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在未来影视市场中地位之心理思考
2017-10-25李雁南
李雁南
【摘 要】微电影作为“微时代”的产物,伴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技术的革新而快速发展。微电影的出现并非偶然,更是电影文化在当代网络媒介环境下的新的表现形式。正因为如此,从未来影视市场发展格局及趋向来看,微电影的市场地位,微电影的传播内容、传播路径又该走向何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将从微时代下的微电影发展现状及优势入手,就其传播内容、形式、路径、趋向展开探析。
【关键词】微电影;影视格局;传播内容;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8-0100-02
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网民突破7.31亿人,而智能化移动终端已经成为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渠道,“微时代”已经到来。微电影正是在“微时代”的春风下,以其超乎寻常的“短、平、快”传播模式,成为影视市场的一匹黑马。微电影本身情节完整、片长较短、制作成本较低,周期也不长,借助于网络新媒介平台具有广泛性、全时性传播优势,特别是在商业性与艺术性、精品性与平民化推进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
一、微时代下的微电影及优势梳理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推广,特别是4G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课为主体的“微时代”已经到来。微电影作为“微时代”的一块小领地,2016年國内微电影产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微电影作品年产量突破两万部。同时,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规划,也为微电影的发展拓宽了疆域,催生了“微电影+旅游”、“微电影+教学”、“微电影+公益”等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微电影的迅猛发展,与其自身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一)微电影创作方面的优势。在微电影创作方面,其优势表现在两点。一点是平民化的生产方式。学界曾这样评述微电影“不需要过多的投资,利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将梦想转变为现实”。微电影的创作主体,既可以是电影爱好者,也可以是影视专业学生,还可以是专业影视团队,投资人也是多种多样。2016年微电影《再见那年》预告片发放,不足一小时网络点击率破万,而这个影片在横店临时组成的剧组,整个影片成本不足八千元,从而掀起了微时代微电影平民化高潮。当然,对于微电影的投资,不能仅考虑其人力成本、设施费用,微电影的投资还要考虑到拍摄条件、演员架构,以及诸多领域的协同、衔接,特别是影视器材、摄制工艺,原创性等诸多门槛的限制。但是相比而言,其快速平民化成为微电影创作的一大特色。第二点是自由化的创作空间。说起创作空间,低成本、快速、短时的微电影,可以在获得灵感后即可拍摄,甚至满足随时随地开展微电影制作的条件,不必像传统电影那样,需要考虑更多的题材、影响、经济、社会效益等因素。由此形成的微电影创作的自由化、随意化趋势,也让微电影更趋多元化。
(二)微电影传播方面的优势。微电影在传播优势上也分为两点。一点是海量的点击与传播速度。微电影的“微片长”特色,可以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加之不同网络环境下受众对微媒体平台免费下载或付费下载,使得微电影的传播超越了时空的局限,甚至满足任何、各类移动终端的观看。据CNNIC统计,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突破5.45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达到74.5%,特别是4G网络资费的进一步下调,网民在新媒介平台上收看微视频将更趋常态化。二点是具有强烈的双向互动传导性。德国美学大师姚斯提出“一部艺术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它的接受者的主动参与是不堪设想的,只有通过接受者的裁决过程,艺术作品才能进入一种变化着的经验视界的连续性中”。同样,对于微电影的传播及发展,也需要广大受众的参与,其互动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受众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微视频渠道,比如网页、专业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等;二是满足不同平台与生俱来的互动性,受众可以分享来进行转发,也可以跟帖进行评论。
(三)微电影营销方面的优势。对于营销,说白了就是广告效益。微电影的“营销”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短平快的广告效应。与其他媒介相比,电视媒体需要从企业文化品牌树立上来宣传形象,需要支付高昂的广告费;而对于微电影,其本身的推介平台为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上各类媒介交互空间,这些媒介空间受到“80后、90后”的追捧。传统电视的广告效益难以获得网络领域受众的认可,而微电影却以短小精悍、艺术化处理等方式,更能够满足“微用户”受众的碎片化浏览习惯。比如一些微电影通过植入广告或定制广告方式来进行盈利性宣传,相比其他宣传渠道费用更低,效果更好。比如《一触即发》为凯迪拉克公司的一个剧情式微电影,整个影片制作精良,节奏紧凑,堪称微电影营销市场的经典。二点是立体化营销渠道成为整合营销的传播者。除了短平快之外,微电影在整合网络多元化营销资源上,更以其立体化特色,为企业和产品带来意想不到的营销效果。美国学者唐·舒尔茨提出“整合传播营销”概念,强调“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微电影的出现,与之更具有契合性,也更能适应立体化整合营销的时代需求。
二、微电影传播内容的分类梳理
(一)商业类微电影。商业微电影是为企业、为产品服务的微电影,具有较高的商业意味,旨在为企业做战略营销,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商业微电影也是微时代下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产物,其走出传统单一的灌输式“硬广告”模式,重在从激发受众的认知、情趣、爱好等来获得对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比如对于企业文化类微电影,其以文化理念为导向,来宣介企业的文化,赢得受众的好感。2011年台湾大众银行推出《梦骑士》微电影,就是宣扬一种企业文化;对于产品展示类微电影,重在宣传产品及服务。比如《这一刻,爱吧》,就是通过对几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进行包装,并融入“可爱多”冰淇淋产品广告信息。这类微电影多以“植入式”广告为主,相比为了降低硬广告所带来的受众反感度,还有一些品牌类营销微电影,比如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的《中国最强音》栏目,该节目通过学员拍摄的系列微电影,以增强其在整个节目中的收视率,获得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公益类微电影。所谓公益性,不仅在叙事表现上突出正义、善良、关爱等温情,更要从艺术形式上驳斥网络文化中非主流意识。在公益性微电影内容上,多以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来激发受众的情感认同,来引出“梦想”、“愛”、“情意”等正能量主题。当然,对于公益类微电影的独特创新之处,仍然以搭建主流文化为主体的、以和谐网络文化为内容的媒介宣传空间。比如2014年由中共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协同多个单位拍摄的“陇原清风”公益微电影大赛,旨在倡导廉政文化、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2012年的微电影《三轮车老人》,以声画并茂的形式,来宣传传统道德文化,来重新塑造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文化艺术娱乐类微电影。对于文化艺术娱乐类微电影,其内容更为广泛,也更为具体。文化艺术娱乐类微电影,将文化作为微电影制作的主旋律,并从文化定位、角色分工上体现娱乐功能,来传播和解读一种精神或旨趣。文化艺术娱乐类微电影还可以表现为纯粹的娱乐内容,让受众从中感受到片刻的欢愉和轻松。在一些剧情类微电影,比如《老男孩》,从中来传递对青春的怀念,对梦想的重拾;还有《幸福速递》,将快递员的故事作为最平凡、最可贵的幸福生活等等。这些剧情的设置,以社会生活为背景,以电影情节和矛盾冲突为引线,来演绎不同人群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澜,从而激发受众对自我、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在电视散文类微电影中,更加突出镜头画面的美感、突出构图的精致,彰显情节的绚烂。如2012年《我在泉州遇见你》,就是以泉州为拍摄地,以唯美的画面来展现泉州的人文气息,来增强受众对泉州的理解和触动。当然,对于纯粹搞笑类微电影,这类微电影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且带有较大的讽刺意味,演员的形态、造型、服饰、语言多为荒诞,以博得受众的欢笑。如2013年的网络微电影《万万没想到》,就是以无厘头方式来搞笑的微电影,其主人公的荒诞生活,成为该剧令人捧腹的笑料。
三、微电影在未来影视市场的发展趋向
毫无疑问,对于“微时代”下的微电影传播及发展趋向的分析,不同个体的需求差异、心理特征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微电影的发展。但对于依赖于网络为主体的媒介环境,受众本身对新媒介传播手段的习惯,也将之作为微电影的依赖性诉求。总体来说,在未来影视市场发展趋向上应该把握四个方向。
(一)以精品化来实现微电影的全向传播。微电影的发展要想走得更远,必然需要从创意上来制胜,以精品化来赢得竞争主动权。从近年来微电影高产的背后,只有精品微电影才能赢得“海量点击率”。同时,微电影的创作,要走出“低俗低质”桎梏,特别是要摒弃以抄袭、无病呻吟式的低俗文化作为宣传噱头,博得眼球。要加强网络微电影法规建设,引领微电影法治化环境的营造。
(二)以商业化与艺术性相融合发展。微电影的发展不能单纯以艺术为主,还要考虑营销和创作,只有将商业化、艺术性相融合,才能为微电影的发展注入动力。比如2017年徐福记推出的“铁树银花》就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微电影,将徐福记的品牌形象与故事相融合,赢得了超高点击率。
(三)突出平民化与专业化的融合。微电影让“人人都能导演”成为现实。事实上,无论是草根文化、还是精英文化,其发展都需要从生活中来挖掘文化,从生活中来构筑喜怒哀乐,来实现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因此,要吸收“草根”文化的原生态性,但绝不要粗制滥造,要融入“专业化”思维,来制作高水平的微电影。
参考文献:
[1]唐黎标.微电影市场化的一些思考[J].中国电影市场,2016,(10):33-34.
[2]李明文,安阳.浅析微电影的市场优势及出路[J].知识经济,2016,(07):72-73.
[3]张会凯.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J].西部广播电视,2016,(18):119.
[4]李悦.电影符号品牌的市场力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5]张元欢.中国电影出口北美市场面临的问题[J].中国电影市场,2013(05).
[6]李道新.资本与文化的百年运作——解读功夫电影的民族特性与市场前景[J].电影新作,2005(02).
[7]袁庆丰.电影《春蚕》:左翼文学与国产电影市场的结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8]张杰,赵春晓.年轻一代电影史学群体及其撰述形态探析[J].电影文学,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