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2017-10-25张雪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拇指课外课外阅读

张雪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老师,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年级学生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明确提出这一学段的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一年级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巧用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故事是他们学习课外阅读最容易接受的方法之一,教师应巧用故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首先,教师要给孩子们讲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故事讲得有声有色,他们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因此,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便每天安排5分钟有计划地讲一个小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如果哪一天不讲,他们很不习惯,时间一长,他们会感觉到书是那样神奇,书中有那么多好听的故事。这样听故事不仅能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爱听故事,渐渐就会养成自己阅读故事的习惯。

其次,教师在讲故事时设置一些疑问激发他们主动阅读的欲望。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学完汉语拼音后,我便引导他们自己读故事,在故事讲到精彩处突然停下来,然后告诉他们故事的结局就在哪本书上,他们便会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去图书角寻找相关拼音读本,找到答案后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分享,有时候竟然跑到教室办公室门口,大声对我说出故事结局,然后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如:在指导阅读《拇指姑娘》,老师先讲述了故事的开头,有一位老婆婆非常渴望有一个美丽的小孩子,巫婆帮助她实现了这个愿望,让她得到了漂亮、善良的拇指姑娘。可有一天,拇指姑娘被一只癞蛤蟆偷走了,从此,她开始了惊险、梦幻般的旅程。在拇指姑娘的旅程中,癞蛤蟆和鼹鼠都要娶拇指姑娘,最后她嫁给癞蛤蟆、鼹鼠吗?还是有其他的结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去图书角阅读。在老师的引导下,《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365夜故事》、《成语故事》都成了他们喜欢的书,图书角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待的地方。

再次,让学生表演故事,让他们在阵阵笑声中尝到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当学生读了一些童话故事后,教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让同学们演一演故事,这样不仅锻炼同学们的表演能力,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小学生表现欲强,谁都想表现自己,他们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便会主动认真地阅读人物的动作、样子。如:同学们读了《猫和老鼠做朋友》后,我便让他们表演,那只馋嘴的猫和那只老鼠被他们演得活灵活现,同学们也笑得前俯后仰。从那以后,他们的读书积极性更高了。

二、课外延伸,拓宽阅读范围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拓展,教师应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时机,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课内外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学习古诗《春晓》时,教师教给学生一些阅读古诗的方法,然后告诉学生,古人描写春天的诗还有很多,让他们到课外去寻找,他们兴致极高,有的捧着《唐诗三百首》,有的让家长到网上查找,还有的到图书馆查阅。第二天,便有很多学生纷纷背诵了《咏柳》、《春夜喜雨》,这样不仅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对春天的景物特点有了进一步了解。另外,教师还应根据课本的内容,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择一些书籍推荐给学生读,如:学习了识字2《三字经》中的有关语句,便让学生课外背诵《三字经》。学习了名人故事后,让学生读有关名人的故事书。这样,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学生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自觉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

三、成果展示,提高阅读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必须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评比,为他们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1.比一比:比谁读的书多,教室里在图书角旁边布置“读书墙”,学生读书时记下读书时间和书目,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奖一朵小红花,期末评比出“阅读小博士”。第一学期结束时,我送给“阅读小博士”每人一张纸做的小书签,上面是卡通小博士,写着:你已经读完了10本书,祝贺你成为阅读小博士!拿到书签的同学兴奋不已,读书积极性更高了,没拿到的同学表示今后要多读书,争取成为“阅读小博士”。

2 、赛一赛:积极开展各种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识字比赛等。并让获奖的学生向同学们介绍读书的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读书兴趣。

四、家校联合,创设读书氛围

1.取得家长的支持。由于班级人数多,家长文化水平相差大,因此利用家长会多向家长讲述读书的好处,让每位家长意识到读书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2.創造适于阅读的良好家庭氛围。家庭环境和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建议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定时定内容地去指导孩子阅读图书。另外,在家里也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书,使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在自身的水平上获得进一步提高。

五、教给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孩子有了自己喜欢的书,正确的阅读方法十分重要,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查字典词典、遇到精彩的语句要记录和积累下来、尝试复述故事梗概等,家长千万要注意不要加重孩子的阅读负担,一切要从启发他的阅读兴趣出发。

总之,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热情应充分给予鼓励,使他们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endprint

猜你喜欢

拇指课外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绿拇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有趣的拇偶
绿拇指
拇指甲中分以远缺损的修饰性修复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