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长三角港口群发展战略

2017-10-25连捷于宏源

上海城市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上海

连捷+于宏源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迅速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面重视,成为一项举全国之力实施的长期国家战略,目的在于提升国家经济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上海应充分发挥作为长三角地区龙头的经济地位和政策资源的优势,创新整合不同的制度规范,充分发挥本身享有的政策优势和制度红利,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的枢纽和制度创新增长点。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港口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的有利背景下,上海应当积极发挥现有长处,理清思路,借鉴发达国家现今港口群建设的经验,努力优化升级。

关键词:一带一路;上海;制度整合;长三角港口群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7.05.002

2013年习近平主席分别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过程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后并称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迅速得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面重视,成为一项举全国之力实施的长期国家战略,目的在于提升国家经济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家迅速投入大量资源,建立一系列配套机制和制度措施,如“丝路基金”等,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助力。2017年5月14日至5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体现新能量的解决方案,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落实打下又一剂强心针。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区都在奋发进取,发挥本地区特色,为更好地建设“一带一路”和发展本地区经济而努力。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圈以及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制造业中心、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应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4年批准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区域面积35.44万平方公里。[1]区域内经贸繁荣,市场广阔,各类交通条件便利,对外交流频繁,同时拥有像上海自贸区等诸多政策优势,在助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力度。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更是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本地区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大战略格局下,早在2014年8月就明确要求上海按照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这是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大战略下的新使命。[2]

“一带一路”重点在于“互联互通”。要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落实,实现“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地区的良性互动,需要域内地区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中来,积极为“一带一路”区域内的互联互通作出贡献。首先,需要上海充分发挥作为长三角地区龙头的经济地位和政策资源的优势,创新整合不同的制度规范,充分发挥本身享有的政策优势和制度红利,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的枢纽和制度创新增长点。其次,需要有重点地开发长三角地区现有的港口群优势,优先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道路联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发挥上海制度整合能力

上海作為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重视。在国家大力推动改革开放的情况下,为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一系列战略和政策相继出台,上海本身也成为诸多国家重大战略举措的重要连结点和落脚点。现在看来,同上海紧密相关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包括:“一带一路”(涵盖中蒙俄经济走廊、中伊土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新经济走廊、欧亚大陆桥、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自贸区)、长江经济带(涵盖长三角经济圈、皖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城市群)、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涵盖经济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以及上海自贸区、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等相关机制。[3]但是由于制度和机制层层堆叠及盘根错节,形成了类似“意大利面碗效应”,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红利的资源配置效应。

在2016年出台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上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4]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和科创中心的建设,上海逐渐形成了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大战略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地区战略为背景,以“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目标,以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的建设为具体重点,以“上海自贸区”为主要的制度创新依托的全方位的发展图景,上海也因此更凸显区位、制度创新、经济、产业结构、人才聚集和科技创新、文化等六大优势。[5]为此,上海可以积极整合各项战略,充分利用各项战略中的支持性政策,充分发掘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开发广阔的国内市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本市本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在制度整合的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制度暖棚”,有效借助既有区域合作平台和机制,并且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5]在此基础上,上海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经贸和金融方面的制度优势,借助“上海自贸区”的坚实基础,优先实现这两方面的突破,在推广人民币国际化、建设区域融资平台和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上多做文章,充分开发制度红利,助推上海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增长点。

二、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运输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同”这“五通”的概念。“五通”的基础又在于建立区域内的发达交通和物流系统。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优良港湾众多,有着中国最为发达的港口群之一,交通运输优势明显。在长三角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运输优势,为“五通”打下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应当成为长三角的优先发展方向。endprint

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以上海港为核心的、协同宁波舟山港和连云港港发展的“一核两翼”港口群。2015年,上海港、舟山港和连云港的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7.17亿吨、8.89亿吨和2.3亿吨,在全国分列第2名、第1名和第11名。三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是3 653.7万TEU、2 062.6万TEU和500.9万TEU,分列全国沿海港口第1名、第3名和第11名。[6]借助这一坚实的基础,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港口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的有利背景下,应当积极发挥现有长处,理清思路,借鉴发达国家现今港口群建设的经验,努力优化升级。

现有的政策中,将长三角港口群的航运整体布局定义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一带一路双向综合交通枢纽、区域航运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6]但需要看到是,相对于发达的伦敦港口群和阿姆斯特丹港口群,虽然长三角港口群具有优越的先天条件和硬件优势,但是其软件依然欠缺,主要体现在全球高端航运服务功能缺失、区域内经济质量不高和绿色航运开发不足这三个方面。想要充分发掘长三角港口群潜力,提升港口服务质量,需要三方面的协同配合。一是需要政府层面的协调配合,努力实现区域内重要港口功能的合理梯度分工,尽量避免出现同质恶性竞争情况的出现;二是需要制度层面的创新发展,促进港航绿色协同发展,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仿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的配套服务措施,如简化域内通关手续等;三是需要对外层面上努力推介长三角港口群的服务,优先同域内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和贸易繁荣的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

综上,要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相应的,要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产业的优化升级,也需要积极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起来,从制度和现实两方面入手,推动制度整合创新,积极发挥本区域的运输优势,真正实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國务院.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Z].2014-09-25.

郭泉真,李晔.长江经济带是“两带一路”的关键[N].解放日报,2014-08-12(4).

姜睿.以上海为核心节点的“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整合机制探索[J].现代经济探讨,2015(4):54-58.

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6-02-01.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上海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2015(78):79-90.

汪传旭.“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长三角航运中心布局研究[J].科学发展,2017(101):29-3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