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理想的“新潮”课堂
2017-10-25王学清
不少教师的公开课准备过度,各种教具堆砌,教学手法繁多,教师和学生进行着“完美”表演。听这样的课犹如看一篇辞藻华丽但内涵肤浅的文章,生搬硬套有余,自然灵动不足。
诚然,在一堂课中,教师如果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往往能够更好地演示学习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现成的资源,如订购的教学光盘、网上下载的教学软件、兄弟学校制作的精美课件等等,都可以“拿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制作教具、课件。但如果每节课都耗费大量的精力,注重形式上的完美,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一堂好课,一定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借助一定的外在形式,自然、真实、高效地讲解、展示内容,让学生与听课老师都有所得,这样的课才有价值。如果偏重于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忽略了课堂主人——学生的发展,那么所谓的“好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失去了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印象中的几节好课,有全国特级教师的,也有普通教师的,他们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段与技法,却能让我们从中感悟到语文课的真谛。
曾经看到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运用电脑熟练地修改文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用词造句,效果非常好。因为他不仅具备了操作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语文课堂变成了动态生成的课堂,学生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地感受着语言文字的魅力,经历着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过程。这个过程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学生从中习得了方法技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听课老师也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与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我看来,这样的语文课就是好课。
有幸听过于永正教师的一节语文课,印象最深的是“读”。于老师用他的语言艺术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一遍又一遍地读。因为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学生每遍都能读出新的感悟,就这样他们兴趣盎然读了近十遍课文。这堂语文课朴实无华,却深深吸引了学生,也吸引了众多的教师。
我认为一堂好课,与教师平时练就的功夫分不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幽默体现出的教学机智、微笑带来的亲和力、理解并处理教材的能力等等,它们不是华丽的课堂所能替代的。也许教师的范读不如磁带中的动听,但可能更吸引学生;也许教师的粉笔字或简笔画不如实物投影或多媒体课件精美,但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可能让学生产生更浓的兴趣。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一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认识事物,陶冶思想情操的课程。所以好的语文课就必须引领学生把书读好,把字写好,说话清楚,作文通顺,每节课可能只需要一个侧重点。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養。好课,必须是能激起学生学习欲望的课,而一些事先精心准备过的公开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早已心知肚明,只是按规定动作进行表演,又怎能真正地触动他们的心灵?
让学生会读、会写、会听、会说、会想、会问,还语文课自然朴实的面貌,展现语文课意蕴丰富、收放自如的魅力,实现语文课的低耗高效,这是我心中理想的课堂。
我有些“守旧”,但不拒绝“新潮”。我希望“新潮”的课堂能继承传统,通过进一步的扬弃,让语文课堂散发更醉人的芳香。
(王学清,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212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