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杀青付梓”的意思和意味

2017-10-25张善存

关键词:竹简毛笔成语

张善存

在前不久的一份语文质量测试卷上出现了一个成语“杀青付梓”,不少同学顿感陌生不可解。也难怪,手头的辞书上根本查不到它,但是“杀青”和“付梓”这两个双音节词语都是有的,也都在不同文章中出现过。虽然“杀青付梓”本非固定成语,只是被出题人临时用在了一起,岂不知它的意思就是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之和。

大家都知道,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竹简则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主要书写材料,由竹片削成,古人用毛笔蘸漆书写在上面。书写前须先用火烤竹青,把其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就像使人出汗,这样易于书写,还可防止虫蛀,这个过程叫“汗青”,也叫“杀青”。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比如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中的“汗青”就是这种用法,代指历史典籍。

在纸张发明之前,军国大事通常记录在竹简之上。《后汉书》载:“恢(吴恢)欲杀青简以与经书。”李贤注:“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后来就把“汗青”“杀青”用作书籍写成之典。另有一说法认为,古人著书的初稿是写在青竹皮上的,因为青竹皮易于抹改,所以在书稿改定以后再削去青皮书写在竹白之上,因而叫“杀青”。《新唐书·刘子玄传》有云:“头白可期,汗青无日。”陆游《读书》诗则言:“《三苍》奇字已杀青,九译旁行方著录。”这里就说的这层意思。

诗文书籍写好了,怎么印?古代印刷刻版以梓木为上等,梓木质轻而容易切割,所以称书籍写成刻版印刷为“付梓”“就梓”。枣木、梨木质地坚硬,耐磨损,古时印书也多用它们雕板,所以书籍刻板印行也叫“付枣梨”。清王士祯《与程昆仑书》:“(林茂之)诗自万历甲辰末付枣梨,茂翁贫且甚,不能自谋板行,行恐尽沦烟草。”所以人们自謙自己的诗文印行也叫“祸及枣梨”或“祸枣灾梨”,意思是说因刻印书版使枣树梨树受到灾祸,也用以形容滥刻没有价值的书籍。

这就是“杀青”和“付梓”的典故渊源。合二为一,“杀青付梓”的意思就是说文章著作已经写完,并把稿件交付刊印。清才子袁枚在其《祭妹文》中写道:“刻板汝之诗,吾已付梓。”就是说刻在你墓碑上的悼念诗,我已经付印了。

另外,古人书写用的木简,又叫“觚”,所以执简作文又叫“操觚”。晋陆机《文赋》有云:“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后来用成语“率而操觚”形容文思敏捷,一挥而就;也用以形容写作态度不严肃不认真,草率写作,多作自谦之词。明宋濂《王冕传》:“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也是以“操觚”表示写作诗文。

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加,从现如今出土的许多简牍材料看,我们需要廓清的一个认识是,竹简上的文字不是用刀刻写的,而是用毛笔蘸漆书写的。《墨子·兼爱》篇有这样一句话:“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可见,文字的书写方式受不同载体的限制。所谓“书于竹帛”,就是竹简上的文字是用毛笔蘸漆书写的,而不是用刀刻写的,用漆书写的竹木简又叫漆书。刀在“书于竹帛”的年代,其功用主要是“削”,也就是在出现错误时,用刀轻轻刮去竹简上写错的文字,再重新书写。正因为刀和笔在书写过程中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人们便称掌管文案的官吏为“刀笔吏”,至今沿用。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早在两千三百年前亚圣孟子就告诉我们: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精巧。如果我们领悟了这个道理,“杀青付梓”便不会成为拦路虎而一时难以索解。endprint

猜你喜欢

竹简毛笔成语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
拼成语
旧毛笔的妙用
猜成语
韦编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