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创新引领 提升治理水平

2017-10-26陆志鹏

群众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技防综治网格

陆志鹏

近年来,南通市坚持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两个稳”一起抓、同推进,围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平安建设示范区、法治建设先导区和社会治理创新区的目标,以基层为重心,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创新关键词,在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上,探索走出具有南通特色的新路子,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寄递行业安全监管、基层社会治理“三所共建”等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以创新推动责任落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关键是要压实各级领导干部这个“龙头”和“关键少数”的责任。我们着重抓好“责任五进”。推动责任进经济社会总体布局。坚持一手抓“经济报表”,一手抓“平安报表”,将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来谋划和推进。推动责任进工作目标责任书。把综治、法治、信访“三个领导责任制”情况写进工作目标责任书,由各级党委政府及综治委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层层“双签”,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保一方平安稳定”的政治责任。推动责任进考核评价体系。把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创新“四个全面”综合考核和机关作风建设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涵盖综治、法治、信访60多个结果性指标,做到月统计、季通报,年底得分自动生成。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绩效评价、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奖励惩处、经济收入等切身利益挂钩。去年以来取消了一个县的综治评先资格,对4个乡镇实施了综治“一票否决”并摘牌,暂缓了5名科级干部的考察提名。推动责任进党校培训课程。将“三个领导责任制”作为领导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党校主体班次的必训内容,开展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让各级领导干部对责任制入脑入心、形成共识。推动责任进挂钩联系清单。建立市委常委联系县(市)区制度,深入开展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把党政同责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建设、信访维稳、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事项纳入挂钩联系和走访帮扶清单。

以创新促进难题破解。唯创新能突破,唯创新赢发展。重点围绕“三個三”破解三方面难题。“三台融合”破解特殊领域治安管理难。我们选择离老百姓最近、现实安全隐患多的寄递物流行业为突破口,邮政、交通、安监等多部门联动“安全监管”,打造手机APP平台+信息管理平台+视频监管平台“三台合一”的寄递行业安全监管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实名寄递、开箱验视、X光机安检“三个100%”难以落实的困局。“三所共建”破解基层治理力量整合难。政法基层单位往往存在着部门合力不强、专业力量不足、管理手段不多等问题。我们总结推广由党委领导、综治牵头,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共同参与的“三所共建”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健全定期研判预测预警、重大事务会商会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涉法涉诉联合介入、合法权益联动保障等工作机制,在促进社会平安稳定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三联共治”破解社会辅助资源汇聚难。针对现实中保安行业参与治安防控机制不完善、参与度不高、效能不强的现象,我们探索建立社会保安联动联勤联防“三联”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保安在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中的重要辅助作用,推动保安服务业发展为融人防、物防、技防等于一体的全方位保安服务体系。

以创新提高治理实效。创新不能脱离实际,创新必须务求实效。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更有成效。突出“精准化”,推进基层社区分类管理。大胆探索“四类社区”治理体系。新建住宅小区重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将现代技防建设纳入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老旧小区充分发挥“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优势,创新构建法治为纲、德治为魂、服务为本、自治为基的“四位一体”基层治理模式。拆迁安置小区针对村(居)民原址管不到、现址管不了的问题,重点加强社区邻里建设,建立难有所帮、求有所应的新型邻里关系,实现“党在邻里建、人在邻里走、事在邻里办、忧在邻里解”。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采取政府投资、社会出资、企业自建等多种方式,打造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集中服务的“三集中”模式,为外来人员提供生活文化、矛盾调解、社区警务、法治宣传等集中配套服务,有效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突出“精细化”,完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分类实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回归工程”,大力推进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重点青少年群体成长护航、吸毒人员社区戒毒康复、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监管、邪教重点人员教育转化等“六大项目”。突出“专业化”,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针对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强化以“一综多专”为特征的多元化解体系建设,在做实做强大调解综合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医患、环保、劳动人事争议、交通事故、沿江沿海水域纠纷、涉校纠纷等专业调处机制。全市共建立19大类176家专业调处机构,为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调处服务,切实把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突出“智能化”,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要突破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瓶颈,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我们重点抓好“三个维度”:“空中”着重抓技防升级改造,建成市、区(县)两级技防监控终端12个,安装各类监控摄像机25万余只,是全省率先全部通过县级“技防城”验收的设区市,并通过“雪亮工程”建设加强联网应用;“地面”着重抓智能小区建设,将智能安防小区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人脸识别智慧门禁”系统,将碎片化的人口信息数据汇总到统一的社区平台,实现出入便捷、识别精准、预警及时的效果;“掌上”着重抓移动办公服务,开发“南通政法”APP,打造“互联网+政法”平台,便捷开展移动互联网办公,成为促进社会治理的“掌中宝”。

以创新夯实基层基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始终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着力夯实社会治理根基。认真建好基础平台。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要求,按照建设一个实用的服务场所、配备一支精干的专业队伍、健全一套管用的工作机制、强化一个有力的数据支撑、实现一个满意的工作成效“五个一”标准,推动各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实效化运行。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综治中心,镇级综治中心全部达到优秀级标准,村级中心规范化建成率达100%。认真做实基层网格。把科学划分网格、织密网格架构、配强网格力量、发挥网格作用作为关键,在镇(街道)以下建立以村(社区)书记为总网格长、村(社区)干部为片区网格长、村民小组长(楼栋长)为网格员的三级网格化治理架构,履行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会治安巡防员、重点人员协管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群众事务代办员等职责。认真优化基本服务。树立政法为民惠民理念,努力做好行政权力的“减法”、优化服务的“加法”,在交通事故调处、出入境管理、户政、车辆上牌、消防及法律服务、风险防范等方面不断推出改革惠民举措,切实提高老百姓的满意度,让老百姓得实惠。加强诉讼服务中心、检察为民中心、警务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做优办证、立案、公证、法律援助等对外服务窗口。积极开展“三零”(零命案镇、零刑事案件村、零发案小区)和“无访镇、村”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尤 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防综治网格
省委政法委综治中心送课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政法委综治中心送课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江苏利田科技人防技防 双轮驱动安全发展46年
人防技防共筑安全“防火墙”——记雅克科技安全发展之道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浅谈企业综治举措的创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综治安全系统研究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小品)人防VS技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