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
2017-10-26温育生
温育生
摘 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并且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更加显著,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能够将信息技术变成优化教学环境以及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并且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在教学中发展和加强学生的数学核心培养是教师的目标之一,只有重视数学核心的培养才能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适应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核心素养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DNA,是让学生以后能够适应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应该结合高科技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良好高效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有着更加扎实的掌握,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计算、测量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利用书本上的定义、理论、定律等来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界的加入,小学数学教师更加可以利用这个契机,结合信息技术优点和数学教学内容,来完成核心素养的提升。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上开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在呈现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教师板书的方式,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体的学习兴致不高,从而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能够让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通过有效的设问将学生带入到数学世界中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探索,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和锻炼数学能力。问题情境也是课堂导入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呈现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在漂亮的城堡当中有一个神秘宝箱,但是要打开宝箱需要找到箱子的密码,而这些密码需要通过解答数学计算题才能破解出来。传统数学计算题的教学往往枯燥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并影响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意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落实。数学学习的最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有关于测量、计算、统计等基本技能,利用知識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抓牢教材,带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书本中的每一段话、插图、表、典型例题和课后习题进行深入讨论,让学生清楚明白每个知识、定理的发展由来,让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数学思维。教师要深入教学的实质,优化教学过程,把每一个重点知识所蕴含的核心素养和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都作为教学重点,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环节,也是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就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年龄特点而言,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思维不活跃的问题,从而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中主动思考,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例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当学生初步学习乘法口诀后,要达到活学活用的程度还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那么巩固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乘法口诀学习往往采用接龙填空等方式进行练习,但是训练方法较为枯燥,如果重复使用这些方法则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也会大受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使得学生的乘法口诀巩固练习变得更加有趣。如利用扑克牌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左边是一张数字为8的扑克牌,右边扑克牌当中的数字不停地发生变化,当闪动停止时需要用这一数字与8相乘,如果哪一位学生能够最快计算出结果就能够得到这两张扑克牌。经过几轮的游戏练习哪一方得到的扑克牌数量最多者获胜,也会得到教师给予的奖品。通过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优化中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质变,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探究活动,培养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要素。所以,教师需要注意利用信息技术等引导学生利用融通、联系的观点来对数学知识进行总体把握,增强构建数学核心素养的意识。第一,学生需要有数学学科整体视角。数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化、模型化,面对实际问题可以把知识从教材中脱离出来,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知识充分发挥其广泛性。第二,学生需要关联学科的内容领域,分别对“数学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进行模型思想、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新课标提出的核心要素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一定聚类合并,从而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而且对于新课程要求当中强调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目标具有促进作用。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和优化数学探究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并综合利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来丰富数学学习,享受数字化情境为学生探究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工具进行合作交流,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也能得以实现。例如,在教学“克与千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感兴趣的内容组织调查探究活动。首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负责食品、日用品、厨房用品重量的调查;其次引导学生调查自己感兴趣物品的重量,并做好相关的记录。最后,鼓励学生将各个小组获取的信息进行交流,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的整合。在这样的探究活动当中,学生在情感上能够获得愉悦的体验,也能够逐步养成数学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程度逐步增强,也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运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营造问题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和组织数学探究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清流县城关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