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幼儿园种植课程有效性的相关方法
2017-10-25杨洁
杨洁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儿童教育问题上。调查研究表明,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存在不同,教师要针对不同时期的学生教育,抓住不同的重点。对于幼儿来说,环境极更为重要。幼儿教师在创设教学环境时,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一种生机勃勃、富有乐趣的教学环境。所以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种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也是让学生学习大自然、接触大自然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幼儿;种植课程;方法
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意识到在幼儿教学管理模式中加入种植课程,对于提高幼儿的户外运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参与种植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同时也可以获取更多的大自然基础知识和种植技巧。当然,在植树课程學习过程中,幼儿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数量概念。种植课程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接触自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并且对自然产生兴趣的好机会。
一、通过设置幼儿种植课程,让幼儿能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让幼儿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兴趣的魅力。幼儿年纪较小、好动、定力较差,处于自然环境中能够让他们自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从而产生兴趣,更有效、更快速地获取自然知识。种植课程能让幼儿在小型的自然环境中身体力行,充分感受自然的奥妙。幼儿教师在种植课程中向幼儿展示各种类型的植物,提供了更加生动、直接的科学材料,幼儿种植的植物一天天成长,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到更多有趣的现象。教师在学生兴致盎然的时候督促他们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生命的成长,如用鼻子闻花香。让幼儿比较不同植物的成长速度,从而明白种植时不但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努力,还要主动探索知识。
二、加强种植课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与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类似,在种植课程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幼儿教师应该将幼儿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并且重视幼儿的兴趣以及相应的需求,强调幼儿的亲身体验过程,重视课程对幼儿发展的现实意义,强调教师与幼儿之间情感的建立和语言上的沟通。比如,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发现了虫子,幼儿会对虫子产生兴趣,并向教师提出问题,此时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的问题,积极为学生解答问题,并组织相应的活动,召集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在玉米上喷洒农药,或者是寻找益虫帮忙。当然,如果想要提高幼儿种植课程的有效性,大多数教师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即利用七星瓢虫来解决虫子的问题,于是师生的关注点聚集在七星瓢虫问题上,很多幼儿会对七星瓢虫产生疑问。此时,教师可以收集与七星瓢虫相关的资料。通过实地调查,让幼儿对七星瓢虫的特征、生活习惯全面了解。在这一问一答、一举一动的过程中,课堂生活充实了,并且也变得趣味盎然。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在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中与自然互动,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
三、让幼儿在种植课程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种植课程不仅是提高幼儿合作意识、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提高幼儿环保意识的好方法。比如,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将一盆盆土壤带入教室,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和描述;但如果能将幼儿带到种植园区,让幼儿感受土壤的特征,并且在观察后能够动手挖土、动手种植树木,感知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和存在的东西,就能使幼儿对土壤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在幼儿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培育他们爱护树木的意识,并且不断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幼儿只有亲身参与这个过程,才能够树立切实可行的环保意识,增加环保经验。
四、结语
种植课程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设置科学的种植课程不仅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而且可以让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充分学习大自然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过,幼儿种植课程不是简单的行为,而是有计划的训练,幼儿种植的植物不同于社会生活中的绿化,必须根据课程要求展开。
参考文献:
[1]王剑虹.种植活动中支持幼儿探究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6(Z2).
[2]凌伟娟.浅谈幼儿园“养植”活动的教育价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8).
[3]沈兰.开展玉米种植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