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室内混龄区域活动方法浅析
2017-10-25许媛媛
许媛媛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兴趣以及喜好进行深入的了解,要对幼儿的感受以及体验进行重视,以推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活动,混龄区域活动符合这一教育要求。本文主要围绕幼儿园室内混龄区域活动的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 混龄区域 活动方法
作为同龄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可以在跨龄交往中受益匪浅。但是在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中,尚且存在较多的问题,制约了幼儿的进一步发展。故此需要广大教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混龄区域活动策略,以推动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混龄区域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混龄区域活动不够重视
在我国一些幼儿园中,教师对混龄区域活动不够重视,没有制定完整的活动计划,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样就导致混龄区域活动很难发挥其真正的效用。虽然有一些幼儿园已经开展了混龄区域活动,但是却没有关于执行的注意事项,也没有关于教师的奖惩措施。这就导致一些教师认为,混龄区域活动与自己的工作绩效无关,所以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条件之下,就会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幼儿自由玩耍。
由于缺乏对混龄区域活动的研究,虽然有一些幼儿园逐渐意识到开展混龄区域活动对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借鉴参考,所以一旦遇到问题只能够自己去琢磨研究,甚至会不了了之[1]。这就表明幼儿园的管理者并没有对幼儿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更好的了解混龄区域活动,掌握混龄区域活动的主要策略,这也是幼儿园对混龄区域活动不重视的一大体现。
2.空间区域不够合理
在混龄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对区域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是其中的前提条件,如果活动的环境设置以及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势必会影响混龄区域活动的开展。当前一些幼儿园的混龄区域活动的空间布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区域空间密度较小
所谓空间密度,指的是每一个幼儿在混龄区域活动中所占用的空间大小。根据我国相关标准规定,户外空间密度不能够少于4㎡/人,室内空间密度不能够少于2㎡/人。此外,我国相关标准对幼儿园的班级人数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幼儿园的小班人数不能够多于25人,中班不能够多于30人,大班不能多于35人。然而在我国许多幼儿园中,都没有满足这一标准要求。由于幼儿人数偏多,而幼儿园的教室以及活动场地受限,这就导致幼儿的活动空间非常的拥挤。这样就会限制一些大型的活动开展,会导致幼儿之间容易发生冲突行为,继而影响混龄区域活动的开展效果。
(2)空间布局不够科学合理
在混龄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一个科学合理的区域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然而在许多幼儿园中,没有将“动区”与“静区”有效的隔离开来。如,有些幼儿园设立了小舞台、快乐超市等动区,设立了图书角等静区,然而这些区域没有有效的隔离开来,所以就导致静区受到了动区的干扰[2]。
二、混龄区域活动开展的主要策略
1.树立科学的混龄区域活动理念
在混龄区域活动开展中,科学的区域活动理念是其开展的基础。因为混龄区域活动的的指导理论较为缺乏,而且相关的实践也不够成熟,这样就使广大幼儿园在探索混龄区域活动时面临着较大挑战。但是幼儿教师不应该就此畏惧而中途放弃,这样会不利于幼儿的前进发展。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没有认识到混龄区域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意义,所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有一些幼儿教师仍然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对幼儿的活动进行随意的打断,对幼儿的新型想法不够重视,而且教育管理的方法也较为落后,这就极大的制约了混龄区域活动的开展。
故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幼儿园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要让有幼儿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去积极地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让他们接触关于混龄区域活动的相关理论。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突出“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能够去随意打断幼儿的行为,也不能够过于放纵幼儿的行为[3]。要根据教学目标,树立自己辅助者的身份,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推动幼儿的发展。
2.科学地创设混龄区域环境
(1)要保证区域活动的空间密度
经过相关研究表明,在活动交往过程中,区域活动的空间密度会对幼儿的交往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区域空间的密度较小,那么就会导致空间变得更加的拥挤,会降低幼儿的活动质量,会导致幼儿为了争夺活动场地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但是如果空间密度过大,就会导致幼儿之间的合作活动会有所减少,会导致幼儿单独活动的机会增多。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现如今,有许多幼儿园都存在着空间密度较为拥挤的问题,因此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变。 如可采用部分混龄的区域活动来代替全园混龄区域活动;或者对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进行改变;还可以开辟户外空间的方法。除此之外在招生过程中,幼儿园要以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为基准,不能够为了经济效益而一味地追求招生量,要对师生的比例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促使幼儿的活动空间能够得到保障。
(2)对区域活动的空间布局要加以重视
在对混龄区域空间进行布局时,要将“动区”与“静区”进行隔离,当然这不意味着这两者不需要联系,这些区域之间要为幼儿提供可以交往的渠道。如,超市和医院就可以进行临近设置;美工区与表演区可以进行临近设置,幼儿可以将一些自己创作的作品拿到表演区使用。这样一来,幼儿之间的交互就变得更加的密切,从而推动他们的相互发展。
结语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混龄区域活动对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科学的混龄区域活动理念,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此外,还要科学地创设混龄区域环境,要保证区域活动的空间密度;对区域活动的空间布局要加以重视 。如此一來,就能够充分发挥混龄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晨.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现状与策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2]安丹丹.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刘清华.幼儿混龄区域游戏开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