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资源,打造优质课堂

2017-10-25李雪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李雪萍

“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并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根据我国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和丰台区“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丰台区基础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基本达标,“十三五”时期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配置工作还在稳步推进。由于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实施阶段不同,所以出现了校际间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和应用方面呈现了不均衡、不统一的现状。

整合资源,发挥媒体优势

没有哪一种媒体设备、信息技术是全能的、无可挑剔的,它作为工具一定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我们要学会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的互动媒体设备,将各种资源优势进行整合,为教育教学服务。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但无法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教学是鲜活的、互动的,是关注心灵、关注思维、关注行为的,这是技术做不到的。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人文教育和课堂教学,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关键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进入“互联网+”教育的数字信息时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必须要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通过学习和整合资源来填补现有的数字鸿沟。

把握融合,以教学应用为主

变的永远是技术,不变的永远是人文精神。学校的课堂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在突出学科文化、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因此,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 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互动媒体的出现,让课堂的学习增加了更多人机互动的活动环节;互动反馈技术的出现,让学生积极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更加丰富起来,也让课堂中的教与学更加智慧起来。从“一班一板”发展到“一人一板”,在突出了互动、智能、自主、个性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一班一板”的状况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通常不会忽视小组间协作学习,更多的学习过程会借助交互式白板或者触屏一体机的互动演示功能共同完成。而在“一人一板”的情况下,教师将更多的学习资源放在平板电脑的学习平台上,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依据学习进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有些教师就会担心学生难免会脱离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脱离了这个以生为本的鲜活课堂。

因此,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尤其是在撰写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既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个性空间,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需要协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并通过平板电脑与展示屏幕互联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既要展现自己个性化学习成果,还要强化小组间协作学习的成效。

2. 基本学会与深度学习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基本都停留在初级认知阶段,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运用的层次上,课堂教学是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结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在基本学会的阶段。

翻转课堂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微课的出现,让教师能够聚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考点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微课了解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并配合与微课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学案、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单)达到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层次。在课堂上教师基于学生基本学会的情况下,精心设计并展开对知识点的分析、评价、创造等更高层次的认识活动。

以数学课《确定位置》翻转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了《确定位置》微课。课下学生通过学习指南有目的地观看微课,基本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达成学习指南中的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学习汇报、师生解惑答疑等活動,共同明确“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探讨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此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学生基本学会的状态下,教师提出若干实际生活问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内容由浅入深,难度逐渐增加。从知识的获取到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知识的再加工再创造,每个细节都透露着教师的精心设计与策划。而本次教学活动,各小组的学习工具只有一个平板电脑、几张留言帖、一把剪刀、几个图钉和一张北京市地图。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有负责在网络上查阅电子地图的,有负责制作位置标签的,有负责将标签粘贴在纸质地图上的,有负责纸质绘图的……小组内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组内协作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此时,平板电脑早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和认知的工具,以此进行的深度学习活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格局。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更快乐、更个性、更智慧。

3. 个性赋权与个性指导

数字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是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学生更喜欢碎片化的学习方式,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学情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当然,也不能否认他们在学习积极性方面也是有差异的。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认知特点,如何让他们学得更轻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学会“个性赋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兴趣地学,自主地学,有个性地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就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齐步走”的局面,在践行“个性化学习”的同时,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赋予学生权利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做到及时和适合的指导。在尊重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生成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帮助。

4. 协同共享,坚持创新发展

好的资源应该是共享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理论和学习形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在信息技术驱动下,学校的课堂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课堂,乃至未来课堂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大家都在做中学,教师、学生都可能成为课程的供给者,教育的跨界与协同已成为必然。互联网不仅仅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自主学习,善于利用资源,善于组织学生学习,根据学生的能力来重组课堂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灵活的教学安排,尊重和满足当代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支持个性化发展的更加精准的教育。

“互联网+”教育时代,如果教师们能够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并融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灵动课堂,让他们去融入;为学生提供个性空间,让他们去体验;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他们去发现;为学生提供实际问题,让他们去探索;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让他们去参与;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让他们去欣赏,必将打造出高效、优质的课堂。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