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仁书院
2017-10-25张嘉丽
张嘉丽
很早之前,就知道苏羊准备在雁荡山附近找一处门前有小溪,房在半山腰,安静恬然的地方。她要在山间一边开家庭服务式客栈,一边用盈利的钱办一所类似于民国民间的书院,让孩子们在她的书院里学琴、学棋、学书、学画、种菜、种茶、养鸡、养鸭……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体验一种类似于古代的耕读文化。她理想的书院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孩子能够自由自在、快乐健康地成长。
苏羊的性格在我看来一直带着开天辟地的架势,她总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我跟她讲“开天辟地”的时候,她和我掰扯着说,她做的事早就有先河;可是我指的是她的性格,她指的是她做的事。
她的书院创办于去年夏天的时候。在她的博客里,我看到过她在雁荡山整理房屋的照片,瀑布、台阶、小溪、石板桥、老房子、木楼梯、雕花门、木窗格、带着天窗的房顶、瓦片、参天古树,样样都保存着返璞归真的原始状态,都带着乡村的纯朴美。看着那些正在安装的门窗、楼梯、书架的图片,我似乎能闻到那些清新木料的香味。
在去乐清的路上,我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过着苏羊的书院,一遍又一遍。瑶瑶的画展上,苏羊在弹琴,我仔细地观察她的手指头,她的手在琴上擘、抹、勾、推、掐。我屏气敛息地听她弹,琴声像流水一样,铮铮有声,像水流一样缓缓地顺着一条小溪流淌。此时,脑子里又像过电影一样,过着她的书院,瀑布、台阶、小溪、石板桥、老房子、木楼梯、雕花门、木窗格……竟每一样都想认识起来,越想越坐立不安,总想着,无论如何得跟她走一趟。
说好了,第二天早起采茶花,参观“羊舍”、“书院”。晚上,我跟着苏羊她们一起回到了雁荡山。在回能仁村之前,先去雁荡山庄。我和东君听蔡珊、唐彬、苏羊他们互相切磋琴艺。因为要听得仔细,每个人大气不敢出,都屏气敛息地听他们弹,从这支曲到那支曲,听得我们也似乎回到了原生态,人人内心里似乎有一根弦,一拉一放,“嘣”一下,心就碎了。回到能仁村时都快凌晨了,我和苏羊又躺在一张床上,为将要看到苏羊的理想而兴奋,竟一时睡不着。睡前看了一会儿书,书看得很不专心,还是想着她的理想。天亮时,眼睛没睁开,倒是先听到了雨声,采茶花是要泡汤了,便躺着听了一会儿的雨,雨声里的画面又清晰起来。
苏羊她们接蔡珊、唐彬来一起看书院。
那边姐儿俩刚走,这边她家的猫和狗打起架来,它们互相搂着抱着打,像两个情侣在那儿打得很文艺,打得绘声绘色,又是巴掌,又是嘴巴,看似狠狠地打,拼命地咬,却又没伤到对方丝毫。我看了一会儿,竟忽然觉得,这主人有思想,就连她家的动物和别家的动物也来得不一样,这架打得漂亮死了,暴力中带着温柔!想着想着,我忽地笑起来,切不可小瞧这一猫一狗,将来它们也是书院的一部分,是要被许多人载入书院史的。
他们来了后,我们便沿着村子里的一条路走,走不多远,往左拐入一条小径,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石阶路,靠台阶的左手有一瀑,叫燕尾瀑。瀑虽不大,但雨后的水流很急,瀑布的形状像一块燕尾纱由上挂下来,落下哗哗有声,恰似琅琅书声;瀑布旁边是一条小溪,燕尾瀑的水流下汇入小溪后便往前缓缓淌去,水流潺潺有声,倒也悦耳动听。这一瀑一溪一唱一和犹如丝竹入耳,动人心声。几个人撑着伞站在石板桥上竟舍不得走,静听苏羊讲“羊舍”与“能仁书院”的来历。
我们沿着溪边的小径往前走,往右,往左,往上,往左,再往右,到了“羊舍”。房子虽还在装修,但格局已布置好。木楼梯、木地板、雕花门、木窗户、木格子、条凳……房间里每一处都让人看着舒心。沿着窄窄的木楼梯上去,上面一层不高,空间也不大,但是温馨极了,房间的构造几乎都是木结构的,木地板、木窗户、木门,靠墙的一边是简易的书架,靠溪的一边有一排木窗户,无论你推开哪一扇窗,都能一眼望到小溪,望到青山,望到对面的能仁寺。苏羊的计划是,在书架上摆一些可看的书,在窗户边摆上古琴,在中间的木地板上放几张小桌子,桌子上摆几套茶具,地板上摆几个坐垫;或者什么也不要,几个气味相投的朋友席地而坐,围桌喝茶,一边儿品着茶的清香,一边儿博古通今、谈经论道,耳边传来或许是瀑声、是溪声、是钟声、是经声、是琴声。在这一个没有都市的喧嚣与繁华,没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的斗争,亦没有声色犬马、权利纷争,有的只是袅袅茶香、缭缭炊烟……这么一个百事勿扰的地方,还需要什么,除了真正回归自然,便什么也不需要。
在那间房间里,我们流连,舍不得走!
看了“羊舍”,我們开始往上园村半山腰的房子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飘渺的雾在山间缭绕,互相交错织结。走着走着,看到了路边的茶花,这就是我们所喝的茶花茶。因下着雨,每朵茶花上都挂着水珠,花瓣在雨水里晶莹剔透,漂亮极了!那些茶树的花在未被苏羊她们发现之前,谁也没发现它们的美,大概只是开了谢,谢了开,白色的花散了一地化成肥,来年,再开再谢再化肥。不想,却被她们发现制成茶,它们在杯里开始极致地舒展、妖娆、妩媚,让你上下左右轮回地看个够,然后它们馥郁的香气又会在你的唇齿间弥漫开去。也许这不起眼的花,被重视起来,亲近了它,人也会染上它的香,然后四溢起来。
上园的老房子位置极好,它藏在半山腰一片密林中。房前有片竹林,院子里有丛生的杂草,门前石板路上有百年的银杏树,下面有一条小溪,处处古木参天、草木茂盛的幽深景象。当然,假若胆小的人住在这里,夜晚的风吹来,也有着一副草木皆兵的气势。
一条石阶通往上面的庭院,因为房屋荒废太久,石阶上长满了青草,我们沿着门前的石阶往上走,绕过古朴的石头围墙,来到一处庭院前,院落里有一大一小两间古香古色的稻草房。苏羊的意思是,大的给人住,小的给鸡住,人可以在大的房间里煮茶论剑,鸡可以在小的房间里早也啼,晚也啼,给琴伴奏。听了简直让人羡慕死了!
草房左侧便是有着江南古民居风格二层砖木结构的老房子,房间里还在装修。传统的房间、传统的灶台,木楼梯、木栏杆、木地板、天窗、石壁,以及将来要摆的古琴、茶桌,孩子们的书桌、作品,猫、狗、鸡、鸭、鹅,光想一想,样样都让看惯了钢筋混凝土的人怦然心动。假若在她那房间里倚栏眺望远方的风景,假若坐在楼梯的栏杆边听听琴,假若雨天坐在天窗下看看雨,假若闲得无事时招猫逗狗,假若赶鸡上房、追鸭下水,假若教鹅拧着个长脖子问候每一个过往的人,假若躺在大树底下,白天听鸟唱着婉转的歌,夜晚没事儿数星星,假若上山砍柴、生火烧饭……假若,假若,无数个假若下,生活在这里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内心的快乐要远比城市里的人多得多。
出了上园的老房子,我们往更幽深处去,那是一条遮天蔽日弯弯曲曲的小路,四周除了缭绕的古木古藤,还有丛生的杂草,路上则积了一层厚厚的落叶,每走一步,脚下便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唯一的热闹,是一只鸟儿在枝头婉转地唱,我寻了半天,看不到它。走着走着,大家惊喜地停了下来,前面是一段下坡路,却在这片下坡处堆满了厚厚的一层枫叶,好像此处铺了一段枫叶毯,抬头一看,那棵参天的红枫,因为下雨,叶子几乎落光了。几个人竟兴奋地在那条红毯上踩过来踩过去,似乎回到了童年。
随后,我们来到了半山房。这处房子在山顶时,苏羊就曾指给我们看,白房子前有一条小溪,为了走得便捷,他们在溪上搭了条吊桥,远远地看,吊桥很显眼,也很别致。半山房正在装修,吊桥也正在搭。我们先到房子里参观,一迈进门槛,大家一眼就瞄上了茶社为孩子们做的健身器,每个人都童心大发,上去走了一回,似乎去寻找难得的欢乐。苏羊说,半山房一半是做家庭式客栈,一半做书院,现在一切都在筹备中,看着每一处的建设一天一天的变化,又有那么多的人来帮她,一想到她的理想马上就要实现了,她就特别的高兴。我们跟着她一路走下来,每参观一处,都被苏羊这种理想所折服,所震撼!正如她所说,“我们很多人都想要摆脱生活的束缚,但是很多人只是想想而已,说说而已,我不过是去做了。”是啊,我们许多人却没有她的那份勇气。
临走时,我走了走那还未完工的吊桥,心里突然踏实起来。
(责任编辑:钱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