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跨文化适应理论看纪录片《中美跨国婚姻》

2017-10-25丁佩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

丁佩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文化是如何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引导我们思考,最终影响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理论 《中美跨国婚姻》 文化震荡 文化适应

一、导语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空前流动的信息和资本一样,大规模的人群越过民族国家的边界,到异国定居、求学、短期工作或者旅行。国际迁移者与迁入国主流社群间的文化差异,势必对发生接觸的双方造成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后果,并且影响到迁入国文化本身。从个体层面而言,频繁的迁移和流动会改变个体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归属感。而就群体层面而言,面对大规模人群势不可挡的国际流动,不同的主流社群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而将自身型塑为“文化熔炉”或者“文化多元主义”。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以纪录片《中美跨国婚姻》为素材,以期理解迁移活动给移居者和迁入地主流文化群体等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

二、跨文化适应理论

二十世纪中后期,John Berry提出“跨文化适应模型”。John 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建立在文化保持程度原则上,即个体在什么程度上重视并愿意持有原始文化身份以及在什么程度上接触客居地文化。由文化保持程度原则可推出如下作为“跨文化适应模型”建立基础的两个问题:1.是否愿意保持原始文化身份与文化特征?2.是否愿意与客居地成员建立并保持良好关系? John 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表明旅居者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客居地文化,并保持或放弃原始文化身份。该模型属于二维分析模型,关注旅居者与客居地文化之间的双向影响。此外,John Berry提出了有关旅居者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的“文化适应压力”理论(Berry 1990)。文化适应压力的程度受适应经历与压力来源数量的影响,不过三者为偶然性而非必然性关系。

三、《中美跨国婚姻》中的文化震荡

1.语言震荡。语言震荡起因于不熟悉地主国的语言。因为语言隐含着一个文化的价值信仰与社交关系的线索。如果不懂当地的语言,就会失去适应新的语言符号环境的能力。

纪录片中珊蒂没上过大学,基本上不懂英语,于是语言问题就成了她和史蒂芬之间的障碍,也成了她适应美国生活的障碍。因为不懂英语,当史蒂芬把珊蒂接到美国,并第一次向珊蒂介绍自己家里的摆设时,史蒂芬说得头头是道激动万分,但珊蒂却一脸迷茫。语言震荡不仅造成了珊蒂和史蒂芬之间的交流障碍,而且也阻碍了珊蒂融入美国社会。由于不懂英语,珊蒂无法单独出门,出门必须要史蒂芬陪在身边,这就造成了珊蒂对史蒂芬的过度依赖,而且也导致珊蒂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

2.文化距离。文化距离是指旅居人的文化与地主国文化之间的差距。例如,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差距远远大于欧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婚恋观的不同,珊蒂和史蒂芬闹过一些矛盾。在认识珊蒂之间,史蒂芬接触过一个名叫茉莉的中国女性,这件事珊蒂并不知情。一次偶然的机会,珊蒂发现史蒂芬的电脑里还保存着茉莉的照片,而且和茉莉还有邮件往来。于是珊蒂醋意大发地质问史蒂芬,并觉得史蒂芬这样做是不爱她不尊重她的表现。但史蒂芬一脸迷茫,觉得这样做并无不妥。并解释说,他并不爱茉莉,只是把茉莉当成自己的朋友,觉得朋友之间偶尔联系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珊蒂并不相信,一定要史蒂芬删除关于茉莉的一切并断绝和茉莉的往来才肯罢手。

四、《中美跨国婚姻》中的跨文化适应

1.疏离感。疏离感产生于旅居人认同和保留自己文化的强烈欲望。对于地主文化的排斥使得旅居人把社交圈子仅限于认识的几个朋友或工作伙伴,并且使得他们竭力寻找与自己同文化的人进行社交。

珊蒂到美国后,由于语言不通,在加上没有工作,整个生活圈子里就只有史蒂芬和拍摄纪录片的美籍亚裔女导演黛比。在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强烈差异下珊蒂和史蒂芬闹了矛盾后,珊蒂就会向黛比倾诉,因为黛比使她认识的唯一会说中文的人,而且黛比是亚裔,两个人会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再加上珊蒂刚开始主观上没有融入美国社会的强烈愿望,珊蒂在美国有种强烈的疏离感和孤独感。

2.儒化。当旅居人产生强烈的想适应新文化环境的愿望时,儒化的现象也跟着出现。旅居人开始接受地主国的文化并慢慢减低自己原来文化的重要性。

在经历了和史蒂芬大大小小的各种矛盾和短暂的离婚危机后,珊蒂开始反思自己,并努力适应美国文化。原本对英语一窍不通的珊蒂,考试报培训班努力学习英语,并慢慢开始用英语和史蒂芬对话。慢慢地珊蒂也开始和史蒂芬去见一些朋友,用英文和朋友们交流,并和朋友们一起玩耍。以前由于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珊蒂和史蒂芬经常闹矛盾,现在由于珊蒂和史蒂芬都学着慢慢体谅彼此和适应彼此,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五、结语

通过对纪录片《中美跨国婚姻》的分析,不难看出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度间的语言文化不同,人们的看法、行为和表现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跨文化之间的主要障碍不是语言,而是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因为有文化差异,才造成了文化冲突,有了这些文化冲突也就预示着最终的融合,冲突只是文化融合的过程。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有理解精神和博大的胸怀,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标准去衡量哪个民族的文化更优越,事实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受到人

们的尊重,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背景下沉淀下来的,都有其独到之处。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上了文化冲击,尝试着去适应目的语的文化,同时沿袭自己的文化方式,兼顾二者显得更为明智,适应总是这个世界上永恒不变的真理。

参考文献:

[1]安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9(08).

[3]陈国明,余彤.跨文化适应理论建构[J].学术研究,2012(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
基于Berry文化适应理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启示
走出边缘:阳江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群重构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低龄留学要做好“文化适应”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
从工具的磨损看麻山苗族对文化所属环境的适应
创建高校自身特色 重视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