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
2017-10-25朱玉玲
朱玉玲
所谓“后进生”是指学生智力发展正常,但受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有不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在思想品德或学习等方面相对落后,急需特殊教育的一类学生。眾所周知,任何一所学校都存在着后进生,任何一位教师都面临着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尤其是职业学校,学生构成复杂,专业课繁多,在教学中更容易遇到后进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职业学校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身为职业中专的教师,对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措施应进行一番思考,以便做好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一、职业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及特点
职业学校后进生形成的因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1.知识衔接存在着缺陷,形成了学习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个别学生在初中时学习就存在困难,进入职业中专后,由于初中和职校知识层次和体系落差大,脱节现象严重,出现知识断层,加之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造成了学习成绩差的结果。
2.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低。后进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会安排学习时间,态度消极,纪律松懈,上课听讲不认真,不按时完成作业,不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导致学习成绩长时间徘徊在较低水平,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学好知识失去信心。
3.学习方法不正确,自学能力差。部分后进生不能把握知识的本质、触类旁通的窍门,另外,不同学生适应教师的能力不同,一些学生不能适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等,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效果。
4.专业操作水平差。在初学技能课时,部分后进生没有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也没有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因而没有学会操作,导致平时的强化练习事倍功半,不能达到学校规定的技能操作目标。
二、转化后进生的教育措施
1.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衔接上的缺陷。教师应借助学校组织对新生的摸底考试和提问、谈话、作业检查等机会,了解后进生的知识缺陷所在和缺陷程度,在课余时间组织他们系统复习教材,掌握教学知识点,弥补教材知识衔接上的不足,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区别进行教学,提出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练习,精选作业题,注重质量、减少数量,要求学生当天完成,及时检查。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应尽量面批,当面指正。
2.帮助后进生克服消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中贯穿“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一些重点内容,课堂内多指导、多设问,与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愉快、平等、轻松的课堂气氛,发现、诱导、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3.挖掘后进生的潜力,发现其闪光点。教师应耐心指导后进生,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课前预习,完成预习作业,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认真看书多思考。技能操作课上讲清操作目的,多示范,慢示范,多指导,勤检查,让学生多练习,学懂,学好。
4.强化教书立世、以德育人的意识。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近况,适时改进教法,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讲课艺术,重视课堂提问,因材施教;要多表扬少批评,帮助后进生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加强课后辅导,让后进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良苦用心和深沉的爱,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5.与“后进生”交朋友。教师对后进生不歧视,在生活上多加关心、体贴,遇到困难给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住校生更要问寒问暖,尤其在后进生生病的时候要倍加关心、照顾。平时主动接近后进生,多谈心,谈家庭、学习、理想、就业,真正成为后进生的知心朋友。
6.充分信任个别后进生。让其担任班干部,利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管理者的身份管理别人,从而改正自身缺点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学校设置“进步奖”及时奖励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
7.定期进行专题讲座。选派教师进行文化课、专业课、实习操作课的特别指导,请一些获得“进步奖”的学生谈谈心得体会,利用各种渠道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总之,职业学校的教师只要以良好的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化后进生,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渊博的知识征服后进生,用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关爱去对待后进生,就一定能达到教育、转化后进生的目的,从而为后进生指明发展的道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