精神,绘画不是生活的照抄,而是画家主观的带有情感色彩的对生活的表达,《收获季节》画面中的现场感、真切感表达的是新疆强烈明媚的阳光、是新疆少数民族劳动者旺盛的生命力和劳动的热情、是美丽的新疆姑娘、是南疆的火热的土地,最终也是油画色彩,是造型,是油画本体语言的一种诉说。虽然身在遥远的新疆,波里亚在艺术方向上一直执着追随全先生的艺术道路,与30年前全山石先生去新疆写生有缘相识,经过多年追索和努力,波里亚就像是全山石先生30年前在新疆的土地上栽的一棵杏树,他在西北的大地上栉风沐雨,与远在南方的先生遥相呼应,近年终有机会来到先生身边受教如逢甘霖,在全训班两年期间,2017年的6月,杏子熟了……

注:波里亚,1964年出生于新疆伊宁,1988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美术系)2010年7月—2012年11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高级研究班。2015-2017年就读于全山石油画高级创作研修班,现任新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新疆油画学会副主席、新疆画院专职画师。本文根据波里亚访谈完成。

猜你喜欢

杏儿山石油画
一张油画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油画《塬下》
油画
杨庄的杏儿熟了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山杏儿
全山石
酸甜可口的杏儿 等
《岁月长又长》(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