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说明文散发“语文味”

2017-10-26王瑞

江西教育C 2017年9期
关键词:语文味说明文自然段

王瑞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说明文时,不仅要教给学生文章里阐述的关于某些事物的相关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习说明文在语言文字、逻辑层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因此,将说明文上出“语文味”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加思考的事情。笔者就以《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的教學为例,阐述如何将说明文上出“语文味”。

一、学说明文中的“准确”语言

说明文较之其他文体,语言的准确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作的深入阶段,但通常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认识不足,不能很好地运用字词。所以,教师要教学生学习说明文中“准确”的语言,以提高他们对字词的把握。

师: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标点符号,你们找到了吗?

生:双引号。

师:文中的“网”“线”“地球村”等词语上面加上了双引号,能不能把双引号去掉呢?

……

师: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双引号代表这些词语有特殊的意义,是不能去掉的。我们在写作中同样也要如此,将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加上双引号。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强调特定词语要加引号这一要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样,学生就会对此产生深刻印象。

二、学说明文中的“生动”语言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比较有限,所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讲述的大多是他们熟悉和喜闻乐见的事物,而且语言大多有趣生动。如文中开头“你知道他们所说的‘网是怎么回事吗?”中,运用了第二人称和反问形式,拉近了文本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第二自然段中“你可以想象一下”“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仿佛作者就站在读者面前绘声绘色地描述着。

此外,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常常用形象的比喻或对比来阐释抽象的概念,使文章变得浅显易懂。这也是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画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第二自然段中的对比:“我们从北京的一台电脑上发一封信到悉尼,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这比普通的邮递不知快了多少倍。”作者通过对比,突出体现了“国际互联网”的“快”,让读者能够形成更为形象直观的感受。

三、学说明文的内容组织方式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说明文通常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因此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更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通过学习说明文的内容组织方式,能给正处于习作深入阶段的学生不小的启发。

教师出示文章第三自然段。

师:这一段用了什么构段方式?

生:“总分”的方式。

师:仔细观察以下两段文字,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哪一段更好?

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在家里上班,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在网上查资料,可以在家听老师上课,或者看电影,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游戏、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生:第一段内容组织更好,第二段比较混乱。

师:怎么体现的呢?

生:第二段把国际互联网在娱乐、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功能分得更清晰。

师:是的,这段第一句概说国际互联网的强大,接着从娱乐、学习、工作和生活五个方面阐述了它的强大。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说明文在内容组织上的典型方式,即“总分”式,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分写”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分类写。因此,学生可以在学习说明文后进行仿写训练,在读写结合中提高习作能力。

四、挖掘说明文中的思维价值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不仅能让学生增长知识、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智慧的生成。在教学中,教师应着力挖掘其思维价值。比如,在《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中,第三自然段最后以省略号结尾,教师就可以之为起始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想象互联网还能开发出哪些功能。在教学的最后,可以以“互联网是否百利而无一害”为辩题开展辩论会,积极激发学生辩证思维,让他们知道“每种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教学后,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科技更加发达的未来,国际互联网又会是怎样的“奇妙”呢?这样,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在想象的天空翱翔。(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味说明文自然段
说明文阅读专练
秋天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美丽的秋天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