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当代新疆各民族戏剧叙论(下)

2017-10-27

新疆艺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京剧团歌舞团乌鲁木齐市

□ 黎 羌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演出剧照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京剧院,其前身为以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京剧团为主整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军京剧团,1950年改编成二十二兵团京剧团,对外名称是兵团实验京剧团,此团从内地聘请来于鸣奎、张丽娟、孙钧卿、梁慧超等,形成强大的表演艺术阵容。此团除了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方面成绩巨大,而且在改编、移植、创作具有鲜明新疆民族地方色彩的边塞京剧流派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在60年代初排演歌颂边疆筑路工人英雄事迹的现代戏《冰峰雄鹰》,1965年根据反映哈萨克草原故事的优秀电影《天山红花》,成功改编的大型民族题材京剧《奥依古丽》。后来还排演了现代京剧《春潮》、古代回鹘将领归顺大唐朝廷的新编历史剧《向长安》,自此逐渐停止了各项业务活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童声豫剧团原本为河南省民政厅童声豫剧团,1959年整体搬迁支边来到新疆,该团行当齐全、阵容可观,为边疆各族人民介绍了许多豫剧经典剧目,1982年创作的《一家人》参加自治区戏曲调演,获得广泛的赞誉。兵团下属还有农一师豫剧团、农九师豫剧团、火花豫剧团、八一豫剧团、石河子豫剧团等,另外在地方还有克拉玛依市豫剧团、新疆冶金局豫剧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豫剧团等,说明豫剧何等受广大观众之欢迎。在基层豫剧团中较有成绩的是石河子豫剧团,该团所编演的现代戏《心灵》《绿城燕》《绿海新潮》等在边疆戏曲民族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为了满足兵团所属各师、团、农场广大军垦战士的精神文化需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从内地组织接迎来如评剧、越剧、楚剧、吕剧等一些家乡戏剧团,其中从辽宁调入农一师的胜利剧社评剧团所排演的《塔河第一春》,从浙江省宁波市越剧二团调来组建为兵团越剧团,以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为素材编创的《王子与公主》,由湖北省武汉市楚剧二团改编的兵团楚剧团移植演出的《帕尔哈德与西琳》,调入山东省济南市吕剧团而成立的兵团工一师吕剧团创编的《胡林抢亲》《钢铁战士》等均借戏曲形式展示边疆军民的时代风貌。

乌鲁木齐市所属的文艺团体主要以地方戏曲单位,即市秦剧团与市京剧团为主体,因为身居新疆首府,有着得天独厚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势。创作和演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秦腔与京剧历史与现代戏。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的班底是原迪化城隍庙“新中舞台”秦腔班社,新疆和平解放以后,重新组建队伍,到处招兵买马、加紧建设,文化大革命之前,该团在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方面,有很大的成绩和贡献。并在努力实现戏曲的地方化与民族化方面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如他们编创的《草原一家人》《雪浪花》《托乎提的婚事》等剧目使得古老的秦腔与边疆的民族音乐、语言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

乌鲁木齐市京剧团前身是迪化市第一大业余京剧团,后聘请来兰州、上海市一批专业京剧演员,组成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人民京剧团、乌鲁木齐市群众京剧团,再加上陆续从中国戏曲学校输送的一些学员,而形成较强的演出阵容。该团于1961年排演的新编民族京剧《渭干河》、1964年改编的《红岩》,以及后来陆续创作上演的《葡萄人家》《塔里木人》《娄拉姑娘》《解忧公主》《天山红花》等京剧剧目,都以浓厚的边疆民族色彩而声誉远播。

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文工团在新疆逗留期间和本地文艺工作者合作,于1960年集体创作了一出堪称里程碑的大型歌剧《两代人》,生动描述国民党统治黑暗时期,维吾尔族父子阿西姆、阿瓦甫冒着生命危险营救和抚养汉族孩子的故事,为此谱写了一首民族团结的颂歌。

在新疆各民族戏剧艺术处于最强劲发展势头的时候,突然遭遇文化大革命10年的浩劫,大部分文艺团体被解散,许多戏剧戏曲艺术家被逼着离职改行。在此期间,全疆各地文工团、宣传队除了编演一些紧跟形势、歌功颂德的歌舞说唱节目之外,再就是随波逐流借用新疆各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音乐曲调移植排演革命样板戏。1972年恢复编制与工作的由新疆歌舞剧院话剧一团组建的新疆歌剧团,依靠团内外力量翻译、移植、改编与排演了现代维吾尔歌剧,1975年又成功地搬上了电影银幕。紧接着即乘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东风,迅速走上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力繁荣与发展新疆民族戏剧的康壮大道。

他们首先恢复的是赛福鼎·艾则孜创作的歌剧《战斗的历程》,编剧队伍后有陈村加盟,由王成文导演,于1979年隆重公演。随之,是一系列维吾尔传统戏剧的复排和演出,诸如《蕴倩姆》《古丽尼莎》《热碧亚与赛丁》《艾里甫与赛乃姆》《倩牡丹》等,其中既称维吾尔古典歌剧,又称维吾尔剧的《艾里甫与赛乃姆》的编创队伍非常强大,改编者是艾力·艾则孜,导演是李纯信、斯拉吉丁·则帕尔、艾买提·吾买尔,音乐设计是则克力·艾力帕它、黑亚斯丁·巴拉提、阿不力孜汗·马木提,此剧目在文艺舞台上的再度亮相证实了它具有的巨大艺术魅力。

新疆曲子剧《李彦贵卖水》

随着新疆民族戏剧事业步入正轨,新疆歌剧团编创人员焕发青春的活力,开始进行各种艺术探讨与实践,于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相继创作排演了一批新编歌剧、维吾尔剧、音乐话剧、讽刺喜剧、历史悲剧、民族歌剧、话剧、儿童剧、音乐剧,诸如:《塔什瓦依》《阿曼尼莎汗》《老虎和熊的故事》《木卡姆先驱》《老小伙子的婚事》《请你相信我》《奇妙的婚礼》《血腥的年代》《努尔太阿吉的故事》《机器人舞伴》《古兰木罕》《冰山上的来客》等剧目。其中取得各方面成绩,并获得自治区和全国各项奖励的代表作有儿童剧《老虎和熊的故事》、维吾尔歌剧《木卡姆先驱》、历史悲剧《血腥的年代》、维吾尔剧《古兰木罕》、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

新疆曲子剧《田头风波》

原为新疆歌舞剧院话剧二团,后组建的新疆话剧团是一个由汉、回、锡伯、蒙、满、俄罗斯等多民族组成的文艺团体。自70年代至80年代创作了许多优秀话剧作品,诸如《扬帆万里》《友谊的百灵鸟》《老虎和熊的故事》《塞外风云》《古道春风》《阿尔泰新娘》《金瓯记》《丝绸之路上的红氍毹》等戏剧作品,其中反映新疆历史文化与少数民族风情的剧作非常有地方特色。90年代初推演的大型历史话剧《解忧》,由著名作家刘萧无创作,描述古代西域乌孙国王迎娶汉公主的历史故事,受到此领域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21世纪之交,该团组织创作《罗布村情祭》《吴登云》《马市巷子的老院子》等剧目,都是真实反映新疆各民族当代和睦团结、共同建设祖国边疆的精神风貌。

在文革结束的1975年乌鲁木齐市文工团宣告成立,后更名为乌鲁木齐市儿童艺术剧团,以及乌鲁木齐市艺术剧院,此为多民族歌舞、音乐、儿童戏剧、戏剧小品、曲艺说唱等艺术表演的文艺团体。该团排演的现代歌舞戏《托乎地的婚事》、维吾尔歌剧《奴隶的爱情》等颇具民族风格。1992年创作演出的哈萨克族音乐童话剧《乔丽潘的太阳歌》,则验证了他们娴熟掌握少数民族青少年心理与艺术技能的专业水平。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此时期进入最好的发展周期,演职人员编创热情高涨,民族题材名篇佳作迭出。诸如:新编历史剧《细君公主》《易宝情缘》,神话剧《瑶池情》,新编现代戏《林基路》等。乌鲁木齐市京剧团亦如乘春风,驶上良性循环的快车道。先后创作演出新编历史京剧《西天飞虹》《琴瑟良缘》《左宗棠出关》,新编现代京剧《大漠铁魂》《红柳滩》等。从上述频频出现的“新编”二字即能体味到内地戏曲艺术输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无论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所作的适应与融合。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工团,因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除了主要编演节日喜庆性民族音乐歌舞节目之外,也排演过一些表现各民族友谊团结的话剧、歌剧、舞剧与音乐剧。诸如《团结之花》《孙龙珍》《深山探宝》《千秋功罪》《夫妻犁》等。分别于1985年与1999年两度打造的大型新编历史剧《千秋功罪》是反映新疆和平解放前夕,以包尔汉、陶峙岳为首的旧政府与国民党军队弃暗投明起义,为各族人民谋利益之重大事件。

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话剧队在此阶段,念念不忘以戏剧艺术形式为边防守关将士与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相继创作与演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话剧作品:《草原珍珠》《暴风雪中的烈火》《天神》《火热的心》《天山深处的大兵》等,不愧为边疆军事文艺战线上的一支戏剧劲旅。

纵览全疆各地文艺团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各民族戏剧事业也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诸如此阶段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上演的《萨里哈与萨曼》《城市牛仔》《阿勒泰一家人》;阿勒泰地区歌舞团上演的《桦林曲》;塔城地区歌舞团上演的《接过英雄的班》《加姆依勒嘎》;昌吉回族自治州歌舞团上演的《马五哥与尕豆妹》《风雪牡丹》;喀什地区歌舞团上演的《阿曼尼莎与潘吉尕》《叶尔羌之子》;岳普湖县文工团上演的《莱丽许的笑声》;石河子市歌舞团、话剧团上演的《军垦战士》《绿色守望》《三世情》;阿克苏地区歌舞团上演的《燕子山风暴》《阿克苏,你好!》《泉》《火》《天山之子—穆塔里甫》;哈密地区歌舞团上演的《青牡丹》《血的足迹》;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歌舞团上演的《魂系东归路》《梨园欢歌》《爱的长河》《雄乎尔》《揭开面纱》;克拉玛依市歌舞团上演的《大漠女儿》等,真是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民族戏剧百花园。

最后需要推荐的是在新疆天山北麓有一家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团”,即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的新疆曲子剧团,此剧种源自西北地区的“小曲子”或“地蹦子”,在清末上演的第一个剧目是《夏三通》。自此剧种入疆后综合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曲调,所谓“风搅雪”,而创作出像《天山吟》、《杏元和番》之类的深受各族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该团1959年建团,后撤销。1980年恢复编制和业务,相继排演出《牧童与小姐》、《辣姐》、《相亲家》、《大山里》等久演不衰的好戏,至今已成为可与维吾尔剧并驾齐驱的独具特色的新疆地方剧种之一。

总而言之,新疆民族戏剧自古迄今走了一条各民族传统文化大融合,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大杂糅的整殇化合之路。各族文艺工作者团结一致、精益求精,同襄共举编写、排演出来的大量戏剧戏曲剧目,方可统辖进两大表演艺术领域,首先是以少数民族演职人员为主编演的本民族语言、音乐、舞美体现的纯民族剧目。再则有以汉族编导演为主体,吸收一些其他相关民族同行,共同完成的少数民族题材剧作。正是这两支硕大有力的艺术翅膀托举着边疆民族戏剧文化自由地翱翔。

猜你喜欢

京剧团歌舞团乌鲁木齐市
梨园蓓蕾初绽放,百年灯小薪火传
铭记来时路 赓续永向前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拉萨市歌舞团迎来建团60周年
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拳击队发展研究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遵义的京剧传播者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俄要重建红旗歌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