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2017-10-25张卉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趣味性微课小学生

张卉宁

摘 要:信息化时代挑战传统教学结构,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能为学习者提供更有吸引力、更强大的学习经验,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综合微课的特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可知借助于微课的微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小学

当前国内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借助微课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质效。从开发制作到使用环境,再到授课内容的特殊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使用微课确实有着明显的优势。使用不同类型的微课资源,不仅可以使老师的操作更清晰,而且还能实现分层教学,最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什么是微课

近两年来,微课成为教学创新的一种工具,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网上可见的微课形式五花八门。大家对于微课的理解差异很大。[1]

什么是微课?它是一种短小的关于某一知识点的传授与学习辅导方面的一种特别的视听化产品。从用户出发,建议微课长度控制在5分钟左右(3-10分钟)。微课,要解决的问题,是知识理解的困难与学习效率的低下,微课是进行自学的一种工具手段。

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它是一种消费产品,因此需要满足产品的所有属性;既然是产品,就需要专门的设计艺术;它有特别的用途———学习用途,因此,要满足学习越来越享受越受用的需要;它是一种视听化语言与产品,其开发有特定的技术范畴与方法。[2]

二、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分别是微课、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综合微课的特点、小学生学习能力特点和小学信息技术课内容的特点三个层面,分析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

1.微课的特点分析

从微课本身的层面来说,微课具有时间短的特点,一般的微课课件都在5分钟左右,有的甚至更短,只有一分钟;然而,微课却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把一个重要的概念讲清楚了,把一个具体的操作演示明白了,这是它内容精要的特点;同时,微课课件是集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的微视频,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2.小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层面来说,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管理能力很弱,学习时的持续专注时间大概只有几分钟,但是,三年级以后的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具有一定的策略性,能够对学习的内容按照自己的记忆策略进行记忆和理解。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表现出更强的学习欲望,因而,小学生往往更喜欢学习具有趣味性的知识。

3.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直面计算机操作的学科,基本上每一节课学生都有大量的自主学习任务探究的时间,同时这些探究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这就在时间和硬件上满足了学习微课的条件。微课很适合操作技能的学习,信息技术需要学生学习大量的操作技能,由于一般是教师广播教学而非一对一授课,学生在面对

计算机屏幕学习时会经常出现操作细节的缺失,如果把这些操作制作成微课,辅以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强调,就很利于学生的自我修正和记忆。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可知微课、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小学信息技术课三者是相互协调的关系。一方面,微课时间简短的特点正好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相吻合,当小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的这段时间学习微课课件时,微课可以发挥的效果是最好的。另一个方面,微课生动形象和趣味性的特点恰好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能够有效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學生对微课的关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使用微课的可行性

微课的诞生源于微型学习的需要。微型学习的需求促进了微课的发展,信息技术课堂正是由若干个微型学习环节组成的,如果能将其中的某些环节用微课来处理,学生就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弥补个性差异、查漏补缺的目的。在现阶段,微课虽然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观看和学习,但毕竟其主流的传播媒体还是电脑,而在信息技术课上,每节课我们都可以很轻松地使用到电脑和网络,因而,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

1.教师在微课的制作方面具有优势。

信息技术教师无论是使用屏录软件录制操作说明,还是在拍摄视频的后期剪辑方面,都比其他学科教师更有优势,几乎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就可以上手,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制作微课,几乎没有技术方面的屏障。

2.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微课的实施。

微课需要网络和视频播放终端,所以大多数中小学学科的微课在硬件条件上便只能在课后进行,一般都是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当然微型课本身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信息技术课相比其他学科有自己的特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直面计算机操作的学科,基本上每一节课学生都有大量的自主学习任务探究的时间,同时这些探究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这就在时间和硬件上满足了学习微课的条件。

3.教师的重复性劳动多,微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一周的课时量约为10-14节,也就意味着,同样一次课,有可能要重复10遍以上。这种不厌其烦的讲解与指点,考验老师的耐心,也消耗了老师的精力。如果将教师最精彩的讲解过程,制作成一个个微课,就可以大大提升老师上课的效率。

4.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微课

在大量的操作技能学习中同学的水平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甚至会日积月累地出现大量问题,教师一一解答学生的疑问难免有所遗漏还无法统筹全局,统一解答又浪费了很多学生的时间,这样的问题在复习课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微课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其实也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

结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符合小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满足了小学生对学习内容趣味性的需求,同时也把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知识通过微课的形式更加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地展示出来,是微课时间短、内容精要和具有趣味性等特点的体现,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可以说是教学方法与学习者和教材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学研究,2013(7).

[2]黎标.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趣味性微课小学生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