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的黄金首饰和玉器观赏
2017-10-27阿迪力阿布力孜
□ 阿迪力·阿布力孜
元朝建立后,随着国家的统一,许多身怀一技之长的工匠们被分配到国家和贵族领主的管制之下,这些工匠们为元朝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那些玉器工匠制作的玉器,大受追捧。过去蒙古人比较喜欢金银饰品、玛瑙、绿松石、琥珀、珠宝等饰品,随着元朝的建立,受中原汉族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玉逐渐为蒙古人所接受,尤其是和田玉石制成的玉器,成为元朝贵族珍藏的主角。与此同时,华贵的金银饰品依然为上层贵族妇女所青睐。2012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举办的《成吉思汗——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展》,完整地呈现了公元前10世纪至19世纪3000余年来草原游牧文化的传承演变。展览除展出了青铜头盔、波斯银壶、成吉思汗马鞍和圣旨牌等珍贵文物之外,还展出了金镶玉帽顶、玛瑙耳饰、步摇、簪子、手镯和玉器等装饰品,它们大多为北方民族所使用,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十分精美的工艺品,也是了解我国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生活习俗的重要实物资料。
金镶玉凤纹帽顶(元代)内蒙古博物院征集
宋元时期,人们将首饰俗称为“头面”,除了女子全副簪戴之外,还包括一些金银佩饰。宋元女子金银首饰的基本构成为冠梳、钗簪、耳环,钏镯、戒指、帔坠。当时民间金银制作业十分发达,金银首饰需求较大,特别在婚嫁中是不可或缺的。有些大户人家会请匠人到家里打造首饰,而多半簪钗成双、头面成副。据说头面一副之数少则十几,多则二十以上。生活在北方的契丹、蒙古等民族,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各族妇女有时也梳发髻,并且喜欢在发髻上插簪、钗等中原特色的头饰。
一、金镶玉帽顶
金镶玉,顾名思义就是在金器上镶嵌各种美玉,这种特殊的金、玉镶嵌工艺为我国所特有。帽顶在金代就已经出现,元代金镶玉帽顶做法继承了金代玉器工艺特色,在元代中期以后流行开来。展品中一尊金镶玉帽顶长6厘米、宽5.1厘米、高6.1厘米,下有金嵌宝石托座,上镶有玉质飞凤的精品,这就是元朝贵族喜欢用以装饰帽冠的金镶玉凤纹帽顶。上面的玉凤饰是运用多层镂空技术雕琢而成的,富有立体感。这件金镶玉凤纹帽顶应为元代贵族的专用物,一般镶嵌在大帽的顶部。黄金工艺直接体现在基座的造型上,使用了钣金、掐丝、累丝工艺,将基座加工得尽善尽美。金镶玉帽顶在明代还继续使用,明代梁庄王墓也出土了数件金镶玉帽顶,这种镂空玉雕技法,当时被称为“玉玲珑”。明朝大贪官严嵩在被抄家后,曾将其家产列清册,名曰《天水冰山录》,其中就有“金镶玉玲珑龙穿牡丹帽顶”和“金镶玉玲珑云龙帽顶”的记载。
帽顶是元明的大帽制度的组成部分。蒙古族人喜戴大沿帽,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用玉装饰帽顶。明人沈德符对这种玉帽顶有所描述:“元时除朝会后,玉公贵人俱戴大帽,视其顶之花烊为等人尝见有九龙而一龙正面者则元主所自御也。当时俱西域国手所至贵者值数千金”。沈德符推断,这种玉帽顶是西域本地匠人雕琢而成的。元代的帽顶对清代衣冠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清朝官员的顶戴就是由帽顶发展而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与玉的结合被认为是最完美的结合,是尊贵吉祥的象征。唐朝诗人李白对其曾赞美有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所以金镶玉有“金玉良缘”的寓意,堪称尊贵吉祥与超凡脱俗的完美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就采用了这种传统民族工艺进行制作,备受世人关注。
二、精美绝伦的元代玉器
元代的玉器可分为实用的玉器和装饰玉器两大类型。实用的玉器主要是大型的酒具,而装饰玉器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而且做工更为精美,种类多样。如一件内蒙古通辽博物馆收藏的海东青攫(jue)天鹅玉牌饰,为元代艺术品上常见的捺钵“春水”题材。它继承并发展了辽金玉雕中常见的鹰、鹅题材。生活于北方草原的契丹族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捕获不同的猎物。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俗,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春捺钵捕获天鹅、大雁。元代蒙古族继承契丹人捺钵传统,将天鹅纹饰作为“依随时令转徙”的象征物。该玉雕为白玉质地,长8厘米,宽6.8厘米,厚1.1厘米,整体呈椭圆形,透雕一引颈展翅天鹅,旁一海东青正伺机攫捕。天鹅体性温顺,体形优美,具长颈,体坚实,脚大,无论是在空中飞翔还是在水中滑行时,神态优美庄重,惹人喜爱。在欧亚大陆发展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约而同地把白色的天鹅作为纯洁、忠诚、高贵的象征。将美丽的天鹅装饰在玉石上,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审美情趣。
海东青攫天鹅玉饰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玉莲鹭纹炉顶(元代)
内蒙古达茂旗西河子出土的金串珠和金步摇 (元代)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玉莲鹭纹炉顶,也是元代玉器中的珍品。高7.8厘米,宽6.2厘米。白玉质。整体近似立方体,炉顶作多层透雕,镂雕荷叶、芦草、荷、芦中鹭鸶隐现其间。器身一侧采用留皮巧雕的手法,呈现出草木金黄,鹭鸶悠然自得的深秋景象。荷叶、水草、水鸟等图案在宋、金玉器中非常流行。四川广汉南宋窖藏出土有龟巢荷叶带饰,北京丰台金代涡古沦墓出土有龟巢荷叶玉饰,与此作品应属同类题材。此外,上海地区的元代墓葬中也曾出土类似的饰荷叶、鹭鸶图案的炉顶。这表明此类作品的使用地域广泛,流行时间长,对后世玉器有很大影响。
三、婀娜动感的步摇
展厅里有一件饰品,高18.5厘米,宽12厘米,马首鹿角状。五官及镶嵌物轮廓周围饰有鱼子纹,内嵌白、兰色料石;角作三枝并列向上状,分叉处嵌桃形绿、白色料;枝梢挂桃形金叶。这件叫做“步摇”的头饰,以黄金铸就,出土于包头市达茂旗西河子。
从考古发现和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步摇起源于汉代的中原地区,后来逐渐成为月氏、鲜卑等民族女性流行的一种首饰。步摇以金银玉石等质地为主,取其行步则动摇而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到了北朝时期,花式愈繁,或成鸟兽花枝等状,晶莹辉耀,与钿钗相混杂,簪于发上。多部古书中就有对步摇的记载。《释名·释首饰》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有“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雀)九华(花)”。唐朝白居易《长恨歌》有“云鬓花颜金步摇”。宋谢逸《蝶恋花》词有“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颜”。据考证,步摇约在东汉时经燕传入辽西,后又向东传入高丽及日本,对当地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明以来一直流传这种头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征。在贵族妇女中,还曾实行过加于冠上的步摇冠,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具富贵豪华之气势。
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也有机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两晋时期的步摇冠在辽宁省多处出土,均为花树状,两晋十六国时期的山题造型演变为牛头或马首等动物造型,应该是鲜卑族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图像和题材。
四、简繁之极的簪
在展品中,人们还发现了与众不同的两根金簪和两根玻璃簪。一根金簪是辽代手工匠用纯金打制的,长8厘米,簪头为摩羯戏珠形,原带有三组缀饰,每组三片柳叶形饰片,现残存两组。从公元3世纪中叶开始,摩羯纹出现在古代印度的雕塑、绘画艺术当中,辽代摩羯纹比起古代印度的摩羯纹来,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有单只摩羯鱼、双摩羯鱼、摩羯追鱼等。随佛教传入中国后,摩羯纹的形象逐渐受到本土文化及藏传文化的影响,完成了从古印度到现在的藏式形象的演变。另外一件是元代的金簪,其形制十分常见,是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集宁路遗址出土的,金簪长14厘米,金簪以瓜头为簪首。瓜是宋元时期南北共赏的题材。所谓“瓜”,自古以来是指甘瓜、果瓜。两宋时期祝寿风气大兴,金银酒器因取瓜为劝杯造型,以寓“瓜瓞绵绵”之意。金银簪子取作图案做成瓜头簪首,流行于元代,延续至明代。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集宁路遗址出土的金簪(宋元时期)
玻璃簪(元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征集
摩羯戏珠金簪(辽代)
展品中,两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征集的蓝色玻璃簪和红色玻璃簪特别引人注目。蓝色簪长15.4厘米、直径2厘米;红色簪长15厘米、直径1.2厘米。蓝色簪首顶心饰一朵梅花,周缘饰乳丁纹;红色簪顶又施涂一层黄色釉彩,并绘一颗红心,似花蕊。据专家分析,中国传统玻璃器大多为铅钡玻璃,而西方玻璃器主要为钠钙玻璃,经与其他元代墓葬中出土的玻璃器相比对,在元王朝海内一统、交游畅达的情形下,这两根簪应为西方泊来品。
五、“头面”的主角发钗
竹节形金钗元代呼和浩特市征集
发钗和簪在功能上是相同的,但两者的结构有所不同:发簪通常为一股,而发钗则作成双股。考古发现较早的发钗,是出土于山西侯马春秋时期的骨钗,长12厘米,约在钗三分之一处分叉。
据考古发现和吐鲁番文书记载,晋唐时期的新疆吐鲁番女子大多使用铜钗、银钗和金钗。专家们认为,发钗到了汉代以后,随着逐渐普及,其质地样式多起来,而且注重装饰性。有金、银、铜、琉璃、玉、玳瑁等多种质地,更主要的特点还在于钗首上的不同装饰。呼和浩特市征集的这件元代竹节形金钗,最长13厘米,最宽2厘米。竹节钗也被人称为“铜钱钗”,是宋元时期考古发现中最常见的样式,或金,或银屡见不鲜。宋元时期发钗的形式多样,名目较多,主要有折股钗、竹节钗、花头钗、螭虎钗等。竹节钗其造型如同竹节一样。其中又以七节、九节颇多,偶有十一节出现。
六、华丽大气的手镯
展品中有一副元代的錾虎头纹金手镯,长6.5厘米,宽4.8厘米,是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墓葬出土的。手镯两端錾刻虎首纹饰,镯体横截面为扁长方形,表面中间为一凹槽,古朴典雅,极具草原地区风格。根据墓葬出土人头骨初步推断,该墓的主人是一位中年妇女。
手镯是一种戴在手腕上的装饰品。人类学家认为,手镯是抢婚制的产物。人类社会从群婚制向偶婚制变革过程中,世界各地都曾流行过掠夺婚。当时男子只要有武力,就可以将自己看上的女子抢走,然后在女子的手或脚上套上铜或铁制成的圈套,然后在圈套上刻上自己的符号,用来表明,抢来的这位女子是他的私有财产。后来抢婚制逐渐消失,金属圈套演变成了脚镯或手镯。中国北方地区是否存在抢婚制尚无查证,但这里戴手镯的习俗由来已久。1936年贝格曼在罗布泊地区5号公墓发现了一件用铜丝制成的手镯,距今已有3000余年。新疆考古人员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香宝宝墓地发现了一具距今2400年左右的十二、三岁少女的遗骸,她的右手腕有一个铜镯,左手腕有一个铁镯。另外,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达勒特古城遗址发现的一双金手镯,风格与这件内蒙出土的手镯极为相似。说明新疆、内蒙在内的北方居民,都喜欢这种戴在手上的装饰品。
金手镯(元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墓葬出土
七、绝无仅有的金饰牌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征集的月牙形金饰牌,是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文化遗存。高13.6厘米,宽21.8厘米,呈半月形,上用小金珠勾勒出变形鸟纹的线条,疑为简化的格里芬形象;金牌周边饰一圈小金环;下部挂有23个瓜棱形金坠饰,每件坠饰由四片半圆形金片组成,弧边朝外,成瓜棱形。
此件金饰牌与涡纹条形金饰件为同一处所得,应为同类文化特征物品。金饰件制作相当精美,代表了草原文化的工艺特征。从纹饰、工艺、器形上看,此金牌与阿富汗西伯尔罕黄金冢出土的金器较为相似。其类似金器在中国周边各国都有发现,但在我国境内却十分罕见,中国境内考古出土品与之相似的很少,相同的还尚未发现,堪称孤品。
八、神秘莫测的双面人头形鎏金银饰件
这次展出的双面人头形鎏金银饰件,1993年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苏木花根塔拉辽墓出土。这件高8.2厘米的银饰件,由双面人头与上窄下宽的六面体连为一体,钣金成型,錾刻纹饰,局部鎏金。上部为双面人头形,男性,面颊饱满,粗眉大眼,带耳环下部呈覆钵形,为七面体,每面饰一折枝团花;下沿外侈。出土时银饰件与铁盔共存,专家们推断,可能是盔上饰物,但也有可能是饮酒取乐用的器物,它当初的用途至今仍是个谜。
九、小巧精致的玛瑙耳玦
玛瑙在北方游牧民族的装饰品中十分多见,以其绚丽的光泽和千变万化的色彩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玛瑙是在火山运动中形成的,它的矿物学名称叫隐晶质石英,呈透明或半透明状,以白色为纯者,因内含其他金属元素则多呈各种色泽交相辉映。内蒙古博物馆收藏的两件耳玦,距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用玛瑙制成。大者外径5.7厘米、内径4厘米;小者外径4.7厘米、内径3厘米。内外缘磨成菱形,有棱刃,缺口两端均切成楔形。菱形玛瑙玦在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大量出现。
双面人头形金花银饰内蒙古赤峰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苏木花根塔拉辽墓出土(辽代)
(玛瑙耳玦 距今3500年)
综上所述,蒙元时期,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特别是元朝建立后,统治者对不同文化、不同的族群,都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使元代文化艺术拥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更加绚丽多彩,尤其是那些精美无比的玉器和各种黄金装饰用品,都各具特色,精彩纷呈。这些饰品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有又一定的北方民族特点,充分再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