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2017-10-25鄂冬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主学习教学

鄂冬梅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众所周知,新课改将促进教学策略的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就是要寻求一种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自主学习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探究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一、情感投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研究表明,影响一个人成就大小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意志、志向、毅力等创制性人格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烈、唤醒、鼓舞。”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在实践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1]

1.教师要以良好的情绪给学生以一种信任的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议论,能放开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也和他人一样的有地位、一样的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和情感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学习的成功,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佳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2]

二、巧设教学导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

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求知;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的内在动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充分快乐学习地理,并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鉴于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结合学生的综合水平,精心地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的教学导语,以“先声夺人之势”将学生迅速带入预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满腔热情地参与到自主学习过程。比如,教师在讲授“辨别地理方向”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为学生制作一些相关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生动的图画,看到人们在森林中迷失方向的无奈,在旷野中找不到方向的苦恼,然后,为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教师请同学们为他们“支招”, 并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为他们作出“最佳决策”。正当同学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好奇心越来越浓厚时,教师话峰一转,引入新课:“同学们出的主意都不错,但是,利用自然界或天体的某些特征进行方位的辨别,虽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到大概方向,却往往并不准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如何准确的辨别地理方向,请同学们打开教材……”教师通过巧妙的导入环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正如影视作品的精彩序幕,在一瞬间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酝酿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成功地促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地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证。但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是,教学导入的作用只是画龙点睛,切忌过于拖沓冗长而喧宾夺主,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三、明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要有一个好的计划,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头。在开展自主学习中首先就要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白自己要学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怎么才能达到目标等,而且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随时查漏补缺,并监督自己。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任务,一开始我给学生制订了一段时间(一个月、半个学期等)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制订计划,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然后逐步地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渐渐地能够自主地制订学习任务,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指导学生制订计划一般要做到:制订目标内容要具体明确,包括时间、学习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等,让学生有自学的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层次性、多维度,不要仅限于知识的层面;目标的制订要切合实际,教师要定期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的计划,以免成为空话,脱离实际。

四、让学生参与到“教”的过程中去

让学生参与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来上课,让学生来讲评,让学生参与备课,让学生学会自我设计学习方法。比如讲环境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考察我们附近的化工厂、煤厂等污染情况,并让学生对学校附近的一条小河进行抽样取水,进行化学分析,并考察各污染源。然后请各小组负责人在上课时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再请几个学生分析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加强。练习也是以学生讲解为主,每做完一道练习,启发学生讲出该题应该掌握什么知识点,上完课后还可以开展评比、讨论、改进。这样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3]

总之,学生学会自主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克服那种“虚假自主”。那种课堂教学教师谈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创设情景的情况下让学生“你喜欢读哪一段读哪一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各自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教师又不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假自主”。还有,当学生的回答并不是很精彩时,有的教师却说学生“真聪明”“真能干”,这种虚假的评判反馈给学生的是错误的信息,也是教师的“黑白不分”,表面上看是尊重了學生的“自主”,实际上这也是虚假的“自主”之一。广大地理教师应引以为戒。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我们更应当对教师、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在教师的主导下,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茉莉.高中地理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07)

[2]赖伟强.新课标下的中学地理自主学习研究[J].大众科技,2015,(03).

[3]王素琴.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尝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自主学习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