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2017-10-25李建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李建波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共同活动的统一体,只有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练习等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更新、完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育课堂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作为开展学校教学的关键,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素质教学。事实上,开展素质教学,推动创新教学是内核和重点。推行创新教学,对小学老师而言,需要及时变革教学理念,从小学生的基础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着重展现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全面完善的思考方法,逐渐学会探寻和革新。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老师要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意识。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前提,而教学理念也影响着老师的教学活动,结合以往教学理念,许多老师大多形成了知识为根本的理念和教学思路,因此在教学时,仅仅重视知识讲解,完全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逐渐养成了将个人思想机械传输给学生的习惯,从而制约了学生创新,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更是空谈。要想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意识。[1]

2.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引导启发式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他们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分析、归纳和整理等方式,让学生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培养其探索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引导启发式教学方式一旦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导方式,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将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低年级学生生性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很短,对于他们来说,动手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要启发他们多动手,让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思维,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和锻炼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从讲授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个法则到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都要从启发开始。运用启发引导,启发要自然亲切,引导要及时准确。如果让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例如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对象的某些特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这时实施引导启发式教学,能使过程目标中的探索目标得以强化。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提供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2]

3.开放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纵观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往往缺少自主的研究、探索;学生学习的合作、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公式、法则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而應该更具有发现性、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大力提倡开放式教学。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是积极寻求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鼓励标新立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有意的、坚持不懈地利用各种机会去引发、爱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加强。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理想的发展,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这种成功的体验在评价中最容易得到。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3]

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会探索和创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仅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学习探索和创新方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突破“重结果、轻过程”、“重死记硬背、轻应用”的教学模式,坚持过程教学原则,通过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数学规律的形成与应用,让学生学习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增长才干,提高素质。首先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充分利用旧知识与实际发展的不相适应,或者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研究,不断地进取。在讲近似值的这一节课时,例题中要求计算出应付多少菜钱的问题,学生经过计算得出了三位小数,但是,现实生活中最小单位只有分的存在,所以,以元为单位的就只能保留两位小数。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马上想到了四舍五入,但小数的保留数位让人们发生了热烈的争议。这时,教师加以点拨,说明付款必须精确到百分位,即保留两位小数,是计算的需要,而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只保留一位小数,是为了方便付款。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求积的近似值要看实际情况。其次,要从数学规律形成的教学中,使学生重视实践,学会观察、分析、概括。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可以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一下,多量量、画画、比比,在对长度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观察小数的实际变化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对其性质进行总结与概括。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就要从研究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现在的孩子个个喜欢表扬渴望成功。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应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转化。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在课堂中进行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未来社会培养出一代创新人才打下基础。[4]

参考文献

[1]郝锐喜.浅谈数学有效课堂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9):95—95.

[2]陈会玲.浅谈数学课堂教学[J].魅力中国,2014,(2):l59-159.

[3]梁春晓.浅谈数学课堂教学[J].软件:电子版,2013,(18):99-99.

[4]孙文霞.浅谈数学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3,(24):178-178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