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小鎮」有故事更有商機

2017-10-26

台商 2017年9期
关键词:旅遊產業台灣

如果能創新思維以產業或供應鏈為核心,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合力將日趨寂寞的工業園區翻轉改造為「特色小鎮」,不僅可以見證產業的發展軌跡,為企業和品牌做無聲的宣傳,也可以帶動地方旅遊,為低迷的實體經濟注入新活力,這才是下了一手「特色小鎮」的活棋。

2016年初,「京津冀一體化」的幹部培訓在天津南開大學展開,我受邀就「臺灣現代化農業與京津冀一體化」 作專題講座,主要介紹台灣農業從育苗、種植、分級包裝、一般運輸、冷鏈系統、品牌、銷售到產品追蹤回溯以及農會組織、培訓農民等各方面的實務。

我以台灣「一村一特色、一鎮一品牌」總結過去20年台灣推動特色農業進而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的歷程,認為在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的過程中可以參考台灣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有效整合周邊農村土地與人力資源,引領新商機。沒想到引發熱烈反響,課後學員聚焦討論如何突出地方特色帶動農業再造,氣氛欲罷不能。

「特色小鎮」成為區域發展重要戰略

大陸推動「城鎮化」始於2013年6月政府希望以大城市為依託,積極發展中小城市,但京、津、冀由於歷史落差較大,「城鎮化」難以立即解決資源分配與就業等問題,因此即使在嚴格管控戶籍下,大量人口仍然持續向中心城市集中,產生各種令人頭痛的都市管理問題。參加此次培訓的三地公職幹部都了解「城鎮化」的推動阻力,也都寄望能夠找到突破點,落實施政績效。從講座中他們發現如果能以特色產業為出發點,利用品牌管理的概念細化鄉鎮經營,不僅有助於提升居民的自信,穩定就業與人口,也可積極促進產業發展,繁榮地方經濟,可謂一通百通;而這也是各省市落實2017年國家重點「特色小鎮」最直接、有力的切入點。

「特色小鎮」是大陸推動區域發展的重要戰略。從2016年7月頒佈實施《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來,以結合地理、歷史、自然等地域特色開發「特色小鎮」的專案如雨後春筍在全大陸各省市破地而出,有的以民族風情為主題,有的以山光水色為號召,還有的強調健康養老、度假休閒等特色,形成一股新的投資風潮。

台商如何下一手「特色小鎮」的活棋

所謂「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台灣以服務業的細緻底蘊結合文創的活潑精神,對於打造「特色小鎮」可說經驗豐富。無論北台灣的九份、北埔或者中南部的鹿港、美濃都有獨具個性的美麗風情。總結其發展歷程多是以自然的山光水色結合傳統產業和特殊的人文佈置,再以創意就其中亮點進行包裝,由此帶動旅遊與產業,使區域特色不斷強化,進而形成一種專屬的文化和生活氛圍,再旁支推廣飲食和伴手禮,例如九份芋圓、北埔柿餅、鹿港糕餅或美濃紙傘等,不但提供遊客五感具足的參訪經驗,也會創造不斷的聯結與分享。

在大陸中產階級快速崛起之際,宜居、宜遊的「特色小鎮」確實蘊含許多商機,無怪乎引起各界關注,許多台商也躍躍欲試。但必須提醒的是,「特色小鎮」不同於趕集式的嘉年華,不能只求熱鬧於一時,所以在投入之前一定要全面評估並審慎決策,才能減少投資風險。其一是,在國家政策鼓勵下各地「特色小鎮」噴湧而出,不僅「招商難」,更難找到具有先進商業經營理念的優質開發商,有意投入的台商除考量自然人文、區位交通、周邊購買力、目標群體等基本條件外,一定要評估確認配合單位的規劃和執行能力,最重要的是合作各方從一開始就要具有整體規劃的概念,然後階段開發逐步完善,才能降低拆改廢的成本,並堅持品牌特色。其次,「特色小鎮」的發展有賴集體造勢,台商長於「小而精」、「小而美」的經營,如果能聚集志同道合的台灣相關產業共同開發生態農園、趣味休閒、特色餐飲、土特產或文創小物等,彼此資源與創意共用,更能快速形成規模,達成最大效益。天津「兩岸青年中心」負責人陳炳宏以其在華北廣告界累積的豐富經驗,採取整體規劃開發模式獲貴州政府委託推動「花江特色小鎮」開發,就是「伯樂與千里馬」的結合,未來值得寄予厚望。

除了現有這些以自然或人文特點為訴求的特色小鎮外,放眼全球,半導體高科技產業密集的美國矽谷、全球紡織品企業總部群聚的瑞士朗根達爾、阿迪達斯和彪馬等知名體育品牌發跡的德國赫爾佐根、現代香水發源地的法國格拉斯等,都隨著歷史的積澱發展成以產業為核心的特色小鎮,也成為國際觀光旅遊的勝地。早年台商在深圳、東莞、昆山等地群聚開發文具、家具、服裝、鞋業及電子產業等,如今仍留有相當數量的工業園區,在「觀光工廠」、「產業旅遊」的潮流中,如果能創新思維以產業或供應鏈為核心,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合力將日趨寂寞的工業園區翻轉改造為「特色小鎮」,不僅可以見證產業的發展軌跡,為企業和品牌做無聲的宣傳,也可以帶動地方旅遊,為低迷的實體經濟注入新活力,這才是下了一手「特色小鎮」的活棋。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遊產業台灣
第八屆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從盧麗安到王炳忠
第四十三屆葡萄牙旅行社協會年會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2017年全球旅遊投资将超8396亿美元
時寒冰 第五次產業大轉移將為中國未來30年帶來巨變
樊綱 要用創新的精神來看待健康產業
文創與產業孰輕孰重?
澳門文化產業資助:“輸血”VS“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