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高校藏族学生的“汉族阿爸”

2017-10-25雷宇

百姓生活 2017年10期
关键词:达娃扎西藏族

雷宇

穿上藏袍,吃着奶渣、牦牛肉干,唱起祝酒歌。2017年1月23日中午,武汉大学桂园餐厅内一派节日气氛,50多名寒假不回家的藏族大学生,提前吃了顿春节团圆饭。

这已是武汉大学退休教授杨昌林,第39年自掏腰包请藏族学生吃过年团圆饭了。头发全白,耳朵有点背,讲起话来中气十足,今年81岁高龄的杨昌林体力虽不如以前,但仍倾心为在武汉高校就读的藏族学生送温暖。

39年前,杨昌林和藏族妻子次仁德吉,为武汉高校藏族学生搭建“武汉之家”。39年来,杨老师将自己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用于这项事业。每年入学时的“迎新饭”、毕业时的“欢送饭”、春节时的“团圆饭”,是他与藏族学生雷打不动的约定。据统计,杨昌林老师关爱、帮助过的藏族学生达3万人次,他被藏族学生亲切地称为“汉族阿爸”。

“援藏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1965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的湘西小伙子杨昌林,“抢”到去西藏昌都地区的“援藏”指标。一年后,他又主动申请去了阿里高原。

杨昌林与藏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和藏族群众建立了真挚、深厚的民族情谊。

“你是不是很快要回北京了?”有人不止一次问杨昌林。“我是党派来的,要在西藏干一辈子!”杨昌林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

进藏4年后,杨昌林与藏族姑娘次仁德吉结婚,他更加坚定了扎根西藏的决心。

1972年,杨昌林被从基层调回阿里地直机关工作,负责组建体委并任干事兼教练。

“当时整个体委就我一个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要把阿里地区的体育事业搞起来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很多藏族群众不知道我的名字,但知道阿里有个‘杨体委。”杨昌林说,这个称谓是群众对他工作的肯定,比担任任何职务都让他感到骄傲。

因为长时间在高寒缺氧地区高强度工作,本打算在藏区工作一辈子的杨昌林突发高原性心脏病,一度昏迷10个小时。领导对他下了“命令”:不许再回山上工作。

1978年,杨昌林和次仁德吉被调入武漢大学工作。

“老杨,武汉有那么多学校,你帮我物色一所学校为我们培养财会人员吧。”下山前,阿里地区财政局的领导向杨昌林求助。

杨昌林很快联系到当时的湖北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15名西藏学生开设班级。由于常年生活在雪域高原,这些学生一时适应不了武汉的湿热气候,个个身上长满了疙瘩,又痒又疼。杨昌林夫妇听说后,急忙赶到学校,帮孩子们到处寻医问药,最终治好了他们身上的“怪病”。

这一次救急之后,杨昌林、次仁德吉夫妇决定,为远离家乡和亲人的藏族学生,建一个“武汉之家”。

此后近40年里,武汉高校的藏族学生都知道,武汉有位“汉族阿爸”,遇到困难找他出主意帮忙,事情总能解决。

“是国家和党培养了我,身体不争气让我未能实现‘扎根西藏,干一辈子的誓言,但我回到内地后,坚持多年帮助培养藏族学生,让我不再遗憾。”多年后回首往事,杨昌林无限感慨。

“这就是你们的家”

2005年9月,来自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达娃扎西,到武汉上大学的第二天,就应邀和藏族学长一起到杨昌林家吃饭。

一进家门,达娃扎西就被客厅墙上的布达拉宫挂毯和两侧的藏语祝福,以及桌上的牦牛肉、奶渣吸引。

大家没有闲着,分好工和杨昌林老师一起做饭,就像在自己家一样。眼前的一切,让达娃扎西忍不住拿起一块牛肉干吃起来,同学在一旁说他不知道害羞。这时,杨老师端上一壶酥油茶,用藏语笑呵呵地说:“吃吧吃吧,这就是你们的家!”

那一天,杨昌林老师给大家讲了很多达娃扎西的学长们的励志故事,以及自己援藏的经历。

“杨老师竟比我这个本地人还了解我的家乡。”达娃扎西从初中就到内地读书,杨老师对西藏的感情和付出,让他感到吃惊。

像往届藏族学生一样,达娃扎西在武汉找到了“家”的感觉。此后,他经常去杨老师家“蹭饭”,也不用提前打电话告知。吃过饭,他会像其他人一样,帮忙洗碗收拾一番,再与杨老师聊会天才回宿舍。

从与杨老师的聊天中,达娃扎西了解到,杨老师由于父母早逝,靠国家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完成大学学业。“他时常告诉我们,是党和人民的长期培养教育,才有了他的今天”。

杨老师鼓励达娃扎西争取尽早入党,“入党后,可以更好地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为家乡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大一下学期,达娃扎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上大二时,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班上第一批入党的学生。达娃扎西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在杨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他考上了研究生。

达娃扎西坦言,杨老师对藏族学生的无私帮助,对他的影响特别大。读研期间,达娃扎西肩负起和杨老师共同照顾西藏学生的担子。

研究生毕业后,达娃扎西回到西藏。他本来在拉萨市城乡规划局工作,2016年主动申请到城市规划还是一片空白的堆龙德庆区工作。“我作出这一决定,受到了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多少像达娃扎西这样被杨昌林关爱过的西藏孩子,没人能说清楚。

1991年夏天,西藏学生尼玛次仁肺部大出血,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就在他丧失信心的时候,“汉族阿爸阿妈”来到医院,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给他喂药、送饭、擦洗身子,给了他极大的精神鼓励,最后他奇迹般地痊愈了。

毕业回西藏后,尼玛次仁给杨昌林夫妇写信:“一定要干出成绩来,给阿妈、阿爸看。”如今,他已成长为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检察院检察长。

现在中国人民银行阿里支行工作的南木珍,1996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学习。高中才接触英语的南木珍,跟同专业学生相比有些跟不上。尽管当时学校没有先例,但在杨昌林夫妇的奔走下,她还是如愿转到了中文系。endprint

“他们的努力和關心,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南木珍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

2005年,妻子次仁德吉去世后,古稀之年的杨昌林,依然坚持帮助培养藏族学生。

2008年寒假,南方冰雪害灾发生时,正在湖南老家看望姐姐的杨昌林,惦记着大雪封路回不了家的藏族孩子们。他在途中几经辗转,两天两夜没合眼赶回了武汉。72岁的老人仅仅在家歇了6个小时,天一亮,杨昌林跟女儿说要到10公里外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买年货。当时他每月的退休金仅2600元,批发市场的肉类比学校超市便宜,蔬菜也更新鲜。女儿担心父亲的安全不同意他去,杨昌林便骗她说只去看看价格。没想到,杨昌林从批发市场乘公交车扛回来40多公斤肉和菜。

从藏历年三十到初七,杨昌林整整忙了8天,将滞留在武汉的80多名藏族学生分批接到家里过年。

如今,在武汉读书的藏族学生已达1000多名,珞珈山下他们那个武汉小家虽容纳不下这么多家庭成员,但每年入学时的“迎新饭”、毕业时的“欢送饭”、春节时的“团圆饭”,是杨老师与藏族学生雷打不动的约定。持续了20多年的武汉地区藏族大学生“十一”联欢活动,篮球、足球比赛被称为“德吉杯”。那是藏族大学生对杨老师妻子次仁德吉的一种纪念。

杨昌林常念叨:“西藏人民关爱我,把他们最好的姑娘嫁给了我,连我的婚礼也是藏族同胞一手操办。关心帮助藏族孩子,这是我应该做的,但我做得还不够好。”

杨昌林的两个子女,从小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对西藏很有感情。他们从武汉大学毕业后,都主动去西藏工作。为了完成父母未实现的愿望,儿子杨红兵自1992年进藏在阿里地区外贸公司财统科工作,如今已在父母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奉献了25年。女儿杨红梅大学毕业后,曾在西藏工作了7年。

2017年的团圆饭现场,杨红梅一直忙着张罗。这些年,她一直默默支持着父亲。

“我和弟弟从小被寄养在爸爸的大学同学家,直到1978年我们一家才团聚。从小受到家庭的感染,我和弟弟对西藏很有感情。在西藏工作的7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一段经历。”杨红梅说,她会把父母的藏族学生“武汉之家”坚守下去。

越来越多的人被杨昌林老师的精神感染,加入到这个传递爱心的行列中。定居湖北的藏族同胞尼玛,节假日把藏族孩子们接到家中做客;武汉大学图书馆退休老师熊克芳,十几年一直义务为藏族学生活动拍摄照片;武汉体育学院教授张厚福,热心为武汉高校藏族学生迎新年锅庄舞比赛借场地;中南民族大学西藏学子成立了公益组织“德吉连梦团”,利用假期为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送温暖……endprint

猜你喜欢

达娃扎西藏族
当增扎西的诗
生化检验和常规尿检对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扎西达娃的小说美学探微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卡尔巴·扎西次仁采访录
一位20年不接受采访的作家
雪豹达娃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