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25杨青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微信政治思想

摘 要: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而言,对新媒体的应用更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说是势在必行,本文对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新媒体应用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概念及特征

新媒体从广义上而言是对所有新出现的各种媒介形式的统称,就目前新媒体发展的现状而言,新媒体主要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形成的媒介形式,包括当前发展非常迅猛的自媒体微博、微信以及传统新媒体网站、博客、论坛等等。新媒体主要的特点有:

第一,信息量极大。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是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因此信息可以从任何传播点发出,然后发送到任何点位。新媒体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定,所有人都拥有传播信息的权利,因此信息量也成爆炸式的增长。[1]

第二,传播速度快。由于采用网络传播,因此信息点到点的传播速度可以实现瞬时,即传播者一经发出,便可以到达受传者处,省去了中间大量地审核、传送的环节。[2]

第三,传播方式多样。新媒体形式的多样性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选择通过手机登陆任何形式的网站、app来获取信息,接收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全方位。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新媒体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与时俱进

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和内容是当前世界发生的最新鲜的事情,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第一时间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通过新媒体高校可以将在最前沿的思想政治理念传递给学生,同時也可以将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和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去了解和领域更加先进前沿的知识,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速度。[3]

(2)新媒体的传播随意性能够满足大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新媒体所提供的各种全新的信息渠道都可以成为学生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传统课堂之上学生接受的是一对多的普世教育,无法满足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学习诉求,因此对于思想政治这种较为传统刻板的学习领域失去兴趣。而新媒体的全新渠道为高校提供更多的途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通过全新的途径和方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脱离课堂,随时随地用任何形式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新媒体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己见的平台

在传统思想政治课堂上老师“一言堂”的情况可以通过新媒体得到极大的改观。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渠道来表达自身观点,因此能够使更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真正听到学生们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能够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2.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极大益处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和个人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1)新媒体上的不良信息容易诱导学生误入歧途

大学生群体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步入大学才真正了解外界的世界,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是他们了解外界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网络世界的信息良莠不齐,充满各种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对大学生造成影响,如果没有一定地抵抗力,很容易误入歧途、葬送前程。

(2)新媒体的虚拟性使大学生极易沉迷其中脱离现实

网络新媒体构建的是一个有别于现实的虚拟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大学生很容易脱离现实身份,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到自身的满足感,长此以往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也抗拒与现实世界接触,从而严重影响人际交往和学业,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不利于高校对学生进行正常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进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重点提出,要将网络变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不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4]

1.充分开展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加强校园动态思想政治教育

要想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传统媒介时代只能通过谈话的方式,而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充分利用舆情监测方式,重点对学校自身的论坛、贴吧以及大学生活跃的网络阵地进行监控,充分了解学生近期关注的事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活跃学生的言论动态,从而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利用社会、时事事件中积极向上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思想的时间加强宣传,潜移默化地在校园中树立起良好的舆论导向。同时也要对监测中反映地学生思想动态的潜在威胁通过多种手段扼杀在萌芽中,避免学生形成不良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2.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成立思想活动小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当前微信微博是大学生接触频率非常高的媒介形式,尤其是微信几乎是每天都要频繁使用的媒介,因此高校可以以辅导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核心,以辅导员为群主组成微信群,以群组聊天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学习内容、学校的宣传内容以及对大学生个人成长、未来发展有所帮助的文章通过微信群或者微博进行发布,让学生能够最快地速度看到这些内容,并组织微信群学习打卡,早读分享等线上学习分享活动,让学生们互相监督、形成线上学习的良好氛围。在群里还可以组织一些专家学者进群交流,与学生们进行轻松愉快地交流互动,专业性地解决学生们当前存在的困惑以及问题,形成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打造线上思想政治学习的新平台和新渠道,以学生喜爱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魏立娜.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17.

[2]周晓东,李月琴.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鄂州大学学报,2013,(5).

[3]季海菊.论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10-115.

[4]郭欲丹.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探索,2011,(7):121-122.

作者简介

杨青 出生年月(1983-4-)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湖南省岳阳市 当前职务:高校教师 当前职称:助理政工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方向。

猜你喜欢

微信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