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兰花花》两种演唱版本的比较分析

2017-10-25张敏

戏剧之家 2017年18期
关键词:兰花花彭丽媛阿宝

张敏

【摘 要】陜北叙事性民歌《兰花花》有两种演唱版本,一种是彭丽媛的民族唱法;另一种是阿宝的原生态唱法。两种唱法的《兰花花》存在诸多相异之处。在编曲配器方面,彭丽媛版本为交响乐团伴奏,以西洋乐器为主;阿宝版本以民乐为主,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为二胡。在演唱处理方面,彭丽媛版本细腻委婉,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阿宝版本粗犷质朴,体现了歌曲的地域风格。在审美方面,彭丽媛版本注重唯美,声音圆润柔和;阿宝版本注重韵律美,咬字清晰,声音通畅。

【关键词】《兰花花》;演唱版本;彭丽媛;阿宝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8-0068-02

《兰花花》是一首流传于陕北地区的叙事性民歌,区域性非常明显。[1]它以纯真、质朴的语言,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兰花花。[2]她为了追求情感的自由,不受阶级的欺压,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民歌吸收了叙事的表现手法,用分节歌的形式,深刻地表现了歌曲的主题,讲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欺压与迫害,并成功塑造了兰花花的形象,赞扬了兰花花敢于打破封建礼教的禁锢、大胆追求情感自由的反抗精神。

《兰花花》是陕北民歌的代表,也是中国民歌的艺术瑰宝。[3]恰因为如此,许多歌唱家都喜爱演唱这首经典民歌。在《兰花花》的众多演唱版本中,有两个版本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比较研究,一个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版本;另一个是著名男高音阿宝演唱的版本。

彭丽媛演唱的《兰花花》属于民族唱法,运用科学专业的发声方法歌唱,而阿宝运用的则是原生态唱法,他的声音较即兴与自由。彭丽媛的音色圆润柔美,声音张弛有力,是我国民族声乐的代表。她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曾主演过歌剧《白毛女》《党的女儿》等,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好评。阿宝的声音穿透力强,拥有收放自如的高音和明亮、通透的音色。他那淳朴自然、发自内心的呐喊引发了许多人的情感共鸣。这两个版本的《兰花花》都是由中国较有影响力的演唱者演绎的,无论是编曲配器还是演唱处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一、编曲配器

编曲配器是音乐作品二度创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让音乐作品立体、直观地呈现出来,直接影响着演唱者对歌曲演唱情感、技巧处理等的把握。两个版本的《兰花花》都在原谱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编,通过对两个版本在伴奏织体、乐器表达等方面进行分类对比,可以清晰体会二者的差别。

彭丽媛版本的《兰花花》为D五声羽调式。一共有五段,每一段的结束句都呈下行进行,多数段落结束音落在主音羽音上。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音区、调性统一,乐句十分规整。彭丽媛在演唱上对原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原曲的第一句为大二度进行,而彭丽媛在开始部分以向上四度音程跳进进行。第一、第二、第三段都是向上四度跳进进行,表现了歌曲欢乐明朗的格调。[4]伴奏织体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叠加型,主干织体为交响乐中的弦乐组。前奏由弦乐组引领,人声出来后,以小提琴伴随,中间插入竖琴,竖琴在弦乐的衬托下,演奏出徐缓的琶音。第一段结束后,伴奏以双簧管为主,伴以竖琴。第三段结束后,间奏由弦乐组演奏,然后进行到以小提琴独奏,伴随着竖琴,情绪发生了改变。第四段全曲的感情基调变得十分悲伤,如泣如诉,乐器伴奏声音比前半部分弱小,仿佛听到兰花花在哭泣,近似哭腔的表达,将兰花花无奈、忧伤的心情表现得十分贴切。

阿宝版本的《兰花花》是B五声羽调式,开始部分声音轻巧,主要以人声为主,伴奏声音较弱。由架子鼓引入,二胡主导,气氛变得很热烈。阿宝的唱腔也较第一段发生了改变。到了第二段,一直以架子鼓伴随着人声。第三段结束后,间奏以二胡为主,架子鼓伴随,到了第四段又以架子鼓伴奏,结束了第五段,到了间奏的时候,转到了C五声羽调式,情感逐步递增至沸点,然后二胡伴奏声渐慢,架子鼓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而且速度也比之前慢了一倍,最后一句的重复,以及后面高八度的演唱、长音拖腔的使用,使得歌曲有了一个整体的结束感。

阿宝主要用原生态唱法进行演唱,声音比较自由、随性,每一段的第一句都是四度跳进,表达的是一种热烈、愉悦的感情。在伴奏上,它的伴奏织体主次分明,主干织体由二胡引领,旋律风格与主旋律风格相同。

二、演唱处理

彭丽媛采用的是典型的中国民族唱法,有良好的气息支撑和共鸣腔体的运用。第一部分是叙述性语气,对兰花花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兰花花的简单描写,语言简练、朴实,到“三班子吹打”情绪开始变化,把兰花花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遭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被迫嫁进周家的无奈,以及其反抗封建束缚的决心演绎得栩栩如生。

阿宝采用了信天游的唱法,处理较为自由,基本为真声演唱,演唱时运用了陕北方言。如“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个人”中的“生”字、“下”字和“爱”字,采用陕北方言,咬字比较夸张,这就使得阿宝版本的《兰花花》陕北风味更为浓厚。阿宝的演绎带给人美的享受,就好像身处陕北,切身感受到陕北人民的淳朴。

彭丽媛的演唱细腻委婉,以情动人;阿宝的演唱粗犷、奔放,表达纯朴真实,透出浓厚的陕北风味,与作品的地理环境达成了高度统一,体现出作品的地域风格,是对陕北民歌本质回归的成功范例。

三、审美趣味

从审美角度看,彭丽媛版本的《兰花花》更为注重“唯美”。她是严格按照传统的咬字方式来演唱,表现出来的是字正腔圆、甜润丰满的唯美之感。彭丽媛对《兰花花》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全曲基本保留了原民歌的旋律特点,演唱旋律为la-re进行,形成的音乐风格是陕北民歌特有的,较为高亢、明亮。在节奏上,突出了陕北民歌方整性乐句的特点。第四段的旋律为大二度进行,较为舒缓、悲戚地诉说了兰花花被迫订亲,并被自己父母强行嫁入周家的不幸遭遇,形象地表达了兰花花将要被抬进周家时的惴惴不安的心情,以及对自己的情哥哥难分难舍的爱。作曲家不仅在一些关键的字上添加了装饰音,如“说媒”“情哥哥”等,而且更为突出的是,在前半部分的“订”“大钱”“迎”字上,充分地运用了陕北地区民歌所特有的“苦音音阶”,使演唱者更好地运用哭腔,突出了兰花花命运的悲苦。其中“咱们俩人死活哟,长在一搭”在重复演唱时速度放慢,悲苦情绪加深。

阿宝版本的《兰花花》更为注重“韵律美”和“神韵美”。他的演唱旋律一直是la-re的进行,情绪比较欢乐明朗。他运用了大量的衬词、衬字以及衬腔,并加入陕北方言,这些极富装饰美的特色更增添了原生态唱法的“韵”美。

本文从编曲配器、演唱处理、审美趣味等角度对彭丽媛和阿宝所演唱的《兰花花》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前者从唱腔的规范性与歌曲演绎中情感的宣泄、对传统民歌元素的挖掘,使《兰花花》成为当代中国民歌创作中本土化成果的典范,而后者的乐器表达所体现出的现代化气息以及它的时代感,使得《兰花花》成为当下艺术歌曲商业化的代表。前者是对传统民歌的回归与传承,后者是对传统民歌的创新与发展。不管是哪种唱法,都是对陕北民歌的一种推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忠国.对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欣赏与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164-165.

[2]马艳星.歌曲《兰花花》的音乐分析[J].才智,2012,(11):178.

[3]刘瀛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风格问题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4]张沛芳.陕北民歌《兰花花》作品分析[J].戏剧之家,2016,(07):70.endprint

猜你喜欢

兰花花彭丽媛阿宝
开心堡垒
阿宝向前跳
兰花花新传
English Clause Syntax
青年彭丽媛
浅析《兰花花叙事曲》特色揉弦的运用
熊猫阿宝
马可:衣以载道——彭丽媛的御用服装设计师
彭丽媛选手机,国产的
兰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