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者的伪饰
2017-10-25苏露锋
苏露锋
读史书须提高警惕。过去的历史记载、历史书籍不全是历史真实。成王败寇。古代政治斗争中的获胜者,往往会对不利于自己的历史记载进行大肆篡改、毁灭,以便掩盖劣迹,朝自己脸上贴金。
唐以前,史书大多为私家编撰,统治者篡改或毁掉的多是私家史书。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曾是南齐权臣,他逼迫和帝萧宝融禅位,自己坐上了龙椅,改国号为梁。文官吴均私撰《齐春秋》,把萧衍称帝的不光彩历史如实写出。萧衍下令罢去吴均官职,并将《齐春秋》付之以炬。
从唐开始,多由政府出面组织修史,从而使篡改历史不仅成为了可能,还成为了必然。史学的官方化,使国史撰著成为官府的一项政治文化活动,篡改历史也成了官方集体行为。
唐太宗李世民称得上是“明君”,但是他“修改”过史书。李世民晚年,曾几次提出要看“起居注”。贞观十三年(63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记“起居注”。李世民提出想看褚遂良所记的内容。古代有一个规定,帝王是不能看史官所记的关于他自己的实录的。这是为了保证史官能真正秉笔直书国君功过善恶的一个制度。开始褚遂良还能拒绝李世民,后来终于拗不过,将“起居注”删为“实录”给他看。
正如后人在史书上看到的,唐太宗“如实”写下玄武门之变,记载他杀兄逼父的史实,他怎么会去篡改历史呢?因为历史是隔不断的,他不记载“玄武门之变”,后人的演义和夸张就不可想象。血腥夺权的方式毕竟不地道,李世民害怕别人说三道四。他不可能完全歪曲玄武门之变的基本史实,只能将这一事变解释得圆满一些,以“正”视听。所以,他既“如实”写下了玄武门之变,但也花了大量的篇幅来粉饰杀兄逼父的原因。比如史书说,李渊多么无能,他多次想立李世民为太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如何恶劣,如何嫉妒李世民,等等,这些说法,如今史学界均认为是不实的。
到了封建专制最严酷的明清时代,对记载皇帝的“实录”及史书的篡改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帝王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见不得人的言行从史书中抹杀掉,一是以防它们传到国人和后人的耳目中,引起骚动;二是进行一种宣传,让后人永记自己的“文治武功”。这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明成祖朱棣和清朝的文字狱。
朱棣是带兵打进京师才做成皇帝,为摆脱篡夺之嫌疑,堵天下人之口,首先是否定前朝的合法性。朱棣不承认建文帝的年号,把建文四年改称洪武(朱元璋年号)三十五年,表示他这个帝位不是从建文帝那里继承来的,而是直接继承自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其次是改出身。皇位继承,讲究嫡长之分,为了让自己的得位显得合法,他将建文帝时代所修的《太祖实录》修改了两次,称自己是朱元璋的元配马皇后所生,与懿文太子朱标及秦、晋二王同母,因他的这几个兄长已经亡故,诸王中自己居长,所以从伦序上说,入续大统是理所当然。事实上,朱棣乃朱元璋妃子所生。
朱棣要让人们的大脑彻底洗去建文朝的一切记忆,于是建文帝时期的政府档案被大量銷毁,宫廷档案和皇帝起居录等被涂写和修改,一切记载这一政变的私家记述和文献都被禁止。因为篡改得太厉害,致使漏洞百出,于是有“有明一代,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故二百八十年,总成一诬妄世界”(黄宗羲语)之说。
清朝的开创者努尔哈赤本是明朝的地方官,趁中原内乱乘虚而入。他们确立全国统治后,不遗余力地搜书、焚书,删除、篡改史书,竭尽全力消灭自己杀人起家的罪证。尤其在编纂“明史”上花费了不少心思,把有关其祖先建洲女真的史料刻意隐瞒、歪曲、删除、篡改,努力证明其祖先在历史上一直是自主的,从未臣属过明廷,建洲女真也从来没受到明朝政府管辖。企图瞒天过海。
历史的粉脂抹得再厚实,终究会有开裂剥落的一天。古代统治者虽极尽篡改之能事,但大多会留下蛛丝马迹。关键是我们是否有探究真相的精神,和发现真相的慧眼。endprint